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姚晨有倪大紅那樣的爹,而我卻有這樣的爹

作者:聰明的小魚G

按照2021年男性的平均壽命77.3歲來說,我58歲的父親不算老,但就是這個年齡段的父親卻越來越像小孩子,有時候讓我生氣不止、也讓我哭笑不斷。

父親養育了3個孩子,我是老三,也是小女兒,都說爸爸是女兒奴 ,但對30歲的我來說,這個特質并沒有很明顯,隻是父親在我面對更順從、也更聽勸。

記憶中的父親,身材高大、長相略顯威嚴,除了我,村裡其他同齡或者年齡更小的小孩都怕他。

中國式家庭,父親的角色一直都是不苟言笑、沉默寡言,與兒女的相處更是一言半語、一本正經。我們家也不例外,父親少言寡語,母親唠唠叨叨。

兄妹三人中,父親最疼愛我,我也最膽大,敢摸老虎屁股,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相比較而言,哥哥和姐姐就遜色很多,聽母親說,小時候的哥哥姐姐吃飯都不敢湊到父親跟前,何況其他。

小時候家裡家境一般,父親學習了開拖拉機和修車的技藝,并以此來謀生。

開拖拉機的父親勞作回來,趴在炕上邊看書邊休息,而我會淘氣地騎在父親的肩膀,抱着父親的額頭,笨拙地翹起光腳丫子,伸向父親的鼻子,口齒不清地問父親:臭不臭?

姚晨有倪大紅那樣的爹,而我卻有這樣的爹

一向威嚴的父親對我的這種舉動似乎都習以為常,即使再累再乏也不生氣、不制止。

從母親絮絮叨叨的描繪中,我感受到了父親對我的寵愛和包容。跨過而立之年的我,對這些畫面還是略有印象。

父親一直都喜歡看書,尤其喜歡曆史。上學時,我的曆史成績之是以好,都是源于父親對曆史和曆史題材連續劇的喜愛。

小時候做錯事會被母親訓斥,不聽話還會被母親吓唬會割掉耳朵。

于是,害怕又委屈的我,站在院子裡嚎啕大哭,嘴裡喊着父親,心裡無比想父親趕緊回來,回來救我。

那時候的父親,像一座大山,高大而威嚴,是靠山也是榜樣。

年就這麼一次又一次的來了去,去了來。

長大後的兄妹三人,唯獨哥哥國中畢業就步入社會成了外來務勞工員,而我和姐姐,都如願考上了大學,畢業後都順利參加了工作。

面對家中男娃沒有念成書,而兩個女娃卻都念了大學的這種狀況,父親和母親承受了很多人的猜忌和不解。

很多年之後,我在國小同學家親耳聽到了他們對我父母親的議論:大緻就說父母親不讓兒子念書,反倒是費勁力氣供讀了兩個女兒。女兒家以後嫁人了都是别人家的,費勁供讀書,工作掙錢也是給别人......

聽罷這一番話,我努力為父母澄清:不是父母親不供哥哥,是哥哥國中畢業後沒考上高中,父親幫忙找了學校讓他複讀,哥哥去了幾天之後,說什麼也不念了,于是才有了哥哥後來的打工生活。

記得小時候最常聽的話:你們隻要願意讀下去,再難再苦我們都供。

于是,在那個全家都争先恐後掙錢謀生的年代,隻父親一人掙錢養家,而母親則在家專心為我兄妹三人做飯,并且打理莊稼。

我在家鄉隔壁的縣城上班,周末回家,幫助父親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幫他們管教侄女侄子。

漸漸地發現,這兩年父親的脾氣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執拗的有些頑固,頑固的有些讓人生氣。

父親平時喜歡和好友喝酒,喝酒本是愛好,作為女兒的我也支援他們幾個在一起歡樂。

可是,這兩年和好友喝酒的次數越發頻繁,像閨蜜一樣,誰離了誰都待不住,于是村裡便有對他們喝酒“四人幫”的新的稱呼。

每次喝酒,父親都會因為不進食而醉熏熏,回到家幾乎都是坐在沙發上眯眼睡覺,吃飯也叫不醒,睡覺也不去床上。

等到睡一覺醒來,腦袋也清醒了,肚子也餓了,嘴裡嘟囔着:我怎麼在這兒睡着了?我沒吃飯,我餓了......

如果第二天父親沒按時起床,保準是感冒了。父親難受也不會說,更不會尋求其他家人的幫助,隻是埋頭睡覺。若其他人去關懷,還會被他呵斥出來,隻有我詢問才會應答,隻有我說才會順從。

這樣的父親,有時讓我感到有些無奈,也不是嫌煩,主要是不太了解父親的這些行為。

于是,本來上班的我偶爾會接到母親的電話,傳達的内容大多是父親不舒服,不吭聲也不應答,他們勸說無果,讓我勸說父親就醫。有時工作忙得焦頭爛額,我還是得抽空打電話。

之前,父親還會接電話,我說啥,他都是嗯,隻是順從地答應着,至于結果那就未必是“言出必行”了。

現在,父親學會了不接電話,也學會了“忽悠”我。

前陣子,忙完村裡一家人的喪事,父親就感冒了。得知情況後,我打了好幾個電話一直未接,後來我回家問他,竟然說他感冒難受就沒接。我雖然嘴上沒再反駁,但心裡在想:肯定是怕我在電話裡說你吧。

辛苦開半挂車的父親年年都會在立冬結冰之前停止勞作,一是為了安全,二是為了休息。

都說身體不好的老人,大多數都熬不過寒冬和初春。這個冬天也不例外,村裡的喪事一家接一家。于是,父親忙完那家,接着忙這家。

有天晚上我給他打電話,電話那頭明明傳來了麻将碰撞聲和吆喝聲,于是我問他:你在打麻将?父親:我沒打,我沒打。我:那怎麼有麻将聲音?父親:我沒打,我看着。

又是一次,通話時我明明聽到了喝酒劃拳的聲音,我說:你又在喝酒啊?父親說:我沒喝,我在哪兒......

晚上和母親視訊,看到喝醉了酒的父親又坐在老位置眯眼睡覺。

見此情景,我隻感覺我被父親又忽悠了,當時有點生氣,但更多的是無奈。不是反對他喝酒,隻是父親年齡大了,希望他還是身體健康,多吃飯。

偶爾的一次視訊聊天,父親借着酒勁給他的好友說:打電話都不找我,也不是找我的.......從他的隻言片語,我大概感受了父親對于親情和關懷的渴望。

姚晨有倪大紅那樣的爹,而我卻有這樣的爹

感受到父親這些變化之後,我會時不時的打電話問父親在哪兒、在幹嘛、吃了沒,有時兩三句就能說清楚的事,我也會唠叨一會。

有一次父母因為瑣事發生了口角,因為母親生氣會加重慢性病的發作,于是當隻有我和父親在家時,我便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父親,父親隻是聽着,也沒有說話。

勸說結束後沒多久,等我再次看見父親時,他正拿着斷了半截的笤帚弓着腰掃院子。

看到這一幕,我有些哭笑不得,感覺父親好像被訓斥的小孩一樣,忽然變得順從和知錯了,我也反複反思了自己:自己底是沒有說什麼重話啊!

父親脾氣性格的這種變化,這兩年越發明顯,有時會悶悶不樂,隐隐能感覺到他的心境,但更多的是無奈。

也許要強了一輩子的父親,要跟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衰老抗争,也要跟日漸衰退的精力妥協,也許是很難的一件事吧。

姚晨有倪大紅那樣的爹,而我卻有這樣的爹

不知道你們的父母在這個年紀是不也是也有同樣的表現?又或者其他方面的變化?如果有,作為兒女的你們又是如何勸導父母的呢?

歡迎各位網友評論留言,期待大家分享更好的方式方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