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西山东王氏信、忠、坦(谭)、诚(成)、孝、兴兄弟名讳解析

作者:靛王村

作者:王氏兴祖第十七世孙王瑞峰,退休干部,山东郓城李集朱店人,网名:易密悟道

凌晨偶然做一梦,列祖列宗讲家风。信祖首先对我言,永记咱们王氏姓。三横中间立一竖,宇宙乾坤大事明。三划代表天地人,通天彻地王字称。忠祖接语来教训,为何吾名称为忠?王字犹如一神斧,劈开三字坤地成。顶天立地中间立,天地神道理必通。乾坤阴阳传后世,祖孙万代有神童。坦祖性温语气和,告诫族人心坦定。天地之间加一横,顺天应地看神行。天地自然循规律,教育族人要服从。周期交替据时进,千变万化总归宗。诚祖金石语言精,言成天道本属性,真心实意不虚伪,万物存在赖于诚。历代经典为圣经,汲取精华天地通。世间道术多变幻,求真辩证理须明。孝祖性爆发雷霆,现实祖法咋不通。祖上规训莫要忘,老少不能颠倒行。百善之举孝为本,道法自然轨迹正。伏羲文王鬼谷诩,仿祖兴邦真孝名。兴祖发话更加明,阴阳卦爻划分清,二六三九先后合,年日太极比合冲。先天密码生既定,坐巡先后五柱精。心明神定行为正,勤学苦练百业兴。朦胧观见北斗星,一个暗来六个明。六位先祖发完话,又觉耳旁实祖声。汝悟道法为何用,实传吾族立大功。若保世代豪杰出,唯书密藏本族中。梦幻见祖事非轻,惊汗身软泪眼红。万般跪拜求饶恕,孩儿识浅难应承。先祖飘然空中去,舍我伏地放悲声。如此大任梦中留,唯有昼夜事书景。《易》学涵摄天、地、人之道。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王”这个字,是从象形,是象征天地人三极之道,贯通天经者,为王。天地人为三极,即天极,地极,人极。三字中间一竖加上就是王,这中间一竖代表把三个不通的能贯通。《易》学就是一种参造化,究天人之学。我族王氏,“王”的三横一竖表示身为王者必将三者贯通。是在说王者可以上通天,下达地,中治民,此乃顶天立地。三被王斧劈开,由乾变坤,此乃开天辟地。乾坤交融万物生,天地人【神】道自此成。此乃自然规律,王之功矣。故曰;王道也。我祖系山西洪洞迁鲁而立,归属太原王氏。其同袍兄弟人长信,次忠、三坦【谭】、四诚【成】、五孝、六兴、【七实待定】。

信祖名讳意解;“信”,人之所助者,信也,左边是一个恭敬有礼的人,这个人的脑袋很大,是在表示人脑的思维活动在于“信”!信什么呢?就是右边的S双螺旋能量波,即天地的德一能量。真实、守信。也就是诚信天地、诚信道德。人生在世,信德为基。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圣贤之道,也是立身之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必立于天地神三界之上开口说话,方可称之为信。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文明,而且具有普世性。得之者昌,逆之者亡,自然之理也。

“忠"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忠者也,一其心之谓也。“以公灭私”,“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临患不忘国,忠也”为国之本,何莫于忠?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天人乎?”心系国家、一心一意、立心中正、不偏不倚,待人厚道,处事公正,赤诚无私,诚心相待、方可为忠。忠心、忠厚、忠实、忠诚、忠心耿耿。忠,是人对天地、真理、信仰、职守、国家及他人等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尽心竭力的负责完成份内义务的美德。忠,是一种责任意识。人要对自己、家庭要负责任,忠于人生、忠于家庭。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要负责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人谋,而不忠乎”?对人民、对国家,要忠心耿耿“精忠报国”,“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热爱祖国是一种情感,忠于祖国是一种责任。忠诚是一种伟大的信念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做人做事,都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

坦(谭)

“坦”,形声字,从土,旦声。“土”为土地、大地;“旦”的甲骨文字型像太阳从地面升起的样子。“土”“旦”为“坦”,意为太阳冲破地平线慢慢升起,阳光普照大地。坦;本义是平,引申为安。“旦”字有日光,引申有直的含义。本义是平直的土地,无坑洼不平,引申为平坦。《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引申为安、宽。《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又引申为显露、袒露、表示心里平静等。土坤日乾,阴阳并联、肝胆相照、坦诚相见。“坦”由本义具体到世间人情万物:道路要平坦,内心要坦挚,性格要坦率,话语要坦白,做事要坦荡。“坦”从土,喻坦诚之人像大地一样把自己展现于外,具有大地一样宽博的胸怀,如大地一样厚实可靠。“坦”中有“旦”,喻胸襟坦荡的人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言必信,行必诚,日月可鉴。一托平衡,君子坦荡。直爽无隐、行步安舒。“言”与“覃”联合起来表示“深入交谈”谭,大也。业安于久而自大也。

诚(成)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既是万物本真的状态,也是认识万物本质的方法。在《中庸》第一句其实就道出了“诚”的内涵,“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里的“率性”就可以理解为“诚”,“诚信、诚实、坦诚、率真、率性”,诚是事物的本真,在人身上就表现为去除了私心杂念,去除了过度人为的目的和欲望,而表现出来的本真的状态,就是诚。诚,一是真,二是实,它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是人类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是天的根本属性。诚恳。诚朴。诚实。心悦诚服、真心实意、不虚伪。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孝"者,老为根,子为芽,和合为孝。寓意老与子,互生,不可分,代代延续成为生命的永恒。上行下效”之生命的接力,以致无穷。中国文明为什么没有中断,原因就是一个“孝”字。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孝字是老子的代称,是老子智慧代代延续的表象,是昆仑文明连绵不断的奥秘,这也就是中国自古崇尚一个“孝”字的根本内涵。孝字拆开是土人子,寓意人生在世应当以孝当先,是男儿生于天地间,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尽孝,至于不管官做多大,钱再多,不孝道一切归零。中华文明五千年,文明孝道尽口传,古有王祥卧冰为尽孝,闵损头顶修书留继母尽孝,王华卖身葬父为尽孝,古有二十四孝。百善孝为先,就是说在所有的美德当中,孝就是最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孝乃社会和谐之源,无孝难有天下和谐。孝道,是血缘亲情之伦理,它具有永恒性,并能延伸到整个社会。孝乃德之本。孝,是形成其他品德的起点与情感基础。孝育,是爱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

"兴",起也。形象两手或四手共同抬举物体的形状。其中加“口”者,当是一人喊口令众人齐用力的会意。举办,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盛、兴旺、兴隆、复兴。国兴家兴人丁兴,族旺业旺社稷旺。兴祖字盛卿,喻意我族五公六卿世代后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