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分享:夜色阑珊,落地窗外,回家的人群来来往往。桌上的饭菜早已经放凉了,张浩孤零零地坐在沙发上狠狠地抽着烟,在烟雾缭绕中,他困惑地回忆着家里昔日的温馨,可惜那些温馨已一去不返了。

花两个小时辛辛苦苦做了妻子爱吃的糖醋排骨和儿子喜欢的红烧肉,结果儿子回家后,只看了一眼,就对他说:“爸爸,你给我钱,我要去吃麦当劳。”而本来答应早点儿回家的妻子却不知还要等到何时。
不知是在什么时候,家对于妻子陈红来说更像一个宾馆,来去自由,只是一个睡觉的场所。这些改变,具体是从哪天开始的?我想不起来了,是从陈红做了商务律师,赢了几个大案子之后吗?
世事难料。当初,一家企业的副总的我,鼓励妻子去考律师证,只是希望她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却没想到时光变迁,如今自己被人排挤,从副总变成了一个分公司的经理;而妻子的事业却像飞速旋转的车轮,疾驶向前。
我的心理落差就像过山车,从最高点一下滑到了最低谷。我无法对人倾诉,别人听到后只会羡慕我:“有这么能干的老婆,你真是好福气,这家让你多省心啊!”对他因此而产生的苦闷,外人只会觉得不可思议。不错,没有亲身处于我的环境,无法深刻地体会到我的内心,体会到那翻江倒海的情绪。
而作为妻子的陈红,却忙得挤不出时间来听他的抱怨。她一回到家,只会询问儿子近来的学习情况,讲述她最近遇到的案子,在她滔滔不绝的专业分析中,我本来微张的嘴慢慢紧闭了。是啊,现在的她不需要谁来教怎么做,只是要告诉你她现在做得多么出色。
她变得十分忙碌,再不会像以前那样体贴地替他端茶倒水,按摩揉背;也不会在他不顺心的时候,用温婉细语替他排解愁绪。她变得爱数落人,随着社会地位的升高,她脾气越来越大了。
我曾严肃地对陈红说:“我是个男人,在家里做什么都可以,但希望你能理解我,请你不要再指责我了。”但她听了就一声冷笑:“我知道你是个男人,现在我天天给家里挣钱,家里有什么事我也都尽量自己处理。我没时间做的时候,你不应该帮一下吗?你现在这样闲,做一些家务活不都是应该的吗?”
我顿时哑口无言。以前我做领导的时候,家务活是从不沾手的。现在自己体谅她,想多做一点儿,结果不做就被她训斥,做完了她又不满意。想请一个钟点工和保姆,她又死活不同意,担心别人手脚不干净,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
结果我拖过两遍的地,她一回来张嘴就是指责:“你看你,既然做就要做得完美,你做不好我还得帮你收拾烂摊子,有什么意思呢?”然后再用她那做律师的缜密思维,给我分析出一二三条来。每到此刻,我的心就像是跌进了冰窖,他冷眼看着对自己说话的这个女人,这哪是妻子,分明就是一个管教,不再像个女人,没有柔情,甚至没有表情,只是一个冰冷的符号。
我变得越来越沉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去笑了。在工作上,地位一落千丈;在家庭生活中,也由主角变成了配角。儿子也是一出现问题就直接给他妈打电话,从不找他。以前不用做什么,但能感觉到自己在家里的威严和地位。现在在这个家,用妻子的话说,“他只配在家给我做饭。”
吵架成了两个人的家常便饭。只要一见面,总会为一点儿小事吵得天翻地覆。相互看不惯,一个指责丈夫不像男人,一个指责妻子不像女人。最后,两个在外人看来温文尔雅的人竟大打出手。
这样的日子对陈红来说也是一种折磨,她变得越来越不爱回家了。她在行业内已经是金牌商业律师,由于认真、高效,她每天都忙得像陀螺一样筋疲力尽,但有谁关心过她受的苦和累呢?她回到家一大堆的事还要等着她去处理,丈夫丝毫不能让她省心,反而总用话语来刺激她,给她添堵。“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家里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什么事情都要我来做。”
儿子受他们的影响,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有一天在他们争吵最厉害的时候,儿子一摔门走了。我无意中翻开了儿子的作文本,有一段话让他触目惊心:“妈妈,你要是能常回家看看就好了;爸爸,你只要能笑一笑就好了。这就是我对你们全部的要求。”
这么简单的要求,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不过分。而两个人口口声声都是为了这个家在忙碌、在挣钱,到最后两个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连儿子也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夜色越来越深,我的眉头越来越紧锁,他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家里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了,但让妻子辞职那是不可能的。他曾经无数次地懊悔,也许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要求妻子去努力上进,现在钱虽挣得不少,却丢了家庭失了爱。
这到底是谁的错?
结语:这本应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婚姻:丈夫和妻子都事业有成,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无奈而沉闷的婚姻,妻子和丈夫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丈夫不满妻子的不顾家,只忙于事业;妻子为丈夫的不体谅而感到愤怒。当吵架不再帮助双方沟通,沦为伤害彼此的利器时,两个人只会彼此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