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作者:近史说

这世上有着无数一掷千金的富人和一贫如洗的穷人,富人钱生钱越来越富,穷人只能想方设法地做些工作维持生活,由此两极分化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但是无论是生活在金字塔尖的有钱人又或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百姓,只要凭着自己的双手挣钱就无需自卑,职业不分贵贱,没有哪种工作可以称得上高尚,也没有哪种职业称得上低贱,说来说去都不过是谋生的手段而已。

但是有一种职业广受诟病,不只是它的工作性质所致,还因为它的要价,这个工作便是“长江捞尸人”。

打捞水中尸体,被世人视为“晦气”

“长江捞尸人”顾名思义就是打捞由于种种原因而在长江丧生的人的尸体,尸体被认领以后,捞尸人以此得到薪酬,他们把这当成一份职业,以此谋生。

无论是为了钱财还是为了什么,捞尸人最终还是让那些丧生在水中的人与家人“团聚”,入土为安,最起码了结了活着的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念想。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按理说这一份职业即使有一定的特殊性也理应被世人尊重,即使不被包容和理解也不应被人唾弃,但是捞尸人却被人视为晦气,不幸,也惨遭人们嫌弃。

可能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为何好端端的要去选择这样一个“惊悚”的职业,有手有脚做其他任何一份工作似乎都更要体面,也更加安心。

只是对于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他们大多生活在海边,生活贫苦,又没有其他技能,迫于无奈才选择干这样的工作。

虽然不被别人理解和包容,捞尸人们还是天不亮就出发,驶着一艘小船在水面上飘荡,来来回回地找寻着水下是否有他们的“目标”。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能干这样一份工作的人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因为在水里泡久了的尸体在外形上发生些许变化,不止身体被水泡得发白肿胀,面部严重变形,而且时间长了身体也会发出臭味,若是一见到这些就直接吓破了胆,怕是难以“担此重任”。

正是如此,这个行业也有一些忌讳和辟邪的习俗,毕竟每天和死人打交道,该遵守的还是要老老实实遵守。

例如用来打捞尸体的工具不能再用来捕鱼或者其他用途;打捞尸体时,一定要站得高,不能让尸体超过自己的头顶,同时也不能让尸体看到自己的正脸等等。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不管是真是假都能看出捞尸人承受着多么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外部压力,但他们依旧坚持在这份工作岗位上,或许已经不只是为了钱财那么简单。

挟尸要价,备受舆论攻击

捞尸人这个职业可以追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干这个的都是住在海边以打渔为生的渔民,他们打捞到尸体以后不要钱,只要土特产,碰上大户人家,看他们如此艰辛,可能会给一些钱财。

后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谋生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干这行的人也就越来越少,只有少数年长的人还撑着船在水面上坚守着。

捞尸人这个职业真正被人们注意到还是在2009年,在湖北省荆州长江边上,有三名大学生因为救两名溺水儿童而不幸身亡。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为救两个小孩被淹死的三位大学生)

这三名大学生的英雄事迹被媒体竞相报道,人们也被这三个大学生的英勇行为而深深感动,正是因为大家都被他们舍身救人的行为深深触动,所以在知道捞尸人索取大额捞尸价格后怒不可遏,才一度将这个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

因为水流湍急,在警方到达出事地点之后,三名大学生的尸体已经不知道被冲向何处,虽然派出了大量人手进行搜救,但是由于对地势不熟悉,所以一番努力过后也是无功而返,无奈警方只能求助于居住在附近的打捞尸体的渔民。

他们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比起如同无头苍蝇四处乱撞的警察,他们的操作熟练而又有条不紊。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经过一番搜寻,很快三名大学生的尸体便被找到被打捞起来,但是捞尸人们却要求家属支付3.6万人民币才允许他们带走尸体。

虽然觉得他们要价过高,但是爱子心切的家长哪有心思顾及这些,他们一心只想带回自己的孩子,好好安葬,于是按照捞尸人的要求向他们支付了3.6万。

这件事很快便被媒体报道出去被大众得知,一时间网上遍布了对捞尸人的骂声,“挟尸要价”“发死人财”“为了钱不择手段”,说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大众认为这三名大学生是为救人而死,是英雄,捞尸人出于道德规范也不能收取家属的钱,况且还收了3.6万,未免吃相太难看,这些人就是吃准了家属一定会把钱交给他们所以才故意抬高价格。

一时间这一话题越炒越热,口诛笔伐,捞尸人这一职业备受舆论攻击。甚至有人提出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制度对他们漫天要价的行为进行约束,进行合理定价,但是由于捞尸人是自发组织而成,并不像公司、企业有相关许可证,所以很难进行约束。

在这些质疑和谩骂中,大众都是以一种事外人的角度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捞尸人,却未曾换一种角度去体会捞尸人的不易。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他们不是冷血动物,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大众也不能因为捞尸要钱这一件事就去否定他们的善良和良知,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在未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前便不分青红皂白的进行谩骂、指责,未免过于偏激。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没有真正参与到这份工作当中,我想或许我们都没有资格去评价这件事到底是对还是错。

高危行业,处于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地带

对于我们这些外行人来说,我们可能永远也体会不到这些人的经历,他们一生都在和“变形”“扭曲”的死人打交道,无论尸体是否腐烂、是否发臭,他们都要坚持着从水中打捞上来。

大众只看到3.6万的漫天要价,却没看到他们的实际收入以及这份职业所带给他们的危害。

在打捞尸体的过程当中,捞尸人和尸体直接接触,因为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先不谈外观上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及心理压力,尸臭就令人难以忍受,而尸臭染到身上之后就很难清洗干净,花几天才能洗掉。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不仅如此,水下堆积大量的污物,尸体上也会沾染许多有害物质,这些都会对捞尸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为水上工作意外丛生,危险系数高,再加上职业的特殊性,所以“捞尸人”这一职业被称为“高危工作”,连保险公司都不愿意出售保险给他们。

另外,在大众看来“高薪”的他们实际上收入并不高,一方面除去人工的劳动成本,还有渔船的消耗成本,无论是渔船的维修、驾驶所需的汽油都需要花费。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况且并不是每次打捞都有所收获,由于水流会改变尸体的方位,所以只能一遍一遍地搜索,当然他们也有找不到的时候,这时候花费的人力物力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而且他们并不是单个人打捞,而是在团队的合作和组织下进行工作,到了夏季,他们一个夏天要打捞至少四十次,更多的甚至一天捞起过13个人,即使这样,在利润分摊的情况下,每个人得到的利润并不可观。

在海上搜救队一些官方组织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一行业存在的合理性,即使“捞尸人”这一行业存在许多弊端,但它依旧有存在的必要。

它不仅作为打捞尸体的组织存在,它也是一个海上救人的组织,在碰到有人轻生或者不幸落水,他们也会施以援手,救人于危难之中。

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和法律规范机制,所以“捞尸人”这一职业仍然处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地带,要想“捞尸人”这个职业真正被人们所接受,减少这一职业的争议,还是需要政府出面,而不是仅用道德要求去约束和管制。

长江捞尸人:一人3.6万元,一天最多救13人,尸臭好几天才能洗掉

由于这一职业特殊,所以我们站在我们的角度和立场上排斥、指责、厌恶、介意,但从未考虑过这一特殊职业的当事人所遭受怎样的外部压力,身上的尸臭让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社交,生活,所有人都在厌弃着他们,而忘了他们也不过只是被生活所迫的普通人。

社会的不认可、大众的不理解,种种质疑,对他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煎熬,但他们能做什么呢?驳斥?反抗?一切在大众的责骂面前都是那么无力,他们能做的只有沉默,默默打捞尸体,默默救下在水中挣扎的人。

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这一职业延续到现在也一定有它延续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无须斥责和打击任何职业,只要是通过双手劳动所得让家人温饱就值得赞扬和敬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