黄河因为决堤,暂时阻挡日军的前进步伐,但是还有一支日军队伍,已经抵达中国的另一条大河——长江!
波田重一,率领的部队,士兵大多数来自于日本九州,来大陆之前,一直驻扎在台湾。从人们的认知中,这是一支适合在亚热带作战的部队。徐州会战之时,奉命从台湾海峡,直接抵达吴淞口。
波田支队接到的任务:沿着长江向西,去占领一个叫做武汉的城市。

1938年5月29日,东京大本营就下令,让华中派遣军和海军,联合起来,攻取芜湖以上的安庆,马当,湖口,九江,将他们作为进攻武汉的前线阵地。
首先出动的是第6师团,但是,此次的行军并不顺利。
在庐州以西,徐源泉的第20军,早就做好了准备,不仅破坏了道路,还在路上设计了很多的隐蔽阵地,随时对日军进行突袭,使得日军行军非常的缓慢。
徐源泉逐步后退,日军的坂井支队,对杨森的第27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蒋介石下令让徐源泉的部队,火速前去支援,对舒城的日军进行侧击。但是,大雨磅礴,道路泥泞,徐源泉赶到之时,舒城已经沦陷。
徐源泉也想弥补这个过失,于是下令让第87军第199师,对舒城发起了反击。
第87军,怎么说呢?战斗力一般,1938年刚刚改编完成,前身是湖南地方保安队伍,原来在武汉专门修建防御工事,徐州会战开始后,被征调而来。在庐州就遭遇日军的痛击,损伤惨重。
值得一说的是,第87军进入战场之时,基本上所有的士兵,都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基本的射击技能都还未掌握。尽管,最后由老兵组成一个突击队,实施反击战,但是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取胜的希望都十分渺茫。
第199师的老兵,分成若干个小组,数次爬上舒城城墙,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但是没有炮兵的掩护,后续部队的增援,最后也只能无功而返。
6月7日,波田支队,从镇江起锚出发,日本海军陆战队从南京出发,两军在芜湖汇合后,合编为一个队伍,乘坐军舰,浩浩荡荡地沿着长江逆流而上。
12日中午,日军抵达安庆,一带江面停泊等待,同日下午,海军陆战队在长江南岸登陆,占领上窑沟。波田支队在长江北岸登陆,沿着江堤,向安庆推进。
在这个方向守备的军队,依旧是杨森的第27集团军。
第27集团军,下辖的第20军第133,124两个师,已经被调入第五战区,只好从第三战区,第21军调来第145,146两个师,分配给杨森指挥。
名义上,杨森手中有4个师的兵力,但是,杨森负责的防御区,太大了。纵贯长江以北从舒城,桐城,安庆一线。
杨森的压力很大,于是给蒋介石致电:希望能增派军队,至少要2个师,才能完成防线守备。
这是日军进入长江沿岸后,第一位将领,统治最高统帅部,主动提出长江沿线,防御力量过于薄弱。根据事实证明,杨森的判断是正确的。
蒋介石回复:已经在广济调遣部队前往支援。
但是大家要知道,广济到安庆,虽然只有200公里,但是道路泥泞,行军非常的不便。而且日军距离安庆,只有20公里,两方比较一下,杨森在这样的局势下,根本就等不到支援部队。
波田支队也非常的意外,实在没有想到,长江沿岸的防御是如此的薄弱,几乎没有军队防守。在长江大堤上,第21军,一些保安部队,仅仅做了一点小抵抗,就直接撤退。
日军如入无人之境,12日占领安庆郊外机场,13日占领安庆,杨森部队腹背受敌,只能向太湖方向撤退。
而坂井支队,突破杨森防线之后,13日占领桐城。
两路日军,水陆并进,开始向大别山,中国前沿阵地潜山急速行进。
舒城、桐城、安庆相继陷落,日军进本完成了任务,有了进攻武汉的前沿阵地。
令人非常费解的是,即使杨森手中只有4个师的兵力,还有一些地方武装,就算防御面过于大,也不至于稀薄到毫无抵抗的程度。尤其是攻击安庆的波田支队,几百个人的兵力,中国守军无不是一触即溃,十余天竟然失地数百公里。
蒋介石也致电训斥:几百个日军就拿下安庆,是一个世界级的笑话,让杨森必须死守潜山。
但是杨森接到电报之时,潜山早已经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