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21年男性的平均寿命77.3岁来说,我58岁的父亲不算老,但就是这个年龄段的父亲却越来越像小孩子,有时候让我生气不止、也让我哭笑不断。
父亲养育了3个孩子,我是老三,也是小女儿,都说爸爸是女儿奴 ,但对30岁的我来说,这个特质并没有很明显,只是父亲在我面对更顺从、也更听劝。
记忆中的父亲,身材高大、长相略显威严,除了我,村里其他同龄或者年龄更小的小孩都怕他。
中国式家庭,父亲的角色一直都是不苟言笑、沉默寡言,与儿女的相处更是一言半语、一本正经。我们家也不例外,父亲少言寡语,母亲唠唠叨叨。
兄妹三人中,父亲最疼爱我,我也最胆大,敢摸老虎屁股,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相比较而言,哥哥和姐姐就逊色很多,听母亲说,小时候的哥哥姐姐吃饭都不敢凑到父亲跟前,何况其他。
小时候家里家境一般,父亲学习了开拖拉机和修车的技艺,并以此来谋生。
开拖拉机的父亲劳作回来,趴在炕上边看书边休息,而我会淘气地骑在父亲的肩膀,抱着父亲的额头,笨拙地翘起光脚丫子,伸向父亲的鼻子,口齿不清地问父亲:臭不臭?

一向威严的父亲对我的这种举动似乎都习以为常,即使再累再乏也不生气、不制止。
从母亲絮絮叨叨的描绘中,我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宠爱和包容。跨过而立之年的我,对这些画面还是略有印象。
父亲一直都喜欢看书,尤其喜欢历史。上学时,我的历史成绩之所以好,都是源于父亲对历史和历史题材连续剧的喜爱。
小时候做错事会被母亲训斥,不听话还会被母亲吓唬会割掉耳朵。
于是,害怕又委屈的我,站在院子里嚎啕大哭,嘴里喊着父亲,心里无比想父亲赶紧回来,回来救我。
那时候的父亲,像一座大山,高大而威严,是靠山也是榜样。
年就这么一次又一次的来了去,去了来。
长大后的兄妹三人,唯独哥哥初中毕业就步入社会成了外来务工人员,而我和姐姐,都如愿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都顺利参加了工作。
面对家中男娃没有念成书,而两个女娃却都念了大学的这种状况,父亲和母亲承受了很多人的猜忌和不解。
很多年之后,我在小学同学家亲耳听到了他们对我父母亲的议论:大致就说父母亲不让儿子念书,反倒是费劲力气供读了两个女儿。女儿家以后嫁人了都是别人家的,费劲供读书,工作挣钱也是给别人......
听罢这一番话,我努力为父母澄清:不是父母亲不供哥哥,是哥哥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父亲帮忙找了学校让他复读,哥哥去了几天之后,说什么也不念了,于是才有了哥哥后来的打工生活。
记得小时候最常听的话:你们只要愿意读下去,再难再苦我们都供。
于是,在那个全家都争先恐后挣钱谋生的年代,只父亲一人挣钱养家,而母亲则在家专心为我兄妹三人做饭,并且打理庄稼。
我在家乡隔壁的县城上班,周末回家,帮助父亲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帮他们管教侄女侄子。
渐渐地发现,这两年父亲的脾气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执拗的有些顽固,顽固的有些让人生气。
父亲平时喜欢和好友喝酒,喝酒本是爱好,作为女儿的我也支持他们几个在一起欢乐。
可是,这两年和好友喝酒的次数越发频繁,像闺蜜一样,谁离了谁都待不住,于是村里便有对他们喝酒“四人帮”的新的称呼。
每次喝酒,父亲都会因为不进食而醉熏熏,回到家几乎都是坐在沙发上眯眼睡觉,吃饭也叫不醒,睡觉也不去床上。
等到睡一觉醒来,脑袋也清醒了,肚子也饿了,嘴里嘟囔着:我怎么在这儿睡着了?我没吃饭,我饿了......
如果第二天父亲没按时起床,保准是感冒了。父亲难受也不会说,更不会寻求其他家人的帮助,只是埋头睡觉。若其他人去关怀,还会被他呵斥出来,只有我询问才会应答,只有我说才会顺从。
这样的父亲,有时让我感到有些无奈,也不是嫌烦,主要是不太理解父亲的这些行为。
于是,本来上班的我偶尔会接到母亲的电话,传达的内容大多是父亲不舒服,不吭声也不应答,他们劝说无果,让我劝说父亲就医。有时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我还是得抽空打电话。
之前,父亲还会接电话,我说啥,他都是嗯,只是顺从地答应着,至于结果那就未必是“言出必行”了。
现在,父亲学会了不接电话,也学会了“忽悠”我。
前阵子,忙完村里一家人的丧事,父亲就感冒了。得知情况后,我打了好几个电话一直未接,后来我回家问他,竟然说他感冒难受就没接。我虽然嘴上没再反驳,但心里在想:肯定是怕我在电话里说你吧。
辛苦开半挂车的父亲年年都会在立冬结冰之前停止劳作,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休息。
都说身体不好的老人,大多数都熬不过寒冬和初春。这个冬天也不例外,村里的丧事一家接一家。于是,父亲忙完那家,接着忙这家。
有天晚上我给他打电话,电话那头明明传来了麻将碰撞声和吆喝声,于是我问他:你在打麻将?父亲:我没打,我没打。我:那怎么有麻将声音?父亲:我没打,我看着。
又是一次,通话时我明明听到了喝酒划拳的声音,我说:你又在喝酒啊?父亲说:我没喝,我在哪儿......
晚上和母亲视频,看到喝醉了酒的父亲又坐在老位置眯眼睡觉。
见此情景,我只感觉我被父亲又忽悠了,当时有点生气,但更多的是无奈。不是反对他喝酒,只是父亲年龄大了,希望他还是身体健康,多吃饭。
偶尔的一次视频聊天,父亲借着酒劲给他的好友说:打电话都不找我,也不是找我的.......从他的只言片语,我大概感受了父亲对于亲情和关怀的渴望。
感受到父亲这些变化之后,我会时不时的打电话问父亲在哪儿、在干嘛、吃了没,有时两三句就能说清楚的事,我也会唠叨一会。
有一次父母因为琐事发生了口角,因为母亲生气会加重慢性病的发作,于是当只有我和父亲在家时,我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父亲,父亲只是听着,也没有说话。
劝说结束后没多久,等我再次看见父亲时,他正拿着断了半截的笤帚弓着腰扫院子。
看到这一幕,我有些哭笑不得,感觉父亲好像被训斥的小孩一样,忽然变得顺从和知错了,我也反复反思了自己:自己底是没有说什么重话啊!
父亲脾气性格的这种变化,这两年越发明显,有时会闷闷不乐,隐隐能感觉到他的心境,但更多的是无奈。
也许要强了一辈子的父亲,要跟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抗争,也要跟日渐衰退的精力妥协,也许是很难的一件事吧。
不知道你们的父母在这个年纪是不也是也有同样的表现?又或者其他方面的变化?如果有,作为儿女的你们又是如何劝导父母的呢?
欢迎各位网友评论留言,期待大家分享更好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