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南米食文化之———糰圆

作者:梁溪居士

江南盛产稻米,所以江南人也喜欢米食。稻米除烧饭、煮粥外,还可以把稻米磨成米粉,用来蒸糕做糰子。

江南米食文化之———糰圆

米粉有梗米粉和糯米粉两种。做糰子时,按照梗米粉和糯米粉的比例调和。一般来说,不能用全梗米粉做糰子。做出来不好吃。

江南的糰子也分几种做法。在名称是可以分为“糰子”、“汤糰”、“圆宵”、“瘪子糰”、“米子圆”等等。

江南米食文化之———糰圆

第一:“糰子”

做糰子的米粉一般用五成梗米粉在加五成糯米粉。做出来糰子既糯又有嚼劲。梗米粉太多吃起来不糯。而糯米粉太多,糰子难以成形。蒸熟后都塌在蒸笼里,拿都拿不出来。

糰子里都是带有馅心的。馅心可咸可甜。咸的有“猪肉馅心”、“萝卜油渣”、“梅干菜肉丁”等。甜的有“红豆沙”、“芝麻“、“玫瑰枣泥”等,也有咸中带甜的,比如“青菜猪油”等。

糰子做成形后,用蒸笼蒸熟。冷却后可以储藏好长时间。当然必须在冬天的季节。夏天就不行了。所以一般在过年时,江南人才会去做糰子。糰子也可以做成白色的,青绿色的、黄色的、粉红色的。

江南米食文化之———糰圆

第二:“汤糰“

做汤糰的粉,糯米粉比例要多一点,可以七成糯米粉加三成梗米粉。做成形后放入烧开的热水里煮。不可以随冷水烧,随冷水烧汤糰都散开了。

汤糰也是带馅心的,馅心也和做糰子差不多。江南地区大街小巷里都可以看见“汤糰店”。

“老板!来碗四色汤糰!”一会儿功夫,老板就会端来一碗四只汤糰,一只全肉的,一只豆沙的,一只芝麻的,一只菜猪油的。

江南米食文化之———糰圆

第三:“圆宵”

圆宵其实不是做出来的,是“滚”出来的。先把馅心搽成一个个小球,然后放在微微带湿的糯米粉中,用手摇动,让馅心在糯米粉中越滚越大。也可以大一点,也可以小一点。一般来说,滚到“鸽子蛋”大小就差不多了。吃的时候,放入烧开的水中煮熟就可。

江南米食文化之———糰圆

第四:“瘪子糰”

瘪子糰是不带馅心的。根据自己喜欢取梗米粉和糯米粉。做成鸽子蛋大小后,用手指把其捏成扁形。用开水煮熟后,可以沾着白糖吃。也可以在煮的时候,放入一点青菜等,做成“菜汤瘪子糰“”。

江南米食文化之———糰圆

第五:“米子圆”

顾名思义,米子圆是很小的,可以用梗米粉加糯米粉制作。做成直径一公分大小的圆子。为了好看一点,可以加进红色、绿色、黄色的事物色素。做成五彩小圆子。米子圆一般和酒酿一起煮,做成“酒酿圆子”,也可以放入红豆沙,做成“豆沙圆子”。无论是酒酿圆子,还是豆沙圆子,在江南地区都是家庭招待客人的最佳点心。

江南米食文化之———糰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历史怎么发展,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都是改变不了的。江南人不可能会去喜欢吃水饺。同理,北方人也不会热衷吃糰子。

江南米食文化之———糰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