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省政协委员曾启芳:实

编者按: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便利的交通环境,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一年来,贵州的这些变化,让咱老百姓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在代表委员眼中,贵州变化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他们会选择哪一个?迈入新的一年,如果用一个字来憧憬未来,他们又将有何期待?2022年贵州省两会,多彩贵州网特别策划【“字”说两会】系列报道。

字虽一个,韵味悠长。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程曦 李思瑾) 转眼,省政协委员、六枝特区第三中学校长曾启芳走上教师岗位已经三十八年有余,提到变化,她陷入了沉思,思绪回到了与学校“初见”时的那天。

1984年,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现在的六盘水师范学院)毕业的曾启芳被分配到六枝特区第三中学,破旧的教学楼、小而简陋的教师宿舍、坑坑洼洼的篮球场,这就是当年六枝三中全部。

“当时,学校内部还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老师学生的鞋子裤子都沾满了泥。”曾启芳还记得,下雨天即使是去教室上课,也会选择穿水鞋。

省政协委员曾启芳:实

曾启芳初到六枝三中时,学校环境简陋,学生拥挤在操场组织活动 (受访者供图)

追求高质量教育,营造好的教育环境很重要。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对外公布的“贵州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从办学规模、校舍选址、规划、绿化面积、运动场地、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标准等10多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重建教学楼、改造厕所、修建操场、更换教学设施设备……教育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及功能场所不断提档升级,六枝特区第三中学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红墙白柱的现代化教学楼,平整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新教室。我们还更新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有了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音乐室、舞蹈室,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说起现在的学校,曾启芳很是感慨:“这样好的办学条件,放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

省政协委员曾启芳:实

从平房的现代化教学楼,六枝特区第三中学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硬件”好了,“软件”也在逐步跟上。针对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短板,贵州省出台系列文件,进一步指导各地强化区域师资配备,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方位提升专业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曾启芳刚到学校时,同事几乎都是中专生和大专生,且都是本地人。

“近些年考进学校的老师最低也是本科学历,还有很多省外的前来工作,留在这里教书育人、结婚生子,将青春和才学奉献给了学校。”曾启芳说。

根据最新规定,如今,六枝特区第三中学每名教师每年都可以参加不少于90个课时的培训,有了不断“充电”的机会。

省政协委员曾启芳:实

省政协委员、六枝特区第三中学校长曾启芳

“不断优化的教学环境,不断壮大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的教学水平,让越来越多的学子享受到了越来越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发展,正日渐成为现实。”38年的从教经历,亲历了教育资源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曾启芳感触颇深。

她说:“这些年,贵州年年压缩行政经费,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并以补齐教育短板为突破口,以解决瓶颈制约为方向,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走出了穷省办大教育的图强之路。贵州的教育工作做得很扎实,教育教学环境也实实在在地在变化。”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强师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建设,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

“这样的信息让我们很开心,也很感动,这些年政府在着力提高教师待遇保障的同时,在培养、培训、教学环节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曾启芳表示,作为教师,也要做到“爱岗爱生”,兢兢业业地搞教育,实实在在的教书育人。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