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乌兰察布,有一种早点叫焙子

作者:上进的妍如玉
在乌兰察布,有一种早点叫焙子

在乌兰察布,有几种硬早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早点意在点到为止,吃早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居家吃。方式就各家有各家的吃法,耐心的主妇会花样百出,一顿早点让营养和胃口皆俱。

简单的主妇就是在前夜买好面包麻花点心之类,点到为止,应付肚皮。

而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把早点放在上班和晨练后的路上。

急匆匆的人就会买一个面包或热焙子,提到单位,一杯奶茶咸焙子和牛舌头松软,适合老年人血糖高的吃。牛舌头样子很有趣,像个拉长了的不规则三角。

至于糖三角全部用油酥面加糖分做的,酥脆甜腻,非得特别喜欢吃甜食的才可以吃的,

咸油旋像螺旋一样盘旋,每一层里面都是加了盐的油酥面,外皮酥脆,里面润香。

甜焙子也常分红糖焙子,红糖锅盔,白糖焙子。

白糖焙子是将白糖加入面层和外皮,可以看得到外皮还有散见没有融化的糖粒。

红糖焙子是在面层里直接包红糖,热着吃里面的红糖汁就流了出来。加一个焙子也是不错的选择。焙子都是发酵好的面,因此吃着胃比较舒服。

焙子是北方的一种特色面食,巴掌大的方形焙子一寸厚,都烤的皮色焦黄,里面润软,每种焙子撕开都是层层叠叠,里面包着油酥面,或咸香或甜腻,油酥面都用麻油和白面做成,自然都有麻油的香味和色道。红糖锅盔是就红糖兑在油酥面里,于是面皮有糖色,有焦黄色,还有麻油的淡黄色。口感甜软,入口既化的感觉。

锅盔是八十年代小孩子们比较有记忆的心目中的好吃的。

外出归来的母亲进了门,暖暖的不仅是家里一下有了生机,还有母亲手里的花布兜,滴溜溜的眼睛瞅着它。

当母亲从花布兜里找出一根麻花或一个红糖锅盔时,喜悦和口水一起涌出。

有时供销社新进了红糖锅盔,就磨着母亲想吃,架不住膝旁吱吱扭扭的童声,母亲掏出皱皱巴巴的两毛钱。

飞也似的去买回一个红糖锅盔,两手捧着怕掉渣。

红糖锅盔的模样一直很好看,红糖粒在黄面皮里隐隐约约,诱人的色泽。

一口一口的吃,耳朵边有母亲的数落,“那能顶饿?还不如吃个馒头来。”

知道母亲心疼钱但是疑惑大人们的感觉,甜软的红糖锅盔怎么会不如馒头来?

根据口味有几种可供选择,咸味的有方形咸焙子,圆形咸油旋,牛舌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