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作者:成都发布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1月18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参加所在的成都代表团会议,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推动成都现代化建设。

进入新发展阶段,成都如何找准历史方位、明晰时代坐标,立足新的发展起点,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当好全省主干、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

……

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来看有你关心的吗

↓↓↓

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

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发改委主任杨羽表示,成都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强化省市区联动,以增强创新策源转化能力为牵引,以西部(成都)科学城、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建设为抓手,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就地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城市力量。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西部(成都)科学城

“成都将持续做优做强城市新区创新策源转化等核心功能,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杨羽表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承载国家赋能,聚焦创新策源转化、国际门户枢纽、新兴产业集聚等核心功能,建强重大功能平台,推动职住平衡。同时,联动成都经开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淮州新城,带动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区争先进位,提升人口经济承载能力,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增长极。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杨羽表示,在做大做强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加快推进矢量光场、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在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加快创建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用好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已有平台资源,推动相关领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孵化;加快布局面向企业的仿真设计、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平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有力推动成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建圈强链。

加快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

保持工业增速高于GDP增速

持续提升工业经济占比

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经信局局长王凯透露,成都市经信局将以“制造强省”先行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在策略上突出规模质量同步提升,保持工业增速高于GDP增速,持续提升工业经济占比,力争“十四五”末达到25%以上。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成都高新区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这是成都工业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王凯表示,成都市经信局将发挥产业、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加速集群成链,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标杆产业。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比如在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方面,构建“研制在成都、应用在市州、绿电返成都”的模式,打造“绿氢之都”,夯实“氢能第四城”地位。在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大力发展晶硅光伏、薄膜光伏,建设千亿级的全国光伏产业基地;持续做强核电水电、油气钻采等能源装备,共建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先进储能,推进“新能源+储能”等示范应用,建设“西部存储谷”。

在发展清洁能源应用产业方面,同步发展重点产品和重点材料,打造千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探索构建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机制、平台和产业体系,同时引进新品牌新产品,构建以整车为牵引的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

大力实施“五联”智慧城市建设

迭代升级“智慧锦江”城市大脑

“超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需要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锦江区委书记陈志勇说。

当前,四川省委提出要建设智慧治理中心,打造“城市大脑”,成都正加快推进“智慧蓉城”建设。陈志勇表示,锦江区实施“三四一”网格化智慧治理体系改革,大力提升基层综合治理能力。比如,在“11.2”疫情防控中,运用信息系统将9类重点人员信息向街道自动推送,增设413个智能摄像头实现重要点位实时监控和可视化调度,初步实现用大数据找到人,用大系统管住人,用大平台守好门。同时,建立24小时“线上+线下”诉求收集渠道,解决特殊群体的困难和问题,提供贴心暖心服务。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太古里商圈

陈志勇谈到,四川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把数字牵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激活新要素,推进新治理。就锦江区来说,目前正在从城市发展全局和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谋划,大力实施“五联”智慧城市建设,迭代升级“智慧锦江”城市大脑。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动成都乃至四川的‘双碳’工作。”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黄玉蛟说,目前,城市发展多是占用土地来实现高楼建设,这样就减少了绿植种植面积。据数据测算,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3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3.04公斤氧气。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鹿溪智谷

他建议,充分运用楼房楼顶种植绿化,对于未来新建楼房的楼顶,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将“楼顶碳中和项目”规划其中。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标准及要求,要求开发商设计的同时报批政府部门,审批通过后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对于已建成的楼房楼顶,可以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在满足消防、防水、楼房结构安全等前提下,经政府审批通过后进行改造。建议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有序推进改造,并给予一定资金补贴,鼓励业主或物业公司对楼顶进行改造。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二环高架桥

成都蛟龙港海滨城购物中心在房顶建有约2万平方米(约30亩)的天空绿道,引进56种树木,共计约3000棵,打造了多个植物园及科普园。“这种让钢筋混凝土与自然完美结合起来的建筑形式,适用于住宅楼盘和商业楼盘,可在楼房楼顶上实现‘碳汇造林’,使环境更加绿色环保,并且就近给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他认为,该案例可视为未来成都实现节约土地资源以及碳中和的“试验田”探索。

创新流域治理模式

推进岷江流域蓝网建设

“在岷江流域推进蓝网建设,也是实现‘两山’转化的创新性探索。”四川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秘书长杨志萍告诉记者。今年,她将关于推进岷江流域蓝网建设的建议,带上了政协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杨志萍建议,创新治理新模式,要以流域为抓手,依托河湖水系脉络和岸线,谋划滨水空间,营造“青山绿道蓝网”城市氛围,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质转换。同时,搭建蓝网建设顶层体系框架,从政府层面形成约束和保障,确保蓝网建设推进快速有序。在后期管护上,结合河长制,将蓝网建设项目管护纳入河长工作职责,确保跨流域项目效益的长效发挥。

用科技赋能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在成都打造碳中和的“试验田”……四川省“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成都发展

锦江河畔

蓝网建设面宽量广,与河道、水利及岸上项目等片区综合发展密不可分。杨志萍建议,应以“一盘棋”的思路加快推进总体规划,共建、共治、共享优化蓝网空间,建设文化休闲慢道、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等,促进水、产、域共治。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钟茜妮 邹悦 彭祥萍

部分图据成都极美小分队

成都发布资料图、天府发布、成都高新等

成都发布编辑 | 孟孃

扫码进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