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坏女孩莫妮卡》:青春之火,无休止地燃烧

作者:曾念群
《坏女孩莫妮卡》:青春之火,无休止地燃烧

照片 莫妮卡坏女孩

在特雷弗1959年的电影《四百次罢工》中,两名逃学的青少年在电影院前偷走了一张十几岁女孩的海报,海报显示莫妮卡在伯格曼的电影《坏女孩莫妮卡》中残酷地成长。那一年,后来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的特雷弗,以一种令人遗憾的青春仪式向电影的前身伯格曼致以永恒的敬意。两位世界级的电影大师,让在光影的世界里完成了一个精神的音符。

在2018年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褒曼诞辰一百周年,该电影节推出了"褒曼诞辰100周年"模块,褒曼的14部经典作品得以与中国影迷展开恋情。这14部作品中的每部都可以追溯到伯格曼的1950年代和1980年代,每部作品都是伯格曼世界电影摄影的宝库,包括1953年的"坏女孩莫妮卡"。

我更喜欢《与莫妮卡同夏》的另一个译本,它不如现在商定的《坏女孩莫妮卡》的译本那么迷人和有影响力,但与故事本身更相关。《坏女孩莫妮卡》的翻译聚焦于莫妮卡,似乎做出了道德判断,而《与莫妮卡同夏》则是一个平行的故事,除了莫妮卡,她显然有一个重要的视角,演员哈利。

《坏女孩莫妮卡》讲述了一对离家出走的年轻恋人,驾驶小艇私奔到这个世界的故事。放下所有的束缚和束缚,和自己的爱情走向一次不计后果的漂流之旅,这就是有多少女孩子不敢期待的童话故事。尽管旅途中充满了饥饿和怀孕,但与莫妮卡在一起的夏天一定是哈利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当时,莫妮卡17岁,她生机勃勃、狂野的光芒几乎覆盖了一切,以至于一代粉丝都倒在了莫妮卡的石榴裙下,忘记了哪个普通的男孩哈利,正在遭受欢乐背后的悲伤。

伯格曼可能是第一位通过电影探索人与社会关系的电影制作人,而电影的后半部分是一次道德审视。莫妮卡对女儿的漠不关心,对婚后生活的不满,任性和不忠,她的离去和定居,并非没有当代潘金莲的意义。然而,伯格曼并没有简单地扮演一个道德法官的角色,而是将角色的调色板放在社会和家庭的背景下,让年轻的生命在一瞬间释放自己,然后不得不落入社会现实的南墙之下。归根结底,伯格曼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黑暗童话,他审视道德,但不评判道德,他哀叹生活的乐趣,也向往生命的美好。

《坏女孩莫妮卡》:青春之火,无休止地燃烧

"坏女孩莫妮卡"海报

《坏女孩莫妮卡》是伯格曼14部经典作品中最早的一部,但不是伯格曼的早期作品。伯格曼1953年制作的"女性的期望"和经典的爱情故事"夏日情节"是他创作生涯的第十二部作品,也是他创作生涯的第九年,是他的第12部作品。这一次,伯格曼将电影对演员的挖掘和安排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当然还有饰演莫妮卡的哈里特·安德森的灵性。在电影之外,哈里特几乎带走了莫妮卡角色的所有光芒,但很容易将角色的"坏"留给莫妮卡身后的时代。

莫妮卡的角色丹顿斯与哈里特对伯格曼的多巴胺效应有关。正如哈利和莫妮卡的鲁莽私奔之旅充满了爱情和荷尔蒙的美丽,然后像核粒子一样撞向包括特雷弗在内的青春宇宙一样,这部电影也激发了两位创作者创造的新宇宙。《坏女孩莫妮卡》不仅拉开了伯格曼与哈里特恋情的前奏,也拉开了两人合作的帷幕,《小丑之夜》、《爱情历程》、《夏夜的微笑》、《镜中静》《呼唤与耳语》等杰作相继问世,包括《镜中静谧》《呼唤与耳语》等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伯格曼是电影史上为数不多的横扫所有A类电影奖项的顶级大师之一,而坏女孩莫妮卡虽然没有多少奖杯,但在世界电影史上仍然很重要。影片对生活的启发,尤其是对个人青春生活的启发,足以让他留在世界青年电影的历史上,而它对人物与社会关系的探索也成为了后代的典范。如果伯格曼只是一个二元道德法官,引发的不是探索,而是大团聚的喜悦,那么他将永远不会成为大师,而特雷弗的处女作《四百次打击》中海报盗窃的情节可能会变成一张被毁坏的海报。

在特雷弗开始与伯格曼开启空间对话时,我想除了莫妮卡离开的青春的青春悸动之外,同时也没有与常见的疾病。在特雷弗的半自传《四百次打击》中,少年安东永远无法逃脱现实中的困难,但他最大的阻力只能是逃学,不回家,去一个莫妮卡式的逃生,那就是年轻人心中的火焰。幸运的是,特雷弗的一生并没有消失,在法国新浪潮之父巴赞的指导下,《坏少年安东》最终成长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跻身世界电影史大师之列。

不要小看《四百出击》中这个不起眼的海报偷袭的情节,这显然是一个大师对另一个大师的灵感。好电影应该这样,埋在地里的种子,野火无休止地燃烧,春风重生。

《坏女孩莫妮卡》:青春之火,无休止地燃烧

"四百次点击"的屏幕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