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玉符河上的明代古桥
玉符河上至今保留了两座据专家考证建于明代的古桥,一座位于104国道党家庄以南,一座在经十西路后周王庄。这两座古老的石桥,曾经是连接东西南北进入济南的通衢大道。
在经十西路玉符河上的周王庄大桥,长约60米,宽约6米,下置5个拱形孔,桥面上的青石板被磨得十分光滑。由于年久失修,桥梁两侧的护栏早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个又一个填满了泥土的护栏坑。桥孔上端均有雕刻精美的镇水兽。桥面上有两排整齐的方形柱窝,当初是用来安放栏杆的。在石桥桥面两侧边缘,还有当年留下安装栏板的石槽。据说当年建桥时,河西岸的河头王村跟河东岸的后周王庄等村集资建造,而桥上的栏板本来由附近另外的村子建造,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一直没有把栏板修起来,所以桥面上安装栏板的石槽也就一直空着。
据 后周王庄村上了年纪的村民介绍,这座桥是其祖上筹资兴建的,距今已有400余年。这座桥连接着济南和长清,是当时两地往来的唯一通道。
如今,经十西路新建的的周王庄大桥已经替带了这座古桥,在古桥的南侧又修建了一座新的大桥,以供两岸村子居民出行。但古桥依然被保护下来,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沧桑的岁月。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人员实地考察后认为,该桥应为明代中前期所建,外观非常别致,整体结构独特,其用材宏大,雕刻简洁明快。济南地区明代桥梁不少,但如此别致的并不多见,该桥对研究济南地区的桥梁建筑、交通地理等均有着很高的价值。
党家庄南104国道新建的大桥以西,也有一座建于明代的五孔石桥,它比西周王的古桥还要高大,桥墩、桥洞都以大块青石罍砌。虽然经过了数百年的水流冲击,风雨侵袭,古桥依然保存的完好无损。
横卧在玉符河河面上还有一座座小石桥,或现代,或古朴,或婉约,造型各异,自然美观。它们除了给两岸民众交通便利外,还有拦洪蓄水、减缓水流、保持水土的作用。站在那一座座用青条石排列而成的小桥上面,低头看盈盈碧水潺潺流淌,抬头眺青青远山树木葱茏,河畔不时还有水鸟嬉戏,大自然的山水美景尽收眼底,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