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楼梦中有一道名菜,为什么叫作茄鲞,这是红楼世界里的指鹿为马

作者:黑白文章泽渊诗

刘姥姥第二次来贾府,赴宴大观园,虽然不是鸿门宴,也是吃尽了苦头,不过刘姥姥还是笑到了最后,打得秋风把家还,就餐的时候,饭桌上有一道茄子做的菜,刘姥姥吃了之后感慨万分,双手作揖,不停喊叫,我的佛祖,我的佛祖。

这道菜的名字是茄鲞,但主要材料不是这些,作者也是寓意贾府虽然如此骄奢淫秽,可重点不是贾府一家所为,是一种世态,是一种末世,这样的菜需要很多的原料,到最后偷梁换柱成了茄子,

鲞(xiǎng)是鱼类,并非茄子,可茄鲞也不是茄子,而是好多种原料,为何叫做这个名字,这是标准的红楼世界里的指鹿为马。

赵高指鹿为马,秦二世结束了始皇的遗愿,如今贾府指肉为茄,末世也就快结束了,满纸荒唐言,不解其中味,就是这个意思。

红楼梦中有一道名菜,为什么叫作茄鲞,这是红楼世界里的指鹿为马

不就是一个茄子么,能有这么好吃吗?

红楼梦中有很多的饮食文化,无论是茶点酒品,还是汤羹糕丸,都堪称红楼一绝,红楼美食中无不洋溢着群芳对梦幻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的繁衍不断地提升品味和档次,贫富分化以后,饮食文化就有了等级,但饮食最终的真谛就是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为什么饮食文化这么复杂,而且要不断地提高和进步,那是因为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即便是现在烹饪技术下的脆皮茄子、酱茄子、铁板茄子、琉璃茄子、蒜泥茄子,也敌不过红楼梦中的这道茄子菜。

王熙凤不识字,但是对于吃穿很讲究,这道茄子菜的制作方式就出自于她的嘴。

贾母被戏弄以后,王熙凤等人觉得过意不去,说刘姥姥想吃什么尽管说,自己喂,是不是真心的还是故弄玄虚,只能说王熙凤两面三刀,谁都捉摸不透这个女人的心思,贾母说把那茄鲞喂给刘姥姥吃一点,凤姐自然不敢怠慢,说刘姥姥有口福,你们庄稼人天天吃茄子,尝尝红楼的茄子啥味道。

红楼梦中有一道名菜,为什么叫作茄鲞,这是红楼世界里的指鹿为马

刘姥姥被大杯酒盅吓怕了,顿时感觉脑子不好使,笑着说别忽悠我了,种庄稼一辈子,吃茄子几十年,茄子的味道自己还不知道,如果茄子这个味道,那就光种茄子,天天吃茄子,贾母说说这就是茄子,刘姥姥才明白自己孤陋寡闻,年龄大见识短,尝来尝去,总觉得不对劲,有点茄子的味道,可多了一些说不出的味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被茄子迷住的刘姥姥,想知道这个菜是如何做的,自己回去也露一手,王熙凤这才说出了制作流程。

做这道菜,先要选上好的茄子,把皮去掉,切成钉子,再用鸡油炸,然后把香菌、新笋、磨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切成钉子,用鸡汤喂干,将香油一收,外加槽油一拌,存起来,吃的时候还要炒一点鸡腱子肉,再拿上述存起来的茄子拌着吃。

这个工序不是很复杂,比起薛宝钗的冷香丸那就不值一提,可这样做出来的茄子还叫茄子吗?

红楼梦中有一道名菜,为什么叫作茄鲞,这是红楼世界里的指鹿为马

王熙凤把制作流程全说了,唯独没有调料,盐也没有放,为啥,因为曹雪芹贫穷,买不起盐,也不想在小说提起盐,伤口上撒盐有些不舒服。古代盐价过高,红楼梦中没有一个菜说加了盐,或者说使用了什么调料,可见最高的烹饪技巧就是原生态,啥都不用加。

刘姥姥一听,这还用学吗,想都不敢想了,算了吧,即便是学会了,也没有食材,只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姥姥只能说我的佛祖,贾府竟然这么个吃法,天哪,世间还有如此的美食制作手艺,怪不得和自己家的茄子味道不一样,原来十几只鸡来配它。

红楼梦中有一道名菜,为什么叫作茄鲞,这是红楼世界里的指鹿为马

曹雪芹写这样一个细节,重点突出的是贾府的奢华和讲究,同时也是达官贵人和贫民百姓的一个对比,后续刘姥姥说,荒年的时候老百姓吃的是木头,那个杯子的材料就是黄松。不是杨木。黄孙,不就是炎黄子孙么,你们贾府拿着那么大一个杯子取笑一位老者,肯定不是杨木,名扬千古,目中无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