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作者:拂晓哨位

编发:拂晓哨位(fxsw2021)

资料来源:《新四军四师大事记》 推荐:王皇义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编者按

军事家彭雪枫举世闻名,他是抗战时期我军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时任新四军师师长的他,和他的战友们在党的领导下,是如何创建这支英雄劲旅的?21集团军组织编写的《新四军四师大事记》,正是对彭雪枫们的历史功勋的真实写照。现将“前言”“结束语”转载于后,与读者分享。

新四军第四师大事记(1938年1月至1945年11月)

前言

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华的序幕。1937年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国难深重,大敌当前,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于“七.七”事变之第二日即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号召,推动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迫使蒋介石不得不放弃长期奉行的对日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根据国共两党所达成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中国南方八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亦于1937年12月完成整编。新四军的诞生,使我党所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取得了参加抗日的合法地位,完成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任务的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共赴国难的伟大胸怀,也表现了红军游击队战士高度的政治觉悟与爱国主义精神。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彭雪枫、张震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300余人于1938年9月30日从竹沟出发,挺进豫东。

日本侵略者于7月相继占领北平、天津之后,为实现其“三个月对华战争”和“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方针,即兵分三路沿平汉、津浦、平绥交通干线向华北各省进攻。国民党军队虽然作了一些抵抗,有些部队还打得很英勇,但由于国民党当局执行着一条片面的抗战路线和消极的战略方针,因此,造成了正面战场的全线溃退,在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华北六省大部国土沦于敌手。国民党长期经营的大陆东南防区,在日寇进攻之下,11月沪、杭沦陷,12月南京失守,整个长江下游国民党防线迅速被摧毁。日寇侵略气焰更为嚣张,旋即分兵渡江北上,配合华北南下之日寇,南北对进,企图打通津浦全线,使南北战场连接起来,进而入侵中原,攻占华中,完成对我广大国土的占领。1937年底,军事形势日益恶化,日寇进攻矛头,指向中原腹地。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1939年9月1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图为大会代表合影

新四军第四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祖国半壁河山沦陷,侵略矛头直指华中腹地的严重形势下,由中共河南省委在豫南确山县竹沟镇组建的一部分武装和豫皖苏三省边界党组织发动和组建的抗日游击队相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壮大起来的。尔后,这支部队又和八路军一部及党在津浦路东所组建的武装相会合,组成了新四军第四师。它是一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一支游击部队成长为坚持华中抗战,驰骋于豫皖苏三省边界和淮北敌后的劲旅。这支部队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消灭了大量敌人,牵制了日寇大量兵力,解放了广大国土,拯救了敌后人民,建立起豫皖苏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越的功勋。这支部队主要的创建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将领彭雪枫、黄克诚、邓子恢、张爱萍、韦国清、刘瑞龙、张震、肖望东和一批红军干部,还有豫皖苏与淮北地区党的领导人刘子久、吴芝圃等同志,他们为这支部队的创建与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1941年冬,新四军部分领导人在淮北泗县新行圩子合影。陈毅、彭雪枫、张爱萍、张震寰和机要人员。

新四军第四师长期战斗于豫皖苏边区和淮北地区,经常面临着敌、伪、顽交织不断地“扫荡”与进攻。这支组建不久的部队为坚决完成党所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进行了激烈而复杂的斗争。它既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也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它既积累了丰富的争取与斗争的胜利经验,也有着一时的曾经遭受挫折的教训。这些用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经验与教训,是中国革命战争历史宝库中一部分极其宝贵的财产。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新四军游击支队、新四军六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黄克诚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中共淮北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政治委员邓子恢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中共豫皖苏区党委书记,中共淮北区党委副书记刘子久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中共豫皖工委书记、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旅长、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新四军游击支队副司令员、中共豫皖苏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吴芝圃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旅长、第九旅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韦国清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新四军游击支队、新四军第六支队、八路军第四纵队、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张震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新四军游击支队、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中国豫皖苏区党委副书记、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行政公署主任刘瑞龙

结束语

新四军第四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八年英勇斗争,走过了一条光辉而又曲折的道路,终于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新四军第四师的前身是由党中央派遣的以彭雪枫同志为首的一批红军老干部,同豫皖苏边界地区及皖东北地区的党组织相结合,放手发动群众而组建起来的抗日游击队。它没有以长征红军或我南方八省游击队的建制单位作为组建骨干。四师之所以能够从一支新组建的游击部队逐渐发展成为坚持华中抗战的劲旅之一,在激烈复杂的斗争中粉碎日伪无数次的“清剿”与“扫荡”,打退国民党反共派频繁的摩擦与进攻,完成了党所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忠诚地执行了党所制定的一整套方针、路线和政策,坚决地贯彻了党中央和中原局(后为华中局)关于“发展华中,争夺中原”的战略方针。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在四师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既充分发挥了地方武装、人民子弟兵的优势;又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教育、作风养成和制度建设,克服游击习气,大力提高部队军政素质;既充分发挥老干部的领导骨干和传帮带的作用,又重视造就大量新干部,尤其是大力吸收和培养青年知识分子,以新鲜血液源源补充干部队伍,保证这支部队在迅猛发展中,既继承和发扬了我军的光荣传统,又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革命首创精神。

豫皖苏边界和淮北地区,西望豫鄂陕,东控江淮平原,扼津浦、陇海交通大动脉,是我发展华中的西部屏障,争夺中原的前进阵地,又是我华北、华中两大战略地区联接之要冲,乃日伪、顽军与我极力争夺之战略要地,尤其是国民党反共派不遗余力与我反复争夺。四师在它诞生的摇篮里就面临数倍于我的顽军对峙和包围,经历了华中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摩擦斗争。正是在这种极其复杂而艰巨的斗争中,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把自己锻炼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无论在开辟豫皖苏边区,还是在巩固和发展淮北根据地的斗争中,以及后来执行进军津浦路西恢复豫皖苏解放区的战略任务,四师总是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的直接指挥下,华北局,集总的关怀下,得到兄弟部队的大力支援和积极配合,八路军及华北解放区部分部队,新四军一师、二师、三师的部分主力,都曾经配属过四师,并担任了重要的作战任务。特别是豫皖苏边区及淮北地区的广大人民,尽其所有,哺育了自己的子弟兵,为支援革命战争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光荣属于伟大的党,属于伟大的人民!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粉碎国民党的大举进攻,新四军第四师顺利完成新的战略转变,除继续坚持淮北地区津浦两侧的斗争外,主力一部挥师北上,转战山东与苏北,歼灭大量国民党军。解放战争期间,根据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新四军第四师所属各部,统一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原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第十一旅为基础,和兄弟部队一部组成第二十一军;原第四师第十二旅及淮北军区三分区(后为华中军区第八分区)主力一部编入第十八军;原第四师主力一部编成的华中野战军淮北挺进支队编入第三十四军,而后又以一部编入第二十八军;原第四师骑兵团,改装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分别隶属于济南军区和北京军区;原第四师特务团,编入第二十三军;原第四师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雪枫大学),一度编入华东军政大学、解放军总部高级步兵学校,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事学院的组成部分;原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七、八分区(后隶属华中军区)部队之一部,分别编入河南省军区及安徽省军区;原第四师兼淮北军区领导机关与直属分队,分别编入华中军区、华东野战军及第三野战军领导机关,全国解放后成为华东军区(后为南京军区)领导机关之一部。第四师广大干部及第四师原属各部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经受了新的战争烈火的锻炼与考验,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解放祖国,保卫祖国建立了新的功勋。

新四军第四师这支英雄部队的名字和它所建树的光辉业绩,将载入史册,彪炳千秋。

新四军四师的历史功勋

1984年,杨尚昆等领导同志在彭雪枫纪念馆前合影(前排左起:滕海清、张震、杨析宗、杨尚昆、肖望东、赵文浦;二排左二起谭友林、刘玉柱、王光宇、迟浩田、李宣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