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周簡王朱有爝:黃雀在後的宮鬥好手,小宗逆襲大宗的人生赢家

前言:明英宗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六月十九日,開封周王府内。祥符王朱有爝在他哥哥周憲王朱有燉靈位之前,冷冰冰地對自己的嫂子、周憲王繼妃鞏氏說道:“一月之期已至,嫂嫂可以上路了”。包括鞏氏以及王夫人施氏、毆氏、陳氏、韓氏、張氏、李氏在内的周憲王宮眷,當日全部“自盡”以殉葬。

就在鞏氏等人死後不久,帶着當朝皇帝朱祁鎮親筆信的朝廷使者也趕到了開封。皇帝在信中要求朱有爝遵從其兄朱有燉的臨終遺言,不必讓鞏氏等人殉葬。那麼問題來了,朱有燉既然可以向朝廷上奏,為何不能當面吩咐祥符王呢?這位祥符王究竟是何等人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乙酉,書與祥符王有爝曰:“迩聞周王薨逝,深切痛悼。其存日嘗奏喪葬乞擇近地,從儉約以省民力。自妃、夫人以下,不必從死。年少有父母者,各遣歸其家。又奏諸弟九人親屬加衆而供應乏人,乞撥與校尉。已敕該部悉從其言。”—《明英宗實錄卷五十六》
大明周簡王朱有爝:黃雀在後的宮鬥好手,小宗逆襲大宗的人生赢家

開封龍亭公園:原周王府所在地

周王府奪嫡大戲

朱有爝,生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十二月初二日,周定王朱橚庶第四子,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三十五孫,生母胡氏。朱有爝之父朱橚是朱元璋嫡第五子,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之國河南開封。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當年七月,年僅7歲的朱有爝和他父王朱橚一起被廢為庶人,開始了長達四年的囚徒生涯。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四伯朱棣率軍攻入南京,推翻了朱允炆的統治,朱橚這一家子才得以重獲自由。當年八月,11歲的朱有爝被冊封為祥符王。次年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祥符王朱有爝跟着父王朱橚一起回到了闊别五年的周王府。

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正月,15歲的祥符王朱有爝和幾個弟弟新安王有熹、永甯王有灮、汝陽王有煽一起行冠禮。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十二月,萊州衛指揮徐鑒之女徐氏被冊封為祥符王妃。然而僅僅三年之後的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徐氏便不幸去世。永樂年間,不但親王,就連郡王也可以去京師朝觐皇帝。不過當年九月朱棣卻以天氣原因讓朱有爝不用來,不知道是不是覺得他剛死了王妃,晦氣。

壬寅,聞祥符王有爝來朝,以天氣漸寒敕止之。—《明太宗實錄卷一百四十三》
大明周簡王朱有爝:黃雀在後的宮鬥好手,小宗逆襲大宗的人生赢家

朱棣畫像

  • 老謀深算的周定王

作為朱橚的第四子,且是庶出,想來朱有爝起初不會有任何奪嫡之心。他的大哥朱有燉是開國元勳宋國公馮勝的親外孫,早在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就已經被冊封為周世子,稱得上是既嫡又長且賢。

不過在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六月朱橚第三子順陽王朱有烜去世之後,周王府的繼承局面起了微妙的變化。此時世子已經37了,但仍然膝下無子,而且大機率就此無嗣。朱有爝的二哥汝南王朱有爋當年誣陷老爹朱橚謀反,導緻周王一家子在建文年間吃盡了苦頭,故而朱橚在恢複爵位之後堅決要求殺掉這個逆子。最終朱棣取了一個折衷方案,把朱有爋遠遠地打發去雲南大理了事。換句話說,一旦周王和世子薨逝,朱有爝大機率可以憑“兄終弟及”的祖訓襲封周王。

然而朱有爝小激動了沒幾年,形勢又發生了變化。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六月,周王妃馮氏去世,居然讓汝南王全家從雲南遷回了開封。馮氏一共有兩個兒子,長子周世子朱有燉,次子即汝南王朱有爋。永樂皇帝認為親媽去世,兒子理由守喪,逼着周王把汝南王給召回開封。

敕周王橚曰:“汝南王母殁,子婦鹹應守喪。其及宮人在大理者,即令人取回。”—《明太宗實錄卷二百五十四下》
大明周簡王朱有爝:黃雀在後的宮鬥好手,小宗逆襲大宗的人生赢家

大理古城

汝南王的回歸,對于祥符王的周王之路可謂是當頭一棒。朱橚雖然一如既往地對這個兒子不待見,但卻把朱有爋的兒子朱子墐過繼到了朱有燉名下。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朱橚這一手不但讓朱有爝徹底絕望,也讓朱有爋無比崩潰。從宗法上說,過繼之後,朱子墐就算是世子的親兒子,以後自然也是由他來襲封周王。汝南王也好,祥符王也罷,都得哪兒涼快哪兒呆着去。

  • 絕地反擊的汝南王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朱棣駕崩。周王朱橚作為大行皇帝的親弟弟,本想抱病去北京參加喪禮,不過卻被新皇帝朱高熾婉拒。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閏七月朱橚去世,當年十月周世子朱有燉襲封周王。

壬申,周王橚奏請躬大行皇帝幾筵行祭禮。上遣書答曰:“叔同氣哀感之情,至誠且切。但高年遠道跋涉之勞,非獨侄有所未安,計大行皇帝聖靈亦未必安也,宜止不來。”—《明仁宗實錄卷二》

如果說朱橚在世之時,不管是世子也好,汝南王和祥符王也罷,雖然都對周王的位置虎視眈眈,大家還能做到表面上一團和氣。現在父王薨了,汝南王朱有爋率先出招,讓自己從朱子墐的“叔父”又重新成為了生父。

從朱有爋的角度,這樣一來大哥朱有燉就重新處于無嗣的狀态,等他一死王位就是自己的。而對于朱有燉來說,汝南王雖然是自己的嫡親弟弟,但他當年出賣生父的行為實在太過惡劣。而且自己迄今無嗣,未嘗不是建文年間被監禁于雲南時留下的病根。和先王朱橚想法相仿,朱有燉内心也不想讓朱有爋繼承王位。既然他想把兒子要回去,那能不能索性跳過他,把王位傳給四弟朱有爝呢?畢竟在汝南王沒有回來之前,“兄終弟及”的對象就是祥符王。

定王薨,世子嗣封,時多病。有爋意嗣王有不幸而無子,即己當嗣,遂百計欲奪子墐歸。不得則形之忿詈,嗣王不獲己,竟遣子墐歸有爋所。—《明宣宗實錄卷二十七》
大明周簡王朱有爝:黃雀在後的宮鬥好手,小宗逆襲大宗的人生赢家

朱瞻基劇照

此時的周王府内成年宗室已經分成了兩大派系,一派是以周王朱有燉和祥符王朱有爝為首,另一派的主力成員則是汝南王朱有爋和朱橚第五子新安王朱有熺。當時仁宗朱高熾已經駕崩,新天子是有“好聖孫”美譽的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朱瞻基的二叔漢王朱高煦謀反,皇帝禦駕親征将其平定。

朱有爋當年就善于投機,是以才會向建文帝誣告自己父王。現在趁着漢王之亂,這位汝南王再次作妖,對兄長朱有燉進行構陷。問題是周王府的河南三護衛早在五年前便已上交給了朝廷,朱瞻基又何必去找堂叔朱有燉的麻煩呢?

  • 黃雀在後的祥符王

一計不成的汝南王耐心蟄伏了一年多時間,眼看着自己已經奔五,傳說中身子骨不好的大哥卻天天在王府之中吟詩作對,洋洋灑灑寫了無數的戲曲本子,看上去身體倍棒,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無嗣而終。朱有爋和弟弟朱有熺商量了一下,決心搞一票大的。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三月,掌彰德衛事都指揮王友向朝廷密報,稱祥符王朱有爝聯合趙王朱高燧造反,有二王之間的書信為證。趙王是當朝皇帝的三叔,早在朱棣在世之時就搞過政變。朱瞻基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去開封召朱有爝進京為自己辯護。

大明周簡王朱有爝:黃雀在後的宮鬥好手,小宗逆襲大宗的人生赢家

趙王劇照

朱有爝在進京之前,和兄長周王朱有燉有過一次密談。二人心底下都很清楚,這次的幕後黑手是誰。現在當務之急是朱有爝在京城要将皇帝的注意力引到汝南王和新安王身上,朱有燉則要在開封和河南兩地盡快找出二王牽涉其中的鐵證。

到了京城之後,面對皇帝和勳貴大臣的詢問,朱有爝鎮定自若,上演了一出絕地求生的大戲。和所有人的想象不同,朱有爝一個字都沒有提到汝南王,隻說自己和新安王關系不好,也許是朱有熺府中下人為了報複自己而進行誣告。朱有爝真的非常聰明,汝南王是兄,他是弟,如果公然說朱有爋的壞話,容易被人扣上一頂“不敬兄長”的大帽子。同時他又把姿态放得很低,隻是說此事可能是新安王府下人所為,這個應對絕對可以打滿分。

及祥符王既至,以書示之。祥符王言:“此非外人,臣愚不能事弟新安王。彼素惡臣,或其下人為此,然不敢必。”上遣書與周王,言前事祥符王疑新安王所為。須令新安來京回質之,事可明。并敕召新安王有熹。—《明宣宗實錄卷四十三》

當朱有爝在京城孤軍奮戰的時候,朱有燉也沒有閑着。在派出大量人手進行調查之後,終于查到了新安王曾派人前往彰德的鐵證,随即順藤摸瓜找到了幫助朱有熺僞造祥符王印記以及書信之人。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新安王的心理防線迅速崩潰,還咬出了真正的幕後黑手:汝南王朱有爋。

此事的最終結局就是除了汝南王朱有爋、新安王朱有熺之外,連此前朱有燉的過繼子朱子墐也被一并廢為庶人。周王府的奪嫡大戲,以汝南王一派全面落敗而告終。

周簡王逸事

汝南王被廢之後,祥符王朱有爝就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周王爵位第一繼承人。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十一月朱有爝生母胡氏去世,朝廷不但追賜其為周定王夫人,還允許朱有爝和他兩個親弟弟宜陽王朱有炥、封丘王朱有煴一起出城到定王陵園為其母擇地安葬。

大明周簡王朱有爝:黃雀在後的宮鬥好手,小宗逆襲大宗的人生赢家

周定王墓

正統四年五月周王朱有燉去世,朱有爝不顧其兄讓王妃不要殉葬的遺言,堅持送繼妃鞏氏等人上路。祥符王此舉其實也很好了解,作為下一任周王的當然人選,如果鞏氏等人不死,她們住在哪裡?如果同住王府,會不會傳出閑話?從此前朱有爝在京城的表現來看,此人城府極深,又怎會留這幾個弱女子來成為今後的隐患呢?當年八月二十三日,開國太祖朱元璋唯一在世的驸馬趙輝作為正使,冊封祥符王朱有爝為周王。

  • 周王府小禮議

朱有爝雖然實作了小宗逆襲的壯舉,但他在定王諸子中既非嫡出,倫序又隻是第四子,是以為了擡高自己的身份,這位新任周王也是動足了腦筋。

和朝廷有太廟相仿,親王府也有自己的宗廟。朱橚去世之後,周府宗廟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落成。至朱有爝進封周王之後,周府宗廟内供奉的神主牌位有這麼幾塊:

周定王朱橚、周定王妃馮氏,周憲王朱有燉、周憲王妃呂氏。

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新任周王朱有爝向朝廷提出兩個請求:其一将其母周定王夫人胡氏進封為王妃,同于宗廟祀享。其二是将憲王貞烈鞏妃(即殉葬的朱有燉繼妃鞏氏)祀于宗廟東一室。

大明周簡王朱有爝:黃雀在後的宮鬥好手,小宗逆襲大宗的人生赢家

北京太廟

對此禮部官員們經過一番激烈的讨論,舉出《春秋》之中魯桓公之母仲子和魯僖公之母成風的例子,認為胡氏不可進封為妃,隻能以夫人的身份祀于别室。至于鞏氏,按照“禮無二嫡”的原則,也隻能祔于定王夫人之室,沒資格和原配平起平坐。最近看到某位“專家”對原嫡、繼嫡的說法嗤之以鼻,希望他能穿越回明朝去打那些禮部官員的臉。

又舉《春秋傳》‘諸侯不再娶,于禮無二嫡’。謂鞏妃宜祔于定王夫人之室。禮官所雲皆有經據,朕不能違。雖叔祖孝思無窮,然孔子有言祭之以禮。惟叔祖亮之。—《明英宗實錄卷六十五》
  • 争取歲祿的努力

周王府原先的歲祿是一萬石,仁宗朱高熾即位後推恩宗室,将五叔的歲祿增加到兩萬石。但是等到朱有爝進封周王之時,歲祿又重新降到了一萬石。對此朱有爝曾提出異議,但明英宗朱祁鎮認為當年加賜祿米,隻是“一時特恩”。不過既然叔祖開口,周府的這一萬石歲祿可以“全支本色”,也就是沒有不值錢的大明寶鈔來濫竽充數。

到了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朱有爝再次以“日用不敷”的理由請求恢複到兩萬石。咱們實話實說,朱有爝平時的開銷确實巨大,因為他有十三個兒子和十個女兒。可能也是考慮到這點,英宗最終同意将周府歲祿上調至兩萬石,其中七成即一萬四千石支米,剩餘的三成支鈔(即按官方匯率折算為大明寶鈔)。

壬辰,周王有爝奏:“永樂中蒙恩,歲增先臣祿米至二萬石,自臣襲封止給一萬石。緣本府宮眷多,子女婚嫁,衣食日用俱不敷。乞仍舊賜給。”上命給一萬四千石,餘折鈔。—《明英宗實錄卷一百九》
大明周簡王朱有爝:黃雀在後的宮鬥好手,小宗逆襲大宗的人生赢家

朱祁鎮劇照

  • 民婦治病風波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年間,朱有爝的身體狀況江河日下。為了治病,周王遍尋偏方,結果找到了亳縣平民丘政的老婆張氏。誰都沒有想到,張氏還真有兩下子,幾副藥下去讓朱有爝受用不已。

為了答謝張氏,周王在賜她金銀、首飾、彩币、表裡等正常謝禮之外,還額外賞賜了龍鳳枕面及字帖。武平衛指揮周廣想騙取張氏的字帖不成後惱羞成怒,誣奏其夫丘政結交王府。此事雖經調查之後真相大白,但朝廷仍然對朱有爝的不當舉止提出了嚴肅批評。

此事雖以明白,但王府中今後酬報醫者等項,不可将違禁器物與之,有乖事體。—《明英宗實錄卷二百十五·廢帝郕戾王附錄第三十三》
大明周簡王朱有爝:黃雀在後的宮鬥好手,小宗逆襲大宗的人生赢家

朱橚所著《救荒本草》

話說回來,朱有爝的老爹朱橚可是大名鼎鼎的醫學家,一生編纂了《救荒本草》、《保生餘錄》、《袖珍方》、《普濟方》等醫學著作,兒子居然要去民間求醫?是不是諷刺?

結語: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周王朱有爝去世,享年61歲,賜谥曰簡。前文說過這位周簡王一共有十三個兒子,分别為:

長子周世子朱子垕、次子通許王朱子埅、第三子原武王朱子埘、第四子鄢陵王朱子塈、第五子河陰王朱子壜、第六子早夭、第七子項城王朱子堰、第八子汝南王朱子垗(這個封号很有意思)、第九子颍川王朱子墟、第十子義陽王朱子圪、第十一子泌陽王朱子墽、第十二子汝陰王朱子埯和第十三子臨汝王朱子塼。

朱有爝能夠以周定王庶第四子的身份進封周王,靠的不僅僅是運氣。他在汝南王回歸之後迅速調整政策,積極向大哥靠攏,最終憑借在京城之内的沉着應對一舉逆襲成功。汝南王被廢為庶人之後,就和兒子朱子墐一直留在北京生活。對于朱有爝的城府和為人,朝廷也很清楚。是以直到他去世之後,才把朱子墐的兒子朱同铧重新送回開封居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