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文|赵睚眦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自古女人爱才子,男子好美人,

可惜才子佳人,神仙眷侣,择一人而终老不过是话本里的桥段,

现实中多情女子被才子薄幸,悲惨一生的故事比比皆是。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朱玫。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当年不顾父母强烈反对,执意嫁给比自己大11岁的二婚男人金庸,

婚后又变卖嫁妆,扶持丈夫艰难创业,

却在与丈夫患难与共20年,韶华逝去时,

得知丈夫已经婚内移情一个饭店小服务员10年,

刚烈的朱玫准备快刀斩乱麻与丈夫一刀两断,

却惊悉长子跳楼身亡......

朱玫,这位当年冠绝香江的港大才女,

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把生活过成一盘散沙的?她后来又怎样了呢?

01

朱玫认识金庸的时候,他还不是大名鼎鼎的“四大武侠小说”作者之一,只不过是《大公报》的一名普通职员。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而且,由于第一任妻子爱上别人,他的第一段婚姻刚刚结束。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可以说,此时的金庸完全就是个落魄大叔,空有一身才气,却怀才不遇。

跟刚从大学校门走出来,灵气逼人的港大美女朱玫根本没法比,

但世间的事就是那么不可思议。

年轻漂亮的“香江才女”朱玫,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作为《大公报》的新闻记者,不爱小鲜肉,不爱达官贵人,

偏偏对散发颓丧气息,郁郁不得志的金庸大叔,情有独钟,难以自拔。

于是,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1956年,朱玫嫁给了金庸,开始了让人意难平的余生。

婚后不久,朱玫生下大儿子查传侠。

孩子聪明可爱,天资过人。

从小过目不忘,4岁能把《三字经》倒背如流,6岁《增广贤文》如数家珍。

金庸对查传侠寄予厚望,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长大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

那时候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美好得像一幅画,只是沉浸在幸福中的朱玫,却并不知道金庸已经生出了不安分的心思,她的婚姻岌岌可危。

原来,婚后第二年,金庸认识了著名演员夏梦,一见之下惊为天人。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被夏梦迷住心窍的金庸,迫不及待辞去了《大公报》的工作,转而当起了编剧,其司马昭之心显而易见。

可惜当编剧并不能让他如愿以偿去接触到夏梦,于是金庸又改行当导演。

就在他沾沾自喜,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和自己心中梦里的“仙女”长相厮守时,

却被当头泼了一瓢冷水: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夏梦根本不理他,明确拒绝了他的表白。

而且,不久夏梦就随夫婿去了美国。

夏梦一走,影视公司对金庸失去了吸引力,他和朋友一商量,合伙创业,办起了《明报》。

碰了一鼻子灰的金庸,只能把对夏梦的那份“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寄托在作品中。

《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都有夏梦的影子。

而这个时候的朱玫,忙完公司忙孩子,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已经在“分崩离析”的边缘走了一遭。

朱玫,忙成了一个“陀螺”。

金庸创办《明报》,缺钱,她省吃俭用攒一分是一分;缺人手,她亲自上阵,一人扛起报纸的整个新闻版面。

常常左手孩子,右手拿笔。孩子睡了,还要做饭从九龙到港岛给金庸送过去。没有钱,两人合饮一杯咖啡。

夜深忙完一天的工作,两人结伴回家。在码头等待电船仔凑齐6个人才能开船,朱玫一点都不着急。

偎依在金庸身边,看天上繁星点点,一天的疲惫都随风飘散。

肚子里小生命的孕育,更让朱玫觉得生活充满了无限希望。

为了增加销量,金庸开始在报上连载小说,《神雕侠侣》等小说的连载,一下子吸引了一大批人,报纸销量增加了不少。

但尽管金庸笔耕不辍,抱病写作,尽管朱玫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创业初期仍然入不敷出。尤其二儿子的降生,更让他们家捉襟见肘。

可朱玫没有丝毫怨言,默不作声地把自己结婚时娘家给的嫁妆,偷偷拿出去卖掉。

当她把钱交给金庸,看到这么一大笔钱,金庸惊呆了。

得知钱的来路,他一把抱住妻子,泣不成声,喃喃地说:“我一定会对你好一辈子!”

可惜,被甜言蜜语冲昏了头的朱玫不知道,这一辈子太短,短到只有10年!

如果早料到后来的结局,不知道她还会不会这样死心塌地,义无反顾地付出?

02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在朱玫的大力支持下,在金庸的努力创作下,《明报》的销量越来越高,终于在1962年的7月份,销量破3万,真正实现了赚钱梦。

金庸抓住时机,又紧接着创办了几个子刊,《明报》的实力赫然壮大,与《东方日报》《星岛日报》三分天下。

事业上风头无两,家庭也连传喜讯,两个女儿的降生给家里带来无限快乐。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但“攻城容易守城难”,患难过后,共享富贵的过程中,金庸和朱玫的矛盾日益尖锐。

朱玫是个性格刚烈强硬的女子。

这样的性格,在老公事业低谷,遭遇困难的时候,非常有利。

因为心性强大的人,才能咬牙顶住挫折和打击,不但挑起属于自己的那份重担,也能分担属于老公的那份压力。

可是,当一切风平浪静,需要一个温柔的“解语花”来让男人疲惫的灵魂休憩时,朱玫性格的缺陷就暴露无遗。

她太强势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吵架的理由,一句不经意随口说出的话,也能让她喋喋不休唠叨半天。

金庸开始厌倦这种无休止的争吵,而这时候林乐怡仿佛被老天安排好的一般,及时出现在他的面前。

那天早晨,金庸又和朱玫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下班后一想到回家又要面对妻子那张冰冷板着的脸,他一转身进了旁边的小餐馆。

原本只想借酒消愁,谁知醉眼朦胧中,一个俏佳人出现在面前。

金庸又惊又喜,夏梦?

那眉眼,那鼻子,可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却苦恋多年而不得的夏梦?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再一定神,却听那小丫头脆生生地说:“光喝酒容易喝坏身体,你要是不方便,我可以请你吃一碗火腿饭哦!”

说完,她就咯咯咯地笑起来。

那笑声,一下子驱散了金庸心里的郁闷,如沐春风!

小丫头认出眼前的男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金庸,顿时又惊又喜,一脸崇拜。

离开时,金庸要给她10元小费,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

林乐怡坚决不要,说:“你写小说也不容易,我怎么能要你的钱?”

金庸感动极了,眼前这个比自己小了近30岁的小女孩,

不但漂亮温柔,活泼可爱,还特别善解人意,

和家里那个动不动就来个“河东狮吼”的黄脸婆,

简直没法比!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人常常会被外人一点小恩小惠打动,

却看不到身边人几十年含辛茹苦的付出,

金庸也无法免俗。

他特意买了个大洋娃娃过来感谢林乐怡。

后来的事情,似乎就水到渠成,都是老掉牙的桥段。

金屋藏娇10年后,1976年,朱玫才觉察出不对劲。

一个是对自己崇拜到无以复加的“迷妹”,一个是丈夫出轨10年,却觉察不出蛛丝马迹的结发妻。

只能说,朱玫真的太自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太久,忽略了金庸的感受。

该来的,总要来。

3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朱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工人们有事不来办公室找金庸,反而去跑马地。

心生疑窦的朱玫派人一打听,顿时如五雷轰顶!

结婚20年,她从没想过,一起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的丈夫,

会做出背叛自己的事情!

而且,这份背叛从10年前就已经开始,全世界都知道,唯有自己被蒙在鼓里。

心高气傲的朱玫,哪受得了这份气?

他大吵一架,逼着金庸在自己和林乐怡之间做出选择!

金庸选了后者,真要离婚时,他想起这些年妻子的付出,

突然心生悔意,一把撕碎离婚协议,问朱玫:“可不可以不离婚?”

朱玫冷冷地说:“走到一步,再说这种话有意思吗?好马不吃回头草!”

金庸净身出户,孩子跟父亲,林乐怡不得生育孩子。

就在这时,一个足以将两人击垮的消息传来:俩人最疼爱的大儿子查传侠跳楼身亡!

听闻消息,朱玫当场晕了过去。

查传侠在哥伦比亚大学上学,听说父母要离婚,一遍遍劝他们不要离。

临出事前两天,他曾给金庸打过电话,想跟爸爸好好谈谈,却被金庸以“没时间”为由拒绝了。

谁能想到,那竟是他给父亲打的最后一个电话!

此后一想起这事,金庸就悔不当初。

原来,大儿子感情遇到麻烦,得了抑郁症,又因为父母闹离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之际想跟父亲谈谈心事,又被父亲拒之门外。

失去儿子让金庸心痛,却依然阻止不了他迈向新生活的脚步,半年后他就娶了比自己小29岁的林乐怡。

从此,香车娇妻相伴,出双入对,活得幸福惬意。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他,婚姻幸福的秘诀是什么?

他说:都是妻子让着我,迁就我,要是需要我让步,我就会急,会发脾气。

可朱玫陷入丧子之痛和婚姻失败的阴影中,再也没有走出来。

离婚后她投资失败,房子也因还不上贷款而被收回,贫困潦倒的朱玫,为了生计居然沦落到在街头卖手提袋。

当朋友把这一切告诉金庸时,他沉默半天,久久不语。

后来,他托人给朱玫送钱,朱玫不屑一顾地说:“我就是饿死,也不会花他一分钱!”

两人在朋友的婚礼上相遇,金庸问需不要送她一程?

朱玫连个眼神都不肯给他,从牙缝里挤出3个字:“用不着!”

小结

1998年朱玫因病在医院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去世多日无人办理死亡证明,最后医院工作人员看不下去,帮她办理了死亡证明。

朱玫倾情付出,却被丈夫辜负;为孩子谋虑深远,为保住孩子的财产与地位,不惜让林乐怡签下“终生不生育”的协议,可三个孩子无一跟她亲近,甚至她死后都不闻不问。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我们不否认金庸的不负责任,孩子的不近人情,可是,这里面真的就跟她自己没有一点关系吗?

过于强势的性格,过于严苛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也是造成她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呢?

她最小的女儿曾说:“小时候很讨厌妈妈,因为她总逼着自己画画,而爸爸就不会。”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好在她去世后,还依然抓着金庸的心,金庸说“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朱玫。”

为子女谋家产逼小三签不生孩子协议,死后却无一子女为其送终

只是事到如今,这一份迟到的歉意有什么意义呢?朱玫会原谅他吗?

情深不寿,过刚易折,老祖宗的话,还是要听的。

【往期经典】为面子租“小金人”结婚,却被几个娃娃打脸,接下来让我彻底傻眼

关注@赵睚眦,红袖掌灯,只做有温度的故事,喜欢就留下评论吧。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