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濟南玉符河上的明代古橋玉符河上至今保留了兩座據專家考證建于明代的古橋,一座位于104國道黨家莊以南,一座在經十西路後周王

濟南玉符河上的明代古橋

玉符河上至今保留了兩座據專家考證建于明代的古橋,一座位于104國道黨家莊以南,一座在經十西路後周王莊。這兩座古老的石橋,曾經是連接配接東西南北進入濟南的通衢大道。

在經十西路玉符河上的周王莊大橋,長約60米,寬約6米,下置5個拱形孔,橋面上的青石闆被磨得十分光滑。由于年久失修,橋梁兩側的護欄早已不見了蹤影,隻留下一個又一個填滿了泥土的護欄坑。橋孔上端均有雕刻精美的鎮水獸。橋面上有兩排整齊的方形柱窩,當初是用來安放欄杆的。在石橋橋面兩側邊緣,還有當年留下安裝欄闆的石槽。據說當年建橋時,河西岸的河頭王村跟河東岸的後周王莊等村集資建造,而橋上的欄闆本來由附近另外的村子建造,但不知什麼原因,他們一直沒有把欄闆修起來,是以橋面上安裝欄闆的石槽也就一直空着。

據 後周王莊村上了年紀的村民介紹,這座橋是其祖上籌資興建的,距今已有400餘年。這座橋連接配接着濟南和長清,是當時兩地往來的唯一通道。

如今,經十西路建立的的周王莊大橋已經替帶了這座古橋,在古橋的南側又修建了一座新的大橋,以供兩岸村子居民出行。但古橋依然被保護下來,似乎在向人們訴說着滄桑的歲月。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人員實地考察後認為,該橋應為明代中前期所建,外觀非常别緻,整體結構獨特,其用材宏大,雕刻簡潔明快。濟南地區明代橋梁不少,但如此别緻的并不多見,該橋對研究濟南地區的橋梁建築、交通地理等均有着很高的價值。

黨家莊南104國道建立的大橋以西,也有一座建于明代的五孔石橋,它比西周王的古橋還要高大,橋墩、橋洞都以大塊青石罍砌。雖然經過了數百年的水流沖擊,風雨侵襲,古橋依然儲存的完好無損。

橫卧在玉符河河面上還有一座座小石橋,或現代,或古樸,或婉約,造型各異,自然美觀。它們除了給兩岸群眾交通便利外,還有攔洪蓄水、減緩水流、保持水土的作用。站在那一座座用青條石排列而成的小橋上面,低頭看盈盈碧水潺潺流淌,擡頭眺青青遠山樹木蔥茏,河畔不時還有水鳥嬉戲,大自然的山水美景盡收眼底,令人陶醉。

濟南玉符河上的明代古橋玉符河上至今保留了兩座據專家考證建于明代的古橋,一座位于104國道黨家莊以南,一座在經十西路後周王
濟南玉符河上的明代古橋玉符河上至今保留了兩座據專家考證建于明代的古橋,一座位于104國道黨家莊以南,一座在經十西路後周王
濟南玉符河上的明代古橋玉符河上至今保留了兩座據專家考證建于明代的古橋,一座位于104國道黨家莊以南,一座在經十西路後周王
濟南玉符河上的明代古橋玉符河上至今保留了兩座據專家考證建于明代的古橋,一座位于104國道黨家莊以南,一座在經十西路後周王
濟南玉符河上的明代古橋玉符河上至今保留了兩座據專家考證建于明代的古橋,一座位于104國道黨家莊以南,一座在經十西路後周王
濟南玉符河上的明代古橋玉符河上至今保留了兩座據專家考證建于明代的古橋,一座位于104國道黨家莊以南,一座在經十西路後周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