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经过双减第一次考试后,我们反而更迷惑到底减了谁的“负”

作者:逍遥天使的妈妈

最近几天,你是否也被各种晒成绩晒奖状的家长,整得有点焦虑失眠?是否也因自己孩子的成绩,患得患失,好了怕退步,不好又发愁为什么没进步?

经过双减第一次考试后,我们反而更迷惑到底减了谁的“负”

“双减”政策出台后,作为一个普通小学生家长,而非教育工作者,我并没有过多关注,心想,政策规定怎样,学校怎么安排,我们尽力配合好就是了。

包括最初课后延时服务开始实行时,尽管家里有人监督和辅导,看大多数都报名了,我们也是毫不犹豫跟着报了。孩子能进步,家长更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然而期末考试后,各大网络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开始晒奖状,晒成绩——隔着屏幕都被晒的各种焦虑,一次期末考试,整出了自己高考时的紧张。

说实话,我自己孩子成绩查出来的时候,我心里失落了一整天。相信表面说着对孩子成绩不在乎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提高后的喜悦,或者下降后的沉重,一点不比别人少。

经过双减第一次考试后,我们反而更迷惑到底减了谁的“负”

我开始纳闷了,“双减”一是减少日常作业负担,二是减少校外培训的负担,在家不必过多辅导作业,不用花过多的钱参加校外培训,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减轻的都应该是一个家庭的负担。

而事实却是,家长们变得更焦虑了。没有家庭作业,有的家长们只能自己找,自己出与课程相应的习题,更劳心劳力;没有小测验,家长们不知道孩子到底对所学课程有没掌握,更患得患失……

这“双减”后第一次考试结束,有些教育工作者还很适时地抛出了,孩子考试差距背后家长的责任,这让家长原本焦虑不堪的心,不得不再次检讨,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出了错……

经过双减第一次考试后,我们反而更迷惑到底减了谁的“负”

以我为例。我只是诸多家长中普通的一个,虽不能代表全部,但初心大抵都一样,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会过得更好。

我有两个孩子,大的女儿小的儿子。从女儿四年级之前,我一直坚持家庭工作两手抓。孩子三年级新转入现在的学校,第二周周一——也就是第一次检查周末作业,我就被老师“教育”了好久。当时做有销售,厂家来讲师做有关产品的培训,老师把电话打了过来,于是我赶紧跟老师打个招呼出来接,老师劈头盖脸一顿说,无非就是没认真检查孩子作业之类。

经过双减第一次考试后,我们反而更迷惑到底减了谁的“负”

之所以翻出这种陈年旧事来说,并不是有意说老师哪里不对,孩子出问题,家长肯定是有责任的。那次就是,我确实没有逐一核对检查孩子的作业,孩子说完成了,我大概看了一下,确实完成了。

当时解释,说孩子基本不会撒谎,可能她记作业少记了两项,因为之前的老师会直接把作业发微信群里,孩子自己没记过。可老师认定,“是个孩子就会撒谎”,断断续续又打了三个电话,让我去把孩子领走。现在想想,也许当时老师只是当着孩子的面,打这种电话“震慑”一下。可自己确实也被“震慑”住了,还听什么培训,一心只是以后还怎么检查孩子的作业……

后来儿子也开始上一年级,年底新冠疫情爆发,看别的家长,比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下的工夫多太多,我便全职在家了。

由于疫情孩子们将近半年没有线下上课,我们也没有正规的网课,负责任的老师会在微信群发一下相关视频,有的老师只是把一天该学的内容总结发一下。所幸,开学不到一个月,期中考试,两个孩子都没有任何退步,女儿数学还进步了不少。

孩子爸爸从不看我的手机,由于大数据的推送,他说我上面的内容都是学习的,他看不来……

经过双减第一次考试后,我们反而更迷惑到底减了谁的“负”

所以,对于已经尽心尽力的家长,制造焦虑的文章,其实没必要再看更多。而平时不太关注孩子的,即使再多规劝和激励,他也看不到。

学习成绩关键的点,家长真的能决定吗?

还是更倾向于另一种说法,“让家庭教育回归家庭,学校教育回归学校”。

经过双减第一次考试后,我们反而更迷惑到底减了谁的“负”

随着“双减”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再一次被划重点。然而,孩子学习成绩好不好,真的是家庭教育能决定的吗?

老家堂弟的儿子,和我的女儿同岁,自从入了一年级,弟妹也成了鸡娃大军中,比较慌的一批。之所以慌,是因为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虽然经济条件一般,但各种辅导班也上了,孩子的成绩始终垫底。

堂弟上学时,也是被诸多同学嘲笑的一个,成绩差,认真学,但学不会。后来找了媳妇儿,弟妹文化也不高。两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倒也把日子过了起来。

堂弟夫妻文化程度不高,但也不傻,在现在这样社会的教育理念下,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被老师偏爱,将来到社会能出人头地,比自己活的轻松。

可以说,每一位家长盼孩子成绩好,能考进好大学的愿望,比任何一位老师都强烈。

但他们不是老师,学习上的忙,他们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一位家长都是凡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缺陷,与其让他们为孩子的成绩焦虑,不如让孩子学习和体谅他们的勤劳和踏实。

有的老师曾把家庭教育比作孩子一生的根基,但有的孩子可能绚烂盛开,有的孩子可能只是无花果,不开花,不一定是根基坏了。而成绩好坏,我们只是看到了一时。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的同盟军,他们相辅相成,却又是两回事。两者各尽其职,而不相互推诿,便是皆大欢喜。

家庭教育中,往小了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往大了说,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努力学习,是为了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实现自己的价值,让身边人,让社会,能够因他的存在而更幸福,更美好。而不是,为了将来找更好更轻松的工作,挣更多的钱……这样,即使孩子学习成绩平平,将来做一份普通的,甚至不起眼的工作,至少也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经过双减第一次考试后,我们反而更迷惑到底减了谁的“负”

这个方向错了,各种高智商,高科技的犯罪,仍然会层出不穷……

相信,这才是“双减”的本意,才是“家庭教育”的本意。

毕竟,有了一个个善良上进,勤劳踏实的人,才会有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文中仅为个人观点,欢迎热心的网友们在评论区各抒己见[比心][比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