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45年来,人民空军已培养了600多位女飞行员,但在中国数千名民航飞行员中,女性毕只有五位。而汪颖作为中国民航这五朵“金花”中最年轻的一位,却是飞大型客机的唯一女性。
汪颖是上海人。身高1.66米,更像一位有魅力的空姐而不是飞行员。她已有安全飞行2000多小时的经验。1987年。空军在上海招25名女飞行员时,18岁的汪颖瞒着父母去报了名,她说:“以免他们为我担心,因为体检要求很严,能否通过我一点把握都没有。“她又说:“何况当时我还正患感冒,发着烧。”然而她被录取了。
随后的4年,汪颖先是在空军预备学校:后来在航空学校经历了紧张的学习和艰苦的训练。除了学习数学、物理、航空学和飞行导航外。汪颖还要练跳伞。尽管她不喜欢跳伞。而她觉得最可怕的还是滚旋梯。看着别人练的时候,汪颖就直发晕。轮到她上了,小汪只好让同学用背包带把手脚捆在旋梯上,咬着牙,紧闭着眼,在旋梯上转了—圈又一圈。
第一次导航的经历也同样使汪颖难以忘怀。在一小时四十分钟的航程中,飞机颠簸不停,汪颖整整吐8次,“简直连苦胆都吐了出来。”,她说。“不过我终于完成了任务。”
经过这样的磨练。汪颖以一名合格的领航员来到北京空军某部。她工作出色,曾立过三等功。她所在的部队于1988年由于空军整编被精简,她和她当牙科医生的丈夫张小倬,带着他们4个月大的儿子,复员回到上海。
作为第五批女飞行员中唯一的复员者,汪颖真不甘心在上海铁路局公安处当干警。她怀念蓝天,怀念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起飞和降落之后的那种愉悦。“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只要几分钟时间,真令人激动。”她说。“而且一旦进入驾驶舱,你就心无杂念了。那不是一般的工作。而是一种神奇的经历。我真离不开飞行。”
就在这时,命运女神再次向她微笑了。1991年,在她出差回上海的途中,她得知新组建的南方航空公司深圳分公司正在招聘有经验的飞行员。汪颖毅然辞掉了上海的工作,来到了深圳。
到了那里,才发现公司急需的是飞行员,而不是领航员。而且他们需要的是驾驶大型客机而不是小型军用飞机的飞行员。更不利的是汪颖当时已停飞两年了。
然而。经过一次短短的面试后。南航总经理于延思决定聘用汪颖,并且花20万人民币送她到四川省广汉民航飞行学院进行驾驶大型客机的培训。直到今天汪颖也说不出她究竟怎么打动了于总。可能是她想飞的真诚,也可能是,用她的话来说,南航真是"饥不择食"了。她曾担心自己是女性而会遭拒绝,但是当时"根本并没有人提到我的性别"。
虽然汪颖的性别没有影响到她得到南航这份工作,但在广汉飞行学院可造成了诸多不便。因为她是建校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学员,学院对此毫无准备。"就连女厕所和女洗澡室都没有,"她说。"一开始,每次我上厕所或洗澡,都要专门有一个老师在门口站岗。"唯一的出路就是成功,她决心飞出来。她每一门科目都完成得很好,终于在六个月后拿到了客机驾驶员的证书。
如今汪颖已飞过伊尔14,运5,安20,TB—20,LI—2及沙伯340等机种。在波音737上担任副驾驶8个月之后,1994年9月汪颖被提升为见习机长。再有1000小时安全飞行的纪录,她就可以成为全天候机长。那时,她就可以飞国际航线了。
(摘自1月31日香港《文汇报》作者王冬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