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晚,解放军二野、三野及四野一部百万大军在由刘伯承(二野司令)、邓小平(二野政委)、陈毅(三野司令)、粟裕(三野副司令)、谭震林(三野副政治委员)组成的总前委的指挥下发起了渡江战役;国民党部署在宜昌至上海之间1800余公里长江防线上的蒋介石嫡系汤恩伯集团(75个师45万人)和桂系白崇禧集团(40个师25万人)共计115个师70万大军被摧枯拉朽般的击溃,拉开了解放江南大地的序幕。

4月23日,第三野战军所属的35军在军长吴化文的指挥下率先攻占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总统府,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蒋家王朝彻底覆灭。
吴化文,字绍周,1904年生人,祖籍山东掖县,8岁随父母迁居安徽省蒙城县;在混乱黑暗的民国时期,他一生四易其主,先后追随过军阀冯玉祥、韩复榘,汉奸汪精卫,还有民国统治者蒋介石。
自1920年投奔冯玉祥参军开始,到1948年8月济南战役战场起义,他先后当过冯玉祥部的师参谋长,韩复榘第三路军的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汪伪政府第三方面军上将司令,蒋介石的新编第五路军中将司令,整编八十四师师长、整编96军军长。
1948年8月的济南战役中,率领96军战场起义,给了防守济南城的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致命一击,加速了上将许世友解放济南城的进程,后其所部96军被改编为解放军第35军,并将鲁中南纵队合并纳入了其中,吴化文任35军军长。
之后,他率领35军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杭州、浦口、浦镇、江浦等国民党重兵防守的大城市;为解放新中国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其所率领的35军104师315团3营第一个攻入了南京总统府,将红旗插到了总统府顶,成为他人生履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后,35军被裁撤,吴化文也由杭州警备司令转任地方,先后出任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厅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病逝,享年58岁。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作为起义将领的吴化文虽然为民族独立血染疆场,为新中国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立下了赫赫战功,并在建国后屡任要职;
但却遭遇了人民群众数次请愿要求处死他的尴尬局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有何“历史债务”,致使民众如此痛恨于他?
这一切还要从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再次掀起反攻浪潮后说起。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吴化文跟随韩复榘在山东境内数次与日军血战,1938年1月韩复榘被蒋介石处决后,吴化文的手枪旅也被蒋介石改编为独立第28旅,后又扩编为新编第4师,在山东境内独立抗战,尤其是1939年日军“五一大扫荡”时,吴化文率领第4师在临朐与敌鏖战数日,从他这一阶段的履历来看,绝对是一名战功赫赫的抗日名将,
但此后他就完全走了反路,沦为了一名“统一战线破坏者”、“摩擦专家”,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动派”、“汉奸”。
1939年,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吴化文遵从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的沈鸿烈的指示,
积极推行蒋介石“防共、限共、反共、剿共”的内战政策,在山东敌后抗日战场上,对中共党员、亲近八路军的抗日群众及其家属进行了疯狂的屠杀,还有那些缴不起军粮的普通群众也肆意残杀,造成民不聊生悲惨局面,
1943年,授军统老板戴笠的密令投靠汪精卫,被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任命为日伪被第三方面军上将总司令后,
多次入侵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伙同日军烧杀掳掠,制造了惨无人道的“无人区”,民众对其是深恶痛绝的。
因此建国后,尽管吴化文已经醒悟,改邪归正 ,但民众的记忆是深刻的,吴化文对他们造成伤害仍然深深的烙在骨子里,所以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他们才数次请愿要求将吴化文进行处决。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