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沟通阴山南北的大通道——白道

作者:史海拾贝——草原与海

横亘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阴山山脉,犹如一条巨龙,阻断了南北交通,自秦汉以来,它就成为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政权进攻的一道天然屏障。在阴山山脉中,有一道道沟豁,也就成为沟通阴山南北交通的通道。其中,位于今呼和浩特市北部、行政上隶属于武川县的蜈蚣坝,就是历史上阴山南北交通的一条大通道。

蜈蚣坝在古代并不叫蜈蚣坝,而是称作“白道”或“白道岭”。而它的得名,据宋人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记载:白道在原阳镇之北,“至山上当路有千余步地,土白如石灰色,遥去百里即见之,即是阴山路也”。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提到了“白道城”。又说北魏皇帝曾在白道岭上修建行宫,“宫城在白道岭北阜上,其城圆角而不方,四门列观,城内唯台殿而已”。而在史籍中,据笔者所见,最早出现“白道”记载的是在北魏太宗拓跋嗣泰常四年(419年)。《魏书》卷三载其事云:泰常四年十二月“癸亥,西巡,至云中,逾白道,北猎野马于辱孤山”。辱孤山的具体方位不清,应该在今武川县境内。

白道在史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期也是在北魏时期,这除了上面提到的北魏太宗“逾白道”、白道城、白道行宫等记载外,还出现了“镇云中兼统白道军事”、“于白道南三处立仓”、“白道守将”等一些记载。当然,也记载了几次发生在白道的战役,有北魏与蠕蠕(即柔然)的战役,也有北魏政府与破六韩拔陵的战役等。

隋唐时期,白道仍屡见于史籍,如隋文帝开皇三年,卫王杨爽与突厥战于白道,大破之;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唐将李靖、李勣(即徐世勣)分率十余万大军会师白道,大破东突厥颉利可汗,由此也导致了东突厥的降唐。

当然,在战争时期,白道是军事要道,而在更为长久的和平年代,白道也成为沟通阴山南北政治、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隋文帝时,东突厥起民可汗降隋,突厥人“或南入长城,或住白道,人民羊马,遍满山谷”。在唐代,唐与回鹘进行了大规模的“绢马贸易”,白居易《阴山道》诗云:“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元稹《阴山道》云:“年年买马阴山道,马死阴山帛空耗。”这里的“阴山道”,也有可能是指阴山山脉中的其他通道,不过从《太平寰宇记》所记载的白道“即是阴山路也”,不能排除至少应该是包括了白道。

至于白道是从什么时间改称“蜈蚣坝”,笔者所见到的最早资料是乾隆《山西通志》,其云:“蜈蚣坝在大青山碛口,通瓦喇诸地。”此外,康熙年间进士储大文《存研楼文集》中亦说:“济盛乐渡以达大小红山口,蚰蜒径蜈蚣坝”云云,则至晚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白道便改称蜈蚣坝了。

古代沟通阴山南北的大通道——白道

蜈蚣坝入口

古代沟通阴山南北的大通道——白道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在蜈蚣坝组织了一次伏击战,消灭日军80多名。

古代沟通阴山南北的大通道——白道

白道(蜈蚣坝)

古代沟通阴山南北的大通道——白道

以上4张图片系从网上下载,谨致谢意!下面3张为笔者前往莫尼山非遗小镇时所拍摄。该小镇即在白道一带。

古代沟通阴山南北的大通道——白道
古代沟通阴山南北的大通道——白道
古代沟通阴山南北的大通道——白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