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哲学诗人——谢林

作者:雨轻有话说
哲学诗人——谢林

“一切诞生,都是从黑暗到光明的诞生!”如果哲学家一直以学究、高深莫测与艰深晦涩这些特点做代名词,那么浪漫诗人则常以潇洒恣肆、逍遥豁达、情感丰富而且能够妙笔生花、所作文章字字珠玑的形象出现。但是在哲学界便有这样一位颖敏多变、酷爱文学与艺术的独特思想家,他便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人物——谢林。

谢林是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明星,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发展者,他同费希特都是连接康德与黑格尔之间的重要思想家。但无论其生前还是死后,他的思想的光芒常常被掩盖与忽视,人们都倍加推崇黑格尔而常常忘记有这样一位先驱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可是就如黑格尔的哲学实则是费希特与谢林的结合体一样,谢林对于后世哲学界的影响总是悄无声息但却深远持久。诚如海德格尔对他的评价:“谢林才应当是德国唯心主义的顶峰。”下面我们一同对谢林主要的哲学思想内容进行分析了解。

哲学诗人——谢林

重视客观世界——“自然”哲学

渊源:前面我们所讲的是康德的“先验哲学”与费希特的“自我哲学”,那么对于这位哲学传统的学生而言,谢林的哲学思想可以精简地概括为“自然哲学”。在费希特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概念后,让世间万物统一于“自我”之中,包括被设定出来的自我与被设定出来的非我。而谢林则对费希特又更进一步,对于处在“非我”状态同地位的自然而言,实际上也应该重新树立对其的认识与尊重。

内容:“自然主体”亦有自我的理性与目的。这样说来,实际上将“自然”又同“自我”相提并论同等平视了。如果单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即便就是自我与非我都来源自于自我,但是那些实存却都限制在自己的内部,而认识的范围也是困于自我的内部。只有从自然的方面去看待世界,才可以补充单一的先验论,这样自然也有了自己的目的、有了发展的动力以及普遍的原理。自然也可以成为自己的起点同终点。自然还是可见的精神,是可以归结出理智来的。正是这种思想,让客观的存在同样在“一元世界”中被发现,被重视,也为黑格尔的本体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哲学诗人——谢林

回到主观世界——“自我意识”的哲学

渊源:谢林依然走先验唯心论的传统道路。在这里,先验唯心论的内容被其所接纳并发展了。同时,先验唯心所认为的自我的理智同样被谢林所保留,而那些客观的事物则同上一个部分所说的那样,被称为“自然”。只是在先验唯心的体系中,思维的活动不仅是精神性的,同时还是实践性的。只有“我在”才是第一性的,客体同主体的统一、客观同主观的统一、自我同非我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有意同无意的统一都是在自我的运动中,在自我的意识运动中实现的。这便是先验唯心的主要立场,在这个立场上,谢林又有何创新呢?

内容:“我思考A=A”不仅在本体论上是绝对自我的同一,同时在认识论上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简单来说,“A=A”是之前费希特论证同一性所用的表达式。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公式所说明的是“自我=自我”,但这只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也就是自我设定自我,自我设定非我;也就让自我与非我都能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但是这个最高的第一性原理,也是需要我们去认识的、去思考到的,但是谢林认为这不是一个彻底唯理论含义上的无需证明的,相反,这个命题我们在思考的时候,需要对这个命题重新审视。

这个“自我=自我”的命题问题在于我们为什么要创造一个“A”去思考呢?倘若不涉及精神世界中知识的构建,那无意义,依据奥卡姆剃刀原理应去除;如果涉及具体概念,需要客观实在与之相对应,若无,则命题不成立。所以,这个命题需要自下而上的“综合证明”;有需要由内而外地“分析证明”。这样的证明一方面先验、另一方面唯理;一方面有条件、另一方面没有条件。这要求我们有一个认识的依据同基点,那便是谢林的——自我意识。可以让自我也成为自己的对象,让非我成为自己的意识对象,主体和客体才可以成为统一,这样,我们的证明的主观性在于内在,而客观性也在于我自我拥有的能力。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而且自我本身便是无限的,而所设定的世界却是有限的,这样也就是“无条件”同“有条件”的统一。解决了这个“我思考A=A”命题的限制与自由的矛盾所在。

哲学诗人——谢林

回顾认识世界——思想史的发展

最后,谢林在思想上还发展了“思想史”的历史进程理论,第一个去通视思想发展历史的不同阶段。并发现整部思想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个体思维的运动史。下面便是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1.原始感觉到创造性直观。以之上所构建起来的本体论与知识论为基础。在思维的一开始,便是“感觉”,而这种感觉也只是觉察者觉察到自己受到了限制。而创造性直观的时期便可以认识到对象也是自我的产物,也就是非我为自我所创。

2.从创造性直观到反思。到这个时期,不仅可以对自我以及对象进行认识活动中的统一觉察,而且还可以突破创造的活动,将自我与客体一同进行直观,并且主要针对自我的感受性以及决定性为根本,让自我同一且有机。

3.从反思到绝对意志。最后一个阶段便是达到绝对的意志阶段,这个时期开始让直观的能力跳脱出初级的认识活动中,不拘泥于对于自我的必然直观,同时可以抽取直观自身而让概念独存,进入到实践的层面,让意识发挥效用。

哲学诗人——谢林

“超脱凡俗现实只有两条道路:诗和哲学。前者使我们身临理想世界,后者使现实世界完全从我们面前消逝。”对于艺术,谢林认为这同哲学工具总论一同是整个哲学的拱顶石。这位被忽视许久的思想大家,必将走出重重迷雾,将滚热而浪漫的思想,带给更多的人。

哲学诗人——谢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