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月光》:是身体和欲望的放逐,还是颓废艺术的经典之作?010203040506070809

作者:朴玉文化

王安义的《月光人》是写《浪费的资本》的另一种方式。

也许在这个时代,宏大的叙事已经成为一种需要记忆的叙事,取而代之的是回归原地、空洞的符号或幻觉的兴起,或者对身体、欲望、情感状况、宣泄、表面叙事的执着,而没有对本质、意义和价值的追求。

这也可能是"文化沙漠"、"金钱第一",以及专家学者近20年来所说的精神空虚和精神疲惫。很多人,迷路了。

如果活着,毫无价值,毫无意义,那么人类的写作只是一场野兽在无中生有的战斗,没有出路。因此,写作获得意义的可能性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在西蘇的觀點中,寫作總是意味著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得救。[1]

《月光》:是身体和欲望的放逐,还是颓废艺术的经典之作?010203040506070809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h1>

对《月光人》文本的讨论也必须归因于这个问题。

它给人的印象是人们被一种空虚感和一种启示录感所困扰,但无论是人物的命运还是叙事的结构都没有得到解决,也就是说,没有人得救。它在意义领域感到沮丧。

这让我想起了马斯洛问的一个问题:如何生活在一个我别无选择的贫困世界中?

换句话说,生活在一个充满病态、无知、虚假、痛苦、丑陋的现实世界中,我们怎能不忘记包含真理的存在主义境界和存在价值,美国,最好?这可能是对意义的寻找。毫无意义,一切都会落入虚空,无法释放。

《月光》:是身体和欲望的放逐,还是颓废艺术的经典之作?010203040506070809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h1>

对《月光男孩》的批评与其结构上的弱点有很大关系。这就像是一场无所事事的自我斗争。

结构是一个伟大的概念,在现代,它是相对于解构的。在我看来,结构预示了完整性,包括意义的形式完整性和解释完整性。解构是颠覆性的,它表演了一种支离破碎的暴力。当然,这并不是说解构不好,它也是人类的一种反思结构。

谈论《月光人》的结构,并不是要探索结构本身,而是要探索其结构加工模式对文本意义形成和叙事圈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预示着文本的出路。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h1>

在人物关系结构的处理上,《月光男孩》的交汇点是现代意义上的男女关系,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对角色性别的阉割处理也受到了很多质疑。

它在文本中作为蒂蒂的经历出现,但它不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它甚至不是关于"身体"的,这是现代一个诱人的词。它只是利用这样的叙事内容来承载对存在的解释,或者只是为了表达角色的空虚感,逃避这种空虚感。

自贡在这段文字中,不仅仅是一个同性恋倾向的男人,他的美貌,他敏锐的感情感和他深刻的洞察力,都暗示着他作为一个完美的双性恋者的独特存在,但这是现实无法容纳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美,像一个深渊,造成堕落,堕落"。"所以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文本中,自贡,一个脱离社会轨道的角色,是否像上面讨论的那样,作为其他角色联系的见证,这意味着一种尴尬,表明像"参与"这样的关系结构对于一个有性别的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文本本身采用这种叙事观点是为了遇到内部危机吗?

如果假设龚只是一个性爱正常的男人,他还能以一种超然的方式探索潘索和简的启示录感,他能在蒂蒂被遗弃时,而不是出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一劳永逸地抓住她吗?

因此,这种性格被阉割后去欲望的处理,成为唯一的救赎之道。

我们知道,当蒂蒂最终不知道该去哪里时,短信给出了答案,"在这个城市,她是唯一一个要求儿子的人。这是一座欲望之城,她和自贡之间没有欲望。

在这里,我们发现自贡似乎承担了某种救赎的意义,但这种救赎却被自贡形象本身的无本性所摧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性格无助,也是文字在人物关系结构处理中表现出的无力感。但是,在解释文本的含义时,这样一个人物的存在是不能忽视的,那么,这样一个意义的解释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受挫了吗?

《月光》:是身体和欲望的放逐,还是颓废艺术的经典之作?010203040506070809

<h1 class="pgc-h-arrow-right">04</h1>

关于每个角色故事结构的处理,《月光男孩》给人一种回到原来的感觉,仿佛故事从未开始,而且一直屹立不倒。

这就产生了一种叙事紧迫感,就好像在它开始说话之前就已经结束了。大家匆匆出现,匆匆完成,从幕后回到幕后,更多的是孤独和空虚。

的出现以无数其他提及结束 ;潘索逃避虚无主义的方法,它是如何开始的,结束的或它是如何结束的;简对时间的抗拒仍然需要再次提及;自贡,其外表不真实,最终仍不为人知;而对于在文本中似乎被设定为一股力量的胡梅来说,她很坚强。

Humary的故事有很強烈的品味,但她也總是在與某種衰退作鬥爭,她巨大的身體只是在一瞬間阻隔著光線,她的生活正在重複那種消費。

在对这些循环人物命运的处理中,我们在文本中看到了一种世纪末的情感,这种虚无的、颓废的、无助的情感似乎暗示着这种结构的选择,即结构具有召唤性,即结构的被动性。对于叙事来说,这种被动预示着一种战略的失败,它显示了文本本身的一种包容性和意义。

《月光》:是身体和欲望的放逐,还是颓废艺术的经典之作?010203040506070809

<h1 class="pgc-h-arrow-right">05</h1>

在本世纪末,这个词起源于西方。

20世纪末,西方的学者和普通人都认为,当这个世纪结束时,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情。世纪末起源于基督教的终结,因为时间不能颠倒过来,产生混乱和多愁善感,更是一种对现实感的转瞬即逝,无法真正把握住焦虑。这意味着人类存在的基石和依赖性被移除,剩下的就是挣扎和恐惧的出路。

可以说,台湾女作家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似乎给人一种对世纪末的直接视角。米娅在小说的结尾说,当世界走到尽头时,所有拥有理论和系统的人所构建的世界都会崩溃,她将生存下来,并用气味和色彩的记忆重建。她重建的世界是一个服装或艺术的世界。在她眼中,世界没有民族存在,她的世界是肤浅的、浮华的,没有内在的观,是辉煌空虚的终结。

《月光男孩》还是在叙事中运用这种文化观,在熙熙攘攘中隐藏着世界末日,整个叙事在这种观中走向了空白的意义。

《月光》:是身体和欲望的放逐,还是颓废艺术的经典之作?010203040506070809

<h1 class="pgc-h-arrow-right">06</h1>

因此,人物缺乏现实的存在感,现实被拉开,有一种"庄盛梦蝶"的感觉,由于现实的丧失而产生了自我确认的障碍,即"我是谁?我是谁?"问题来了。但在乔纳森·布朗看来,在我们了解自己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知道我们的存在。[2]

一旦存在本身受到质疑,那么其他一切,即所谓的意义,就变成了空谈,这直接导致了角色对未来的困惑。可以说,潘索是小说中最缺乏现实存在感的小说之一。他几乎是以一种图像的方式呈现的,所以由于图像本身的可变性和背景,换句话说,图像的存在需要通过外部解释来证明,没有解释,它就会崩溃。

潘索的存在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随时可能崩溃,依靠艺术,女性,当然还有叙事本身。只是叙事与他达成了某种共谋,即叙事是为了维持潘索的存在而建立的,而潘索的困境成为叙事的血肉之躯。

在小说中,潘索被描述为说:"他的思想处于虚无主义和感官的两极,中间的现实被交叉,所以一旦他从头脑中解脱出来,他立即进入肉体。"[3]

自贡说,潘索想要一个"不"字,他不是在男女关系中,而是在里面什么都没有。他是一个巨大的空白。"唯物主义的眼睛只能看到树体,虚无主义的眼睛是遥远的,他看到的是顶部,潘索看到,就是这样;时间,每一分钟都在流逝;每一分钟都在流逝。空间,你认为它是安全的,你看不见,Panso可以看到,墙壁,屋顶下,地基的内部,正在分崩离析;

这里大量的"说",使自贡充当了灵魂叙事者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文本叙事的目的。然而,这种叙事中存在一个悖论,那就是叙事本身是架空的,叙事是为了叙事,仿佛这一切都是为了这种缺乏性格行为和意识形态元素的表达,这似乎构成了叙事的弱点,或者叙事本身缺乏一种存在参照,变成了一种没有现实生活的认可感。可以说,这种"无",这种对世纪末叙事的空洞看法形成了一种压迫和紧张。

《月光》:是身体和欲望的放逐,还是颓废艺术的经典之作?010203040506070809

<h1 class="pgc-h-arrow-right">07</h1>

《月光人》中的人物,要么是处于逃避自己过去的状态,而过去却隐藏在过去。

例如,自贡;要么绳子性爱过去是一个谜,让人猜测,而猜测结果是"不",有一种卡夫卡式的叙事为"0"的感觉,比如潘索,或者过去已经成为一种符号,美和力量的象征没有被再现,变成与现实的鲜明对比,因为悲剧而被拒绝,比如胡迈, 简的晚年生活。

他们是一群活在当下,没有过去的人,这意味着他们的存在有一种破碎的质感,这意味着他们在个人经历中可能缺乏一贯的连续性。个人可能无法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持续看法。

......时间体验的中断往往是这种情绪的基本特征。时间被削弱为一系列离散的时刻,每个时刻都以一种无法实现和连续的"叙事"方式从原始体验中切断了后续体验。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安东尼·吉登斯分析了自我认同模式选择的表达方式,说明了一个问题:对存在的持续感知,对于个人自我认同或一种自我维持的"叙事",具有本质意义。

经验的断裂意味着叙事的断裂。

在《月光人》中,人物一般都会失去历史。或者说,文字叙事本身就是建立一种影射——利用人物的状态来描绘当前现实的文化症状,传达出当前人类的生存状况、生存问题、生存模式和生存意义的变化。

正如自贡所说,"他(潘索)生来就有一些极其空洞的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男人为什么要出生?生活的目的是什么?"[6]

只是对于像潘索这样生生于哲学的人来说,这些问题显得空洞无力。这是一种缺乏生存的本质,人们的焦虑,没有过去,现在只是海市蜃楼。因此,文本的叙事落入一种虚无,纠缠在一种悬疑和探索中,使叙事遇到现实的疑惑。

就像杰弗里·亚历山大(Geoffrey M.C. Alexander)所说,如果知识分子想要定义他们"时代"的"意义",他们必须确定现在和现在,以便找到存在的基础。

《月光》:是身体和欲望的放逐,还是颓废艺术的经典之作?010203040506070809

<h1 class="pgc-h-arrow-right">08</h1>

未来是一个谎言。

或者从上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个没有出路的世界。应该说,全文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末日色彩,没有过去,现在不值得信赖,缺乏人性意义,以及日常存在的消失,几乎都处于自由的状态。

作为贯穿整个山雀的人物,她无法赶上生活,即便如此,也只是成为历史上被取代的那个,那个被重复的。她只是作为一种需要而存在,一旦不需要,她只能被抛弃。"在简的眼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蒂蒂",

这似乎是一种"小费"的命运,它们不断出现,不断被替换,然后成为一个抽象的名词,未来是隐藏的。

而对于潘索、简来说,无论他们的过去是不存在还是无法再现,他们都被困在"废都"式的境地,对肉体的不断追求无法给人一种未来,他们变成了一种颓废。

如果说《废都》也很有价值,也是一个警钟,那就是揭露一个肮脏血腥、不显眼的孤独和病态的灵魂。如何培养传统文化培养的某种人格,在这个瞬息万变、本世纪末、浮躁的时代,走向沉沦的精神悲剧。[9]

《月光》:是身体和欲望的放逐,还是颓废艺术的经典之作?010203040506070809

<h1 class="pgc-h-arrow-right">09</h1>

对于《月光人》来说,它的叙事缺乏一种对这种精神悲剧基石的展示,它的叙事甚至没有基本的人类行为场所,人物出现后不知道退在哪里,是太多人物的文字或人物一厢情愿的忏悔。换句话说,角色的特点是对方的话,而角色本身缺乏行动能力。这是否意味着角色的苍白?因此,作者精明地选择了一个儿子龚,他是一个没有性的人,这使他能够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待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或者说他的存在,使文本的叙事得以延续。

然而,正如Gottie所指出的,男性和女性的融合是非社会性的,因为它们绝对的自给自足。他完美无暇的女主角,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脱离了人际关系和集体价值取向。性本身被移除了。作为一个美丽而聪明的男人,自贡在某种程度上是完美的,但他没有年龄,没有性别,他是一个与现实生活决裂的人,他自己的缺乏,传说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匮乏的故事,我们对人物意义的解释陷入了一种僵局。

在这里,叙事落入了一个尴尬的、有问题的叙述者,他的叙述代表什么?

引用:

(法新社)埃琳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主编张景轩.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p. 223.

[2] (美国)马斯洛。马斯洛的智慧。由刘伟编。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p. 151.

[3] [4] [6] 王安毅.月光人. 云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p. 5,140,58,14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和自我认同。赵旭东,翻译成方形中文。北京:《生活》,阅读,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59页。

[7] (美国)杰弗里·亚历山大.C。世纪末的社会理论。张出差平等翻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p. 9.

雷达。理想精神的飞行——新世纪文学的反思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10] 卡米拉·帕格利亚。《性面具》王梅翻译。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45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