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周简王朱有爝:黄雀在后的宫斗好手,小宗逆袭大宗的人生赢家

作者:楼哥看历史

前言:明英宗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六月十九日,开封周王府内。祥符王朱有爝在他哥哥周宪王朱有燉灵位之前,冷冰冰地对自己的嫂子、周宪王继妃巩氏说道:“一月之期已至,嫂嫂可以上路了”。包括巩氏以及王夫人施氏、殴氏、陈氏、韩氏、张氏、李氏在内的周宪王宫眷,当日全部“自尽”以殉葬。

就在巩氏等人死后不久,带着当朝皇帝朱祁镇亲笔信的朝廷使者也赶到了开封。皇帝在信中要求朱有爝遵从其兄朱有燉的临终遗言,不必让巩氏等人殉葬。那么问题来了,朱有燉既然可以向朝廷上奏,为何不能当面吩咐祥符王呢?这位祥符王究竟是何等人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乙酉,书与祥符王有爝曰:“迩闻周王薨逝,深切痛悼。其存日尝奏丧葬乞择近地,从俭约以省民力。自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各遣归其家。又奏诸弟九人亲属加众而供应乏人,乞拨与校尉。已敕该部悉从其言。”—《明英宗实录卷五十六》
大明周简王朱有爝:黄雀在后的宫斗好手,小宗逆袭大宗的人生赢家

开封龙亭公园:原周王府所在地

周王府夺嫡大戏

朱有爝,生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十二月初二日,周定王朱橚庶第四子,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三十五孙,生母胡氏。朱有爝之父朱橚是朱元璋嫡第五子,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之国河南开封。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当年七月,年仅7岁的朱有爝和他父王朱橚一起被废为庶人,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囚徒生涯。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四伯朱棣率军攻入南京,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朱橚这一家子才得以重获自由。当年八月,11岁的朱有爝被册封为祥符王。次年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祥符王朱有爝跟着父王朱橚一起回到了阔别五年的周王府。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正月,15岁的祥符王朱有爝和几个弟弟新安王有熹、永宁王有灮、汝阳王有煽一起行冠礼。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十二月,莱州卫指挥徐鉴之女徐氏被册封为祥符王妃。然而仅仅三年之后的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徐氏便不幸去世。永乐年间,不但亲王,就连郡王也可以去京师朝觐皇帝。不过当年九月朱棣却以天气原因让朱有爝不用来,不知道是不是觉得他刚死了王妃,晦气。

壬寅,闻祥符王有爝来朝,以天气渐寒敕止之。—《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三》
大明周简王朱有爝:黄雀在后的宫斗好手,小宗逆袭大宗的人生赢家

朱棣画像

  • 老谋深算的周定王

作为朱橚的第四子,且是庶出,想来朱有爝起初不会有任何夺嫡之心。他的大哥朱有燉是开国元勋宋国公冯胜的亲外孙,早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就已经被册封为周世子,称得上是既嫡又长且贤。

不过在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六月朱橚第三子顺阳王朱有烜去世之后,周王府的继承局面起了微妙的变化。此时世子已经37了,但仍然膝下无子,而且大概率就此无嗣。朱有爝的二哥汝南王朱有爋当年诬陷老爹朱橚谋反,导致周王一家子在建文年间吃尽了苦头,故而朱橚在恢复爵位之后坚决要求杀掉这个逆子。最终朱棣取了一个折衷方案,把朱有爋远远地打发去云南大理了事。换句话说,一旦周王和世子薨逝,朱有爝大概率可以凭“兄终弟及”的祖训袭封周王。

然而朱有爝小激动了没几年,形势又发生了变化。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六月,周王妃冯氏去世,居然让汝南王全家从云南迁回了开封。冯氏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周世子朱有燉,次子即汝南王朱有爋。永乐皇帝认为亲妈去世,儿子理由守丧,逼着周王把汝南王给召回开封。

敕周王橚曰:“汝南王母殁,子妇咸应守丧。其及宫人在大理者,即令人取回。”—《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四下》
大明周简王朱有爝:黄雀在后的宫斗好手,小宗逆袭大宗的人生赢家

大理古城

汝南王的回归,对于祥符王的周王之路可谓是当头一棒。朱橚虽然一如既往地对这个儿子不待见,但却把朱有爋的儿子朱子墐过继到了朱有燉名下。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朱橚这一手不但让朱有爝彻底绝望,也让朱有爋无比崩溃。从宗法上说,过继之后,朱子墐就算是世子的亲儿子,以后自然也是由他来袭封周王。汝南王也好,祥符王也罢,都得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 绝地反击的汝南王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驾崩。周王朱橚作为大行皇帝的亲弟弟,本想抱病去北京参加丧礼,不过却被新皇帝朱高炽婉拒。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闰七月朱橚去世,当年十月周世子朱有燉袭封周王。

壬申,周王橚奏请躬大行皇帝几筵行祭礼。上遣书答曰:“叔同气哀感之情,至诚且切。但高年远道跋涉之劳,非独侄有所未安,计大行皇帝圣灵亦未必安也,宜止不来。”—《明仁宗实录卷二》

如果说朱橚在世之时,不管是世子也好,汝南王和祥符王也罢,虽然都对周王的位置虎视眈眈,大家还能做到表面上一团和气。现在父王薨了,汝南王朱有爋率先出招,让自己从朱子墐的“叔父”又重新成为了生父。

从朱有爋的角度,这样一来大哥朱有燉就重新处于无嗣的状态,等他一死王位就是自己的。而对于朱有燉来说,汝南王虽然是自己的嫡亲弟弟,但他当年出卖生父的行为实在太过恶劣。而且自己迄今无嗣,未尝不是建文年间被监禁于云南时留下的病根。和先王朱橚想法相仿,朱有燉内心也不想让朱有爋继承王位。既然他想把儿子要回去,那能不能索性跳过他,把王位传给四弟朱有爝呢?毕竟在汝南王没有回来之前,“兄终弟及”的对象就是祥符王。

定王薨,世子嗣封,时多病。有爋意嗣王有不幸而无子,即己当嗣,遂百计欲夺子墐归。不得则形之忿詈,嗣王不获己,竟遣子墐归有爋所。—《明宣宗实录卷二十七》
大明周简王朱有爝:黄雀在后的宫斗好手,小宗逆袭大宗的人生赢家

朱瞻基剧照

此时的周王府内成年宗室已经分成了两大派系,一派是以周王朱有燉和祥符王朱有爝为首,另一派的主力成员则是汝南王朱有爋和朱橚第五子新安王朱有熺。当时仁宗朱高炽已经驾崩,新天子是有“好圣孙”美誉的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朱瞻基的二叔汉王朱高煦谋反,皇帝御驾亲征将其平定。

朱有爋当年就善于投机,所以才会向建文帝诬告自己父王。现在趁着汉王之乱,这位汝南王再次作妖,对兄长朱有燉进行构陷。问题是周王府的河南三护卫早在五年前便已上交给了朝廷,朱瞻基又何必去找堂叔朱有燉的麻烦呢?

  • 黄雀在后的祥符王

一计不成的汝南王耐心蛰伏了一年多时间,眼看着自己已经奔五,传说中身子骨不好的大哥却天天在王府之中吟诗作对,洋洋洒洒写了无数的戏曲本子,看上去身体倍棒,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无嗣而终。朱有爋和弟弟朱有熺商量了一下,决心搞一票大的。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三月,掌彰德卫事都指挥王友向朝廷密报,称祥符王朱有爝联合赵王朱高燧造反,有二王之间的书信为证。赵王是当朝皇帝的三叔,早在朱棣在世之时就搞过政变。朱瞻基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去开封召朱有爝进京为自己辩护。

大明周简王朱有爝:黄雀在后的宫斗好手,小宗逆袭大宗的人生赢家

赵王剧照

朱有爝在进京之前,和兄长周王朱有燉有过一次密谈。二人心底下都很清楚,这次的幕后黑手是谁。现在当务之急是朱有爝在京城要将皇帝的注意力引到汝南王和新安王身上,朱有燉则要在开封和河南两地尽快找出二王牵涉其中的铁证。

到了京城之后,面对皇帝和勋贵大臣的询问,朱有爝镇定自若,上演了一出绝地求生的大戏。和所有人的想象不同,朱有爝一个字都没有提到汝南王,只说自己和新安王关系不好,也许是朱有熺府中下人为了报复自己而进行诬告。朱有爝真的非常聪明,汝南王是兄,他是弟,如果公然说朱有爋的坏话,容易被人扣上一顶“不敬兄长”的大帽子。同时他又把姿态放得很低,只是说此事可能是新安王府下人所为,这个应对绝对可以打满分。

及祥符王既至,以书示之。祥符王言:“此非外人,臣愚不能事弟新安王。彼素恶臣,或其下人为此,然不敢必。”上遣书与周王,言前事祥符王疑新安王所为。须令新安来京回质之,事可明。并敕召新安王有熹。—《明宣宗实录卷四十三》

当朱有爝在京城孤军奋战的时候,朱有燉也没有闲着。在派出大量人手进行调查之后,终于查到了新安王曾派人前往彰德的铁证,随即顺藤摸瓜找到了帮助朱有熺伪造祥符王印记以及书信之人。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新安王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还咬出了真正的幕后黑手:汝南王朱有爋。

此事的最终结局就是除了汝南王朱有爋、新安王朱有熺之外,连此前朱有燉的过继子朱子墐也被一并废为庶人。周王府的夺嫡大戏,以汝南王一派全面落败而告终。

周简王逸事

汝南王被废之后,祥符王朱有爝就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周王爵位第一继承人。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十一月朱有爝生母胡氏去世,朝廷不但追赐其为周定王夫人,还允许朱有爝和他两个亲弟弟宜阳王朱有炥、封丘王朱有煴一起出城到定王陵园为其母择地安葬。

大明周简王朱有爝:黄雀在后的宫斗好手,小宗逆袭大宗的人生赢家

周定王墓

正统四年五月周王朱有燉去世,朱有爝不顾其兄让王妃不要殉葬的遗言,坚持送继妃巩氏等人上路。祥符王此举其实也很好理解,作为下一任周王的当然人选,如果巩氏等人不死,她们住在哪里?如果同住王府,会不会传出闲话?从此前朱有爝在京城的表现来看,此人城府极深,又怎会留这几个弱女子来成为今后的隐患呢?当年八月二十三日,开国太祖朱元璋唯一在世的驸马赵辉作为正使,册封祥符王朱有爝为周王。

  • 周王府小礼议

朱有爝虽然实现了小宗逆袭的壮举,但他在定王诸子中既非嫡出,伦序又只是第四子,因此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这位新任周王也是动足了脑筋。

和朝廷有太庙相仿,亲王府也有自己的宗庙。朱橚去世之后,周府宗庙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落成。至朱有爝进封周王之后,周府宗庙内供奉的神主牌位有这么几块:

周定王朱橚、周定王妃冯氏,周宪王朱有燉、周宪王妃吕氏。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新任周王朱有爝向朝廷提出两个请求:其一将其母周定王夫人胡氏进封为王妃,同于宗庙祀享。其二是将宪王贞烈巩妃(即殉葬的朱有燉继妃巩氏)祀于宗庙东一室。

大明周简王朱有爝:黄雀在后的宫斗好手,小宗逆袭大宗的人生赢家

北京太庙

对此礼部官员们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举出《春秋》之中鲁桓公之母仲子和鲁僖公之母成风的例子,认为胡氏不可进封为妃,只能以夫人的身份祀于别室。至于巩氏,按照“礼无二嫡”的原则,也只能祔于定王夫人之室,没资格和原配平起平坐。最近看到某位“专家”对原嫡、继嫡的说法嗤之以鼻,希望他能穿越回明朝去打那些礼部官员的脸。

又举《春秋传》‘诸侯不再娶,于礼无二嫡’。谓巩妃宜祔于定王夫人之室。礼官所云皆有经据,朕不能违。虽叔祖孝思无穷,然孔子有言祭之以礼。惟叔祖亮之。—《明英宗实录卷六十五》
  • 争取岁禄的努力

周王府原先的岁禄是一万石,仁宗朱高炽即位后推恩宗室,将五叔的岁禄增加到两万石。但是等到朱有爝进封周王之时,岁禄又重新降到了一万石。对此朱有爝曾提出异议,但明英宗朱祁镇认为当年加赐禄米,只是“一时特恩”。不过既然叔祖开口,周府的这一万石岁禄可以“全支本色”,也就是没有不值钱的大明宝钞来滥竽充数。

到了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朱有爝再次以“日用不敷”的理由请求恢复到两万石。咱们实话实说,朱有爝平时的开销确实巨大,因为他有十三个儿子和十个女儿。可能也是考虑到这点,英宗最终同意将周府岁禄上调至两万石,其中七成即一万四千石支米,剩余的三成支钞(即按官方汇率折算为大明宝钞)。

壬辰,周王有爝奏:“永乐中蒙恩,岁增先臣禄米至二万石,自臣袭封止给一万石。缘本府宫眷多,子女婚嫁,衣食日用俱不敷。乞仍旧赐给。”上命给一万四千石,余折钞。—《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九》
大明周简王朱有爝:黄雀在后的宫斗好手,小宗逆袭大宗的人生赢家

朱祁镇剧照

  • 民妇治病风波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年间,朱有爝的身体状况江河日下。为了治病,周王遍寻偏方,结果找到了亳县平民丘政的老婆张氏。谁都没有想到,张氏还真有两下子,几副药下去让朱有爝受用不已。

为了答谢张氏,周王在赐她金银、首饰、彩币、表里等常规谢礼之外,还额外赏赐了龙凤枕面及字帖。武平卫指挥周广想骗取张氏的字帖不成后恼羞成怒,诬奏其夫丘政结交王府。此事虽经调查之后真相大白,但朝廷仍然对朱有爝的不当举止提出了严肃批评。

此事虽以明白,但王府中今后酬报医者等项,不可将违禁器物与之,有乖事体。—《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十五·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三十三》
大明周简王朱有爝:黄雀在后的宫斗好手,小宗逆袭大宗的人生赢家

朱橚所著《救荒本草》

话说回来,朱有爝的老爹朱橚可是大名鼎鼎的医学家,一生编纂了《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等医学著作,儿子居然要去民间求医?是不是讽刺?

结语: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周王朱有爝去世,享年61岁,赐谥曰简。前文说过这位周简王一共有十三个儿子,分别为:

长子周世子朱子垕、次子通许王朱子埅、第三子原武王朱子埘、第四子鄢陵王朱子塈、第五子河阴王朱子壜、第六子早夭、第七子项城王朱子堰、第八子汝南王朱子垗(这个封号很有意思)、第九子颍川王朱子墟、第十子义阳王朱子圪、第十一子泌阳王朱子墽、第十二子汝阴王朱子埯和第十三子临汝王朱子塼。

朱有爝能够以周定王庶第四子的身份进封周王,靠的不仅仅是运气。他在汝南王回归之后迅速调整策略,积极向大哥靠拢,最终凭借在京城之内的沉着应对一举逆袭成功。汝南王被废为庶人之后,就和儿子朱子墐一直留在北京生活。对于朱有爝的城府和为人,朝廷也很清楚。所以直到他去世之后,才把朱子墐的儿子朱同铧重新送回开封居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