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送完孩子,我回家打扫卫生。当我拿起孩子床头的枕头,准备清洗枕套时,突然散落了3000块百元现金,里面还有一张小纸条。看完纸条的内容,我慌了,赶紧给孩子的班主任打电话。
我告诉了他们班主任纸条的内容,并请老师帮我留意孩子在学校的动态,请求老师放学时,找个理由把孩子留校,等我去接。老师也察觉到了这件事的风险,说会全力配合我。
打完电话,我冷静下来,反复看着纸条上的内容,找原因想办法。想着想着,我泪流满面,陷入深深地悔恨之中。
儿子平时属于暖男型,吃饭给我夹菜,出门帮我提东西,我生病时他会给我端茶倒水,还经常为我捶腰。
记得他在4岁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情绪不太稳定。
一天我给儿子洗澡,儿子稚嫩的声音问:妈妈,你怎么了,不开心吗?
“没有啊,妈妈就是有点冷,咱们快点洗完就好了”
“妈妈你哪里冷,我帮你暖暖。”
“傻孩子,心冷,怎么暖啊?”我半开玩笑地对儿子说。
儿子用小小的手,抓起来浴缸里的热毛巾递给我:“妈妈,我用热毛巾帮你敷一下吧,焐热了心就不冷了。”
儿子稚嫩的声音,天真的笑容,瞬间熔化了我的心。
看着手中的纸条,我不相信我的天使,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纸条上写着:妈妈,我很爱您,可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总是惹您生气。您去找一个比我更听话更好的孩子吧,这是我所有的零花钱,给他买个大礼物吧,我希望他能乖乖听话,不惹您生气。
我脑海里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成绩总是前三名。学习从来不用操心,他喜欢看书,下围棋,也喜欢书法和篮球。在别人眼中,他属于“小学霸”类型。
很多朋友问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其实我是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的。我属于很佛系的妈妈,一直秉持着“只要孩子平安健康快乐就好”的原则,我对他的学习基本没有管过。他回家做完作业,剩下的时间都是他自己安排,我从不额外安排作业。
去年疫情期间,孩子爱上了打游戏,每天上完网课之后,就习惯性玩两到三个小时,甚至还不够。
有时我控制他的游戏时间,他会对我发脾气,到后来,他竟然在写作业的时候,说要用平板查资料,其实是偷偷的看了两个小时的游戏攻略。
儿子因为玩游戏,变得不爱看书,开始撒谎,开始不讲道理乱发脾气。这些让我开始焦虑,也开始用命令的口吻要求他不准玩。结果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儿子撒谎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他要玩游戏,我要他学习,我们每天都因为同一个问题,无休止的争吵。儿子成绩虽然一直没有波动,但身为母亲的焦虑却日益明显。我开始给他安排课后习题,报课程班,为的就是让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玩游戏。
越是被我管得厉害,儿子的反抗情绪就越大。
这学期开学到现在,我俩的争吵不断升级,哪怕他说他能管理自己,能处理好游戏和学习的关系,我也不愿再相信。
他每天回来跟我说他在学校受到的表扬,取得的成绩,我也还是会催促他学习,强调不准玩游戏。要他多向他们班那些,自控能力好,有学习自觉性的孩子学习。
后来,我们的争吵少了,但儿子的话也变少了。
这周,儿子突然每天都会跟我说很多个“对不起”,只要我一说话,他就会说“对不起,妈妈你别生气”我以为孩子开窍了,懂事了,没想到几天早上却看到了这张纸条。
我意识到我的焦虑,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开始怀疑他不够好,因为我的言行一直在否定他。
他也开始怀疑他自己,开始变得不自信,开始觉得自己是个不听话的坏孩子,觉得自己对不起我,总是让我生气。
而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我的这种以爱之名的焦虑,正在摧毁儿子的自信和自尊,我用我的言行,否定了孩子的一切,也毁掉了我在儿子心中的爱。
我给儿子写了一封信,然后去学校接他放学,我想,是我该向孩子郑重道歉的时候了,我希望他能真心原谅我!
@小何梦境孩子爱玩游戏这件事,相信是现在很多家长共同的焦虑。作为家长,我们确实需要控制孩子对游戏的痴迷,我们要正确地沟通和引导,而不是无止境的语言伤害,不是一味地要孩子们言听计从。
把他们当做一个成年人来沟通、信任、尊重、鼓励。让他们在父母的眼里看到很棒的自己,他们才不会在游戏里发泄自己的挫败感。游戏就是游戏,不然让它成为孩子精神的避难所。
我们成年人的世界,有一句话“帮是情分,不帮是本份”,而在孩子的世界中,我们要求:爱是本份,听话是本份,懂事是本份,有出息是本份,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是本份。那么属于孩子的“情分”呢?
@小何梦境大家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怎么看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