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降临汶川,8级的大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力让汶川瞬间就变成了一片废墟。
就在我们正集全国之力救援灾区时,世界各国也纷纷施以援手。
不少国家送来了千万甚至上亿的物资,其中,一个捐款数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就是莫桑比克捐助的4万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在一堆巨额捐款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西方各国嘲笑起莫桑比克:连这点钱也好意思拿出手?
不过莫桑比克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连这四万元,都是他们从牙缝中省出来的。
礼轻情意重,莫桑比克的这份心意,我们一直铭记在心。
在此之后,大陆更是加大了对莫桑比克的援助力度,促进了当地经济迅速发展,不少国家都十分羡慕。
艰难发展的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是一个临海国家,不过海洋却没有为他们带来福利,反而让葡萄牙侵略者从海岸线登陆,将莫桑比克据为己有。
经过长达四个世纪的斗争,当地人民才赶跑了侵略者,赢得了独立。
就在人们以为能够迎来和平的时候,莫桑比克却又陷入了内战深渊。将近20年的持续战乱,拖垮了这个新生的国家,也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直到1990年,“莫解阵党”和“抵运党”才在国际社会的调解下,开始了和平谈判。并在四年后成功举行大选。至此,莫桑比克才摆脱了战乱,开始了和平发展。
只不过,由于常年的战争让莫桑比克的工农业没有喘息的机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经济发展缓慢。
莫桑比克人民的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按理说,莫桑比克的耕种条件并不差,气候适合作物生长,已开发的可耕地面积就有600万公顷,国内还有3000多万的人口,发展农业也不至于如此贫困。
实际上,莫桑比克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灾害,极端的气候使农业变得更加脆弱,这个小国愈发岌岌可危。
2021年,莫桑比克遭到了热带气旋的袭击。
在气旋经过时带来了极端天气,房屋屋顶被狂风吹走,连树木都被连根拔起,农田里的作物更是东倒西歪地倒了一大片。
莫桑比克还接连遭遇了好几天强降雨,低洼地区被洪水淹没,数千名百姓家园被毁,流离失所。
在莫桑比克,这种类型的气旋并不罕见。早在2019年,就有强热带气旋登陆了莫桑比克中北部地区,造成了上百万人被迫远离家园。
农业是莫桑比克的经济支柱,但是由于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往往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长此以往,莫桑比克的经济也就难以增长。
除了农业,莫桑比克的另一个支柱产业就是旅游业。莫桑比克政府大力推广“海滩和丛林”的旅游产品,以“游客能够同时体验海滩和丛林”为噱头,吸引了不少人。
但是莫桑比克经常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从2017年起,当地就有恐怖组织伊斯兰发动武装袭击活动。到了2020年4月,52名来自该村的青年被恐怖组织残忍杀害,这件事在当地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当地政府呼吁年轻人要抵制伊斯兰组织,并希望他们能够参与到同伊斯兰组织斗争的队伍中。
在平时要提高安全意识,不要一个人单独行动,避免去往恐怖袭击频繁发生的地区,如果需要帮助就及时联系大使馆。
除了恐怖袭击,莫桑比克境内的治安本身就比较混乱。
由于莫桑比克的经济恶化,失业率居高不下。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无业游民,这直接导致抢劫、盗窃等刑事案件不断发生。
一名居住在莫桑比克的中国公民,就遭遇过入室抢劫,万幸只是损失了部分钱财,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莫桑比克的社会治安状况恐怕都难以好转。
由此可见,莫桑比克发生的天灾人祸都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莫桑比克不仅收入不高,还欠了大量的外债。该国的公共债务一度接近全国GDP总量的110%。这巨大的财政赤字使莫桑比克政府不堪重负。
据相关数据统计,莫桑比克当时的人均GDP只有476美元。
而全球最低的规定水平是600美元,这就意味着莫桑比克的人均收入连最低水平都无法达到。
然而,这个连自己居民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国家,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选择了倾囊相助。
举全国之力援助中国
2008年,是所有中国人记忆深刻的一年。在这一年,我们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还经历了震级高达8级的汶川大地震。汶川地震的这场浩劫,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国际上不少国家都给中国送来了捐款,希望能够帮助中国度过这个难关。
其中,有大气如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国家,为中国抗震救灾送来了高达5000万美元的现金和1000万美元的物资,折合成人民币达到4.2亿美元。
也有不少小国也给中国捐了款,中国的好兄弟巴基斯坦,将全国的帐篷都送到了中国,连战备的帐篷都没落下。
而在他们其中,莫桑比克的举动也使无数的国人感动落泪,因为莫桑比克也给中国捐了4万元。
这4万元,甚至还不到有些国家捐款的零头。当时西方国家还阴阳怪气地说:“这点儿钱,还没干什么就花完了。”
不过,中国人民也知道,这四万元,莫桑比克已经尽力了。当时的莫桑比克也是穷得叮当响。
2008年的莫桑比克,人均日收入还不到2块钱,不少人连吃饭都无法得到保证。
他们国家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处于生活极度贫困状态,生活水平甚至还不如我们国家的一些贫困地区。
曾经还有一则关于该国的趣闻:
据传在莫桑比克最穷的时候,总统想要去联合国寻求国际支援,却因经济拮据付不起路费而作罢。
虽然这件事的真实性还没有得到证实,但是能有这样的传闻,也可以看得出莫桑比克有多么贫困了。
当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后,莫桑比克政府第一时间就展开了募捐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当时,莫桑比克的人民踊跃捐款,稍微富裕一些的人会多捐一些,而不少人没有那么多钱,就10分、20分的捐。
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莫桑比克政府从各个省份一共筹得了四万元。
在莫桑比克人眼中,这是一笔巨款了,这足够支撑他们一个家庭用很久。
虽然数量不算多,不过每一分钱都凝聚了莫桑比克人民的汗水和他们想要援助中国的心意,这才是最宝贵的。
莫桑比克倾尽全国之力帮助中国,中国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好朋友。
中国也在莫桑比克的发展上,从多方面进行支援,让当初嘲讽莫桑比克的国家都眼红不已。
中方回报令他人羡慕
中国从汶川大地震的困境中走出后,就一直回报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国家,莫桑比克自然也在其中。
其实,早在莫桑比克独立后不久,就与大陆建立了外交关系。
建交后,中莫两国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2005年之前,中国还多次免除莫桑比克对华债务,这也是为何莫桑比克会举国帮助大陆的原因之一。
莫桑比克还向中国派遣了数十名留学生,而这些莫桑比克学生,都能得到由中方提供的一笔奖学金。以保证他们能够顺利在中国学习更多的知识,学成之后能够回国建设家乡。
莫桑比克的大部分居民都以务农为生,中国打算从农业入手来帮助莫桑比克。
于是“万宝”项目就在莫桑比克启动了,要知道,中国从未在非洲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水稻种植项目投入。
在当时,“万宝”项目就是中方授予莫桑比克的“渔”。
这个项目由中国投资、中方提供专业人员管理。
具体措施是当地政府拨给农户土地,万宝教给农户先进的种植技术,粮食丰收后由万宝垫资并提供大型机械来收割,最后再将稻谷卖给万宝公司进行加工销售。
实现了种植、存储、加工、销售一体化进程,让当地农户真正从中受益。
提起“万宝”,当地的农户就止不住话匣子。
据他们所说,以前不懂种稻,完全是靠天吃饭。
自从加入了万宝,学习了中国的水稻种植技术,粮食的产量不断增加,收入也比之前增长了不少。
不仅如此,合作种植的稻田,也能够很好地抵御当地的自然灾害。
之前遇到极端天气,经常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农户辛苦了一季都没有任何收益。现在,万宝总能保障他们的收益。
与此同时,中方不断将国内的先进种植技术引进莫桑比克,以帮助当地完成农业现代化。
中铁十二局还突破创新,帮助当地农户从单一的水稻产业链延伸成多种产业链同时发展的多元化经营。
“万宝”项目给莫桑比克最直接的利益就是避免当地居民因粮食短缺而挨饿,实现了粮食安全。放眼未来,“万宝”带来的收益远远还没有止步于此。
每当莫桑比克遭受各种灾害时,中方也是积极援助。
2019年,莫桑比克在强热带气旋的影响下,海岸线沿岸地区受灾严重,大量农作物受损,受灾人数达到数百万。
事件发生后,中方救援队紧急出动,为莫桑比克带去了大量的物资。
中国医务人员积极进行医疗援助,救治了3000多名患者,当地居民感激地称“中国救援队的到来减轻了我们的痛苦。”
由于灾难过后容易爆发疾病,中国救援队提醒当地政府进行消杀工作,中国队员也会每天去避难所消毒。莫桑比克全国上下都对中国的及时援助心怀万分感激。
而在莫桑比克遭受恐怖袭击时,中国也是迅速反应,为莫桑比克提供粮食和医药用品等物资,并运送到受灾地区。
不仅如此,中国还组建了一支专门援助莫桑比克的医疗团队,去往当地的医院进行专业的医疗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在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治方面做的更加完善。
从2017年开始,大陆针对莫桑比克的医疗技术帮带行动就没有中断过。
而中国对于莫桑比克的援助,并没有就此停下。
2018年,在莫桑比克的首都,一座跨海大桥拔地而起,连接了海湾两岸,从此天堑变通途。
这就是由中国路桥公司承建、历经了5年才完工的马普托跨海大桥。
在中国路桥公司到来之前,海湾两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北岸的马普托是莫桑比克的首都,因此商业区高楼林立,居民区、工业区房屋鳞次栉比,常住人口也超过了200万。
而南岸的卡腾贝地区,则是一派乡村景象,到处都是农田,人口只有两万多,生活设施也不齐全。
当时,卡腾贝地区的居民想要去往马普托,就要绕道130多公里,驾车四个小时才能到达。
即使选择搭乘轮渡,也要等上将近两个小时才能上船,而且费用很高。
卡腾贝的老百姓不满地说“去城里打工的钱全交了路费”。
中国施工队到来之后,并没有选择埋头苦干,而是决定为莫桑比克培养出技术人员。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项目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于是中国公司从当地居民中选择,为当地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
中国施工队还定期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了焊工、司机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就业。
中国公司还给当地员工培训保险、理财等知识,不少人都改变了“有钱就花”的想法。
莫尔加多就是在中国施工队来了之后,应聘成为了大桥上的一名司机。
在此之前,他们一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全家的收入来源就是依靠父母在路边卖木薯粉。
而这微薄的工资无力支撑全家的开销,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人挤在漏风的茅草屋里。
有了工作之后,莫尔加多有了稳定的收入,他还攒下了不少钱。用这些钱盖了新房子,年迈的父母也不用再起早贪黑,他们家也成了村里羡慕的对象。
莫尔加多说,自从中国公司来到这里,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好了。
在大桥施工期间,中国公司还在卡腾贝建立了优质社区,帮助居民通水通电。还建设了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让卡腾贝这边的老百姓再也不用因为看病而跑到对岸了。
随着大桥的竣工,马普托与卡腾贝被连接起来,想去对岸再也不用绕远路,通过跨海大桥就可以直达,而且只需要短短的十分钟。
只要成功通车,卡腾贝的居民去马普托就十分便利,实现了早起去对岸买面包的愿望。
在马普托建城131周年这个盛大的日子,马普托—卡腾贝跨海大桥也迎来了正式通车的仪式。
总统纽西亲自来到现场,举行大桥通车的剪彩仪式,并发表了致辞。
他表示,建造一座连接马普托和卡腾贝的大桥,是历任总统的心愿。现如今,在中国的援助下,这个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这座跨海大桥,打通了莫桑比克的发展。这个伟大的工程,还连通了莫桑比克与南非国家,对于整个南部非洲地区都有着很大的意义。这座大桥,也是中国建造的又一名片。
莫桑比克出现新冠疫情后,中国更是大力支援莫桑比克,提供了大批防疫物资。
2020年,中国的华西村出发了多辆满载防疫物资的货车,向北京机场前进,而莫桑比克驻华大使古斯塔也早已在北京机场等候着,等待确认后就直接发往莫桑比克。
中莫两国的医院还时不时地视频连线,将中国的疫情防控经验与莫桑比克分享,同时还为莫桑比克医生在抗疫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
自莫桑比克暴发疫情,中国就派出了多支援莫医疗队,在一线诊疗病患,还提供了各种的医疗器材。展现了中国对莫桑比克的兄弟情谊。
古斯塔在采访时说:“莫桑比克的医疗条件无法对抗新冠疫情,有了中方的援助,我们才有足够的信心应对疫情。”
古斯塔还称,中国是莫桑比克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并希望今后中莫两国能够继续加强合作。
现如今,中国对莫桑比克的援助已经达到了方方面面。从乡村到城镇,哪里都有中国的身影。
中国也始终铭记他人对我们的帮助,并尽最大努力付出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