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文|趙睚眦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自古女人愛才子,男子好美人,

可惜才子佳人,神仙眷侶,擇一人而終老不過是話本裡的橋段,

現實中多情女子被才子薄幸,悲慘一生的故事比比皆是。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朱玫。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當年不顧父母強烈反對,執意嫁給比自己大11歲的二婚男人金庸,

婚後又變賣嫁妝,扶持丈夫艱難創業,

卻在與丈夫患難與共20年,韶華逝去時,

得知丈夫已經婚内移情一個飯店小服務員10年,

剛烈的朱玫準備快刀斬亂麻與丈夫一刀兩斷,

卻驚悉長子跳樓身亡......

朱玫,這位當年冠絕香江的港大才女,

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把生活過成一盤散沙的?她後來又怎樣了呢?

01

朱玫認識金庸的時候,他還不是大名鼎鼎的“四大武俠小說”作者之一,隻不過是《大公報》的一名普通職員。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而且,由于第一任妻子愛上别人,他的第一段婚姻剛剛結束。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可以說,此時的金庸完全就是個落魄大叔,空有一身才氣,卻懷才不遇。

跟剛從大學校門走出來,靈氣逼人的港大美女朱玫根本沒法比,

但世間的事就是那麼不可思議。

年輕漂亮的“香江才女”朱玫,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作為《大公報》的新聞記者,不愛小鮮肉,不愛達官貴人,

偏偏對散發頹喪氣息,郁郁不得志的金庸大叔,情有獨鐘,難以自拔。

于是,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1956年,朱玫嫁給了金庸,開始了讓人意難平的餘生。

婚後不久,朱玫生下大兒子查傳俠。

孩子聰明可愛,天資過人。

從小過目不忘,4歲能把《三字經》倒背如流,6歲《增廣賢文》如數家珍。

金庸對查傳俠寄予厚望,一心想把他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長大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

那時候的生活,雖然清苦,但是美好得像一幅畫,隻是沉浸在幸福中的朱玫,卻并不知道金庸已經生出了不安分的心思,她的婚姻岌岌可危。

原來,婚後第二年,金庸認識了著名演員夏夢,一見之下驚為天人。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被夏夢迷住心竅的金庸,迫不及待辭去了《大公報》的工作,轉而當起了編劇,其司馬昭之心顯而易見。

可惜當編劇并不能讓他如願以償去接觸到夏夢,于是金庸又改行當導演。

就在他沾沾自喜,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和自己心中夢裡的“仙女”長相厮守時,

卻被當頭潑了一瓢冷水: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夏夢根本不理他,明确拒絕了他的表白。

而且,不久夏夢就随夫婿去了美國。

夏夢一走,影視公司對金庸失去了吸引力,他和朋友一商量,合夥創業,辦起了《明報》。

碰了一鼻子灰的金庸,隻能把對夏夢的那份“可望而不可即”的遺憾,寄托在作品中。

《神雕俠侶》中的小龍女,《天龍八部》裡的王語嫣,都有夏夢的影子。

而這個時候的朱玫,忙完公司忙孩子,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婚姻已經在“分崩離析”的邊緣走了一遭。

朱玫,忙成了一個“陀螺”。

金庸創辦《明報》,缺錢,她省吃儉用攢一分是一分;缺人手,她親自上陣,一人扛起報紙的整個新聞版面。

常常左手孩子,右手拿筆。孩子睡了,還要做飯從九龍到港島給金庸送過去。沒有錢,兩人合飲一杯咖啡。

夜深忙完一天的工作,兩人結伴回家。在碼頭等待電船仔湊齊6個人才能開船,朱玫一點都不着急。

偎依在金庸身邊,看天上繁星點點,一天的疲憊都随風飄散。

肚子裡小生命的孕育,更讓朱玫覺得生活充滿了無限希望。

為了增加銷量,金庸開始在報上連載小說,《神雕俠侶》等小說的連載,一下子吸引了一大批人,報紙銷量增加了不少。

但盡管金庸筆耕不辍,抱病寫作,盡管朱玫精打細算,勤儉持家,創業初期仍然入不敷出。尤其二兒子的降生,更讓他們家捉襟見肘。

可朱玫沒有絲毫怨言,默不作聲地把自己結婚時娘家給的嫁妝,偷偷拿出去賣掉。

當她把錢交給金庸,看到這麼一大筆錢,金庸驚呆了。

得知錢的來路,他一把抱住妻子,泣不成聲,喃喃地說:“我一定會對你好一輩子!”

可惜,被甜言蜜語沖昏了頭的朱玫不知道,這一輩子太短,短到隻有10年!

如果早料到後來的結局,不知道她還會不會這樣死心塌地,義無反顧地付出?

02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在朱玫的大力支援下,在金庸的努力創作下,《明報》的銷量越來越高,終于在1962年的7月份,銷量破3萬,真正實作了賺錢夢。

金庸抓住時機,又緊接着創辦了幾個子刊,《明報》的實力赫然壯大,與《東方日報》《星島日報》三分天下。

事業上風頭無兩,家庭也連傳喜訊,兩個女兒的降生給家裡帶來無限快樂。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但“攻城容易守城難”,患難過後,共享富貴的過程中,金庸和朱玫的沖突日益尖銳。

朱玫是個性格剛烈強硬的女子。

這樣的性格,在老公事業低谷,遭遇困難的時候,非常有利。

因為心性強大的人,才能咬牙頂住挫折和打擊,不但挑起屬于自己的那份重擔,也能分擔屬于老公的那份壓力。

可是,當一切風平浪靜,需要一個溫柔的“解語花”來讓男人疲憊的靈魂休憩時,朱玫性格的缺陷就暴露無遺。

她太強勢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為吵架的理由,一句不經意随口說出的話,也能讓她喋喋不休唠叨半天。

金庸開始厭倦這種無休止的争吵,而這時候林樂怡仿佛被老天安排好的一般,及時出現在他的面前。

那天早晨,金庸又和朱玫為一點小事吵了起來,下班後一想到回家又要面對妻子那張冰冷闆着的臉,他一轉身進了旁邊的小餐館。

原本隻想借酒消愁,誰知醉眼朦胧中,一個俏佳人出現在面前。

金庸又驚又喜,夏夢?

那眉眼,那鼻子,可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卻苦戀多年而不得的夏夢?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再一定神,卻聽那小丫頭脆生生地說:“光喝酒容易喝壞身體,你要是不友善,我可以請你吃一碗火腿飯哦!”

說完,她就咯咯咯地笑起來。

那笑聲,一下子驅散了金庸心裡的郁悶,如沐春風!

小丫頭認出眼前的男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金庸,頓時又驚又喜,一臉崇拜。

離開時,金庸要給她10元小費,這在當時是個不小的數目。

林樂怡堅決不要,說:“你寫小說也不容易,我怎麼能要你的錢?”

金庸感動極了,眼前這個比自己小了近30歲的小女孩,

不但漂亮溫柔,活潑可愛,還特别善解人意,

和家裡那個動不動就來個“河東獅吼”的黃臉婆,

簡直沒法比!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人常常會被外人一點小恩小惠打動,

卻看不到身邊人幾十年含辛茹苦的付出,

金庸也無法免俗。

他特意買了個大洋娃娃過來感謝林樂怡。

後來的事情,似乎就水到渠成,都是老掉牙的橋段。

金屋藏嬌10年後,1976年,朱玫才覺察出不對勁。

一個是對自己崇拜到無以複加的“迷妹”,一個是丈夫出軌10年,卻覺察不出蛛絲馬迹的結發妻。

隻能說,朱玫真的太自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太久,忽略了金庸的感受。

該來的,總要來。

3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朱玫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勞工們有事不來辦公室找金庸,反而去跑馬地。

心生疑窦的朱玫派人一打聽,頓時如五雷轟頂!

結婚20年,她從沒想過,一起經過那麼多風雨坎坷的丈夫,

會做出背叛自己的事情!

而且,這份背叛從10年前就已經開始,全世界都知道,唯有自己被蒙在鼓裡。

心高氣傲的朱玫,哪受得了這份氣?

他大吵一架,逼着金庸在自己和林樂怡之間做出選擇!

金庸選了後者,真要離婚時,他想起這些年妻子的付出,

突然心生悔意,一把撕碎離婚協定,問朱玫:“可不可以不離婚?”

朱玫冷冷地說:“走到一步,再說這種話有意思嗎?好馬不吃回頭草!”

金庸淨身出戶,孩子跟父親,林樂怡不得生育孩子。

就在這時,一個足以将兩人擊垮的消息傳來:倆人最疼愛的大兒子查傳俠跳樓身亡!

聽聞消息,朱玫當場暈了過去。

查傳俠在哥倫比亞大學上學,聽說父母要離婚,一遍遍勸他們不要離。

臨出事前兩天,他曾給金庸打過電話,想跟爸爸好好談談,卻被金庸以“沒時間”為由拒絕了。

誰能想到,那竟是他給父親打的最後一個電話!

此後一想起這事,金庸就悔不當初。

原來,大兒子感情遇到麻煩,得了抑郁症,又因為父母鬧離婚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之際想跟父親談談心事,又被父親拒之門外。

失去兒子讓金庸心痛,卻依然阻止不了他邁向新生活的腳步,半年後他就娶了比自己小29歲的林樂怡。

從此,香車嬌妻相伴,出雙入對,活得幸福惬意。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在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問他,婚姻幸福的秘訣是什麼?

他說:都是妻子讓着我,遷就我,要是需要我讓步,我就會急,會發脾氣。

可朱玫陷入喪子之痛和婚姻失敗的陰影中,再也沒有走出來。

離婚後她投資失敗,房子也因還不上貸款而被收回,貧困潦倒的朱玫,為了生計居然淪落到在街頭賣手提袋。

當朋友把這一切告訴金庸時,他沉默半天,久久不語。

後來,他托人給朱玫送錢,朱玫不屑一顧地說:“我就是餓死,也不會花他一分錢!”

兩人在朋友的婚禮上相遇,金庸問需不要送她一程?

朱玫連個眼神都不肯給他,從牙縫裡擠出3個字:“用不着!”

小結

1998年朱玫因病在醫院去世,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去世多日無人辦理死亡證明,最後醫院從業人員看不下去,幫她辦理了死亡證明。

朱玫傾情付出,卻被丈夫辜負;為孩子謀慮深遠,為保住孩子的财産與地位,不惜讓林樂怡簽下“終生不生育”的協定,可三個孩子無一跟她親近,甚至她死後都不聞不問。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我們不否認金庸的不負責任,孩子的不近人情,可是,這裡面真的就跟她自己沒有一點關系嗎?

過于強勢的性格,過于嚴苛的教育方式,是不是也是造成她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呢?

她最小的女兒曾說:“小時候很讨厭媽媽,因為她總逼着自己畫畫,而爸爸就不會。”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好在她去世後,還依然抓着金庸的心,金庸說“最對不起的人就是朱玫。”

為子女謀家産逼小三簽不生孩子協定,死後卻無一子女為其送終

隻是事到如今,這一份遲到的歉意有什麼意義呢?朱玫會原諒他嗎?

情深不壽,過剛易折,老祖宗的話,還是要聽的。

【往期經典】為面子租“小金人”結婚,卻被幾個娃娃打臉,接下來讓我徹底傻眼

關注@趙睚眦,紅袖掌燈,隻做有溫度的故事,喜歡就留下評論吧。圖檔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