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007:无暇赴死》上映,美国媒体感伤山雀:"詹姆斯·邦德没有时间关心中国"

作者:环球网

资料来源:Universal.com

环球网记者刘洋虎佳新《纽约时报》16日发表了一篇署名评论文章,题为《詹姆斯·邦德没有时间去中国》(James Bond Has No Time for China)。这个想法是,由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主演的最新007电影《无暇赴死》(No Time to Die)在美国上映(即将在中国上映),这是克雷格的第五部也是最后一部007电影。但笔者吐槽,在邦德电影所体现的地缘政治世界中,中国几乎不存在。除了作为电影情节背景出现的上海和澳门之外,中国崛起的大背景在这些007电影中几乎从未见过。

《007:无暇赴死》上映,美国媒体感伤山雀:"詹姆斯·邦德没有时间关心中国"

《纽约时报》报道的截图

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的最后一部邦德电影《无暇赴死》(No Time to Die)也标志着007地缘政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系列由五部电影中的一位主演拍摄,但在所有全球旅行和阴谋中,你几乎不知道中国的存在。

《007:无暇赴死》上映,美国媒体感伤山雀:"詹姆斯·邦德没有时间关心中国"

电影《无暇赴死》中文海报

文章提到,上海和澳门曾短暂地以电影背景的形式出现,中国安全人员也曾出现在电影中。但总体而言,在中国崛起之前的几年里,几乎没有迹象表明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比其他任何邦德电影都更重要。

别担心,文章不在呕吐007电影中对中国不够重视。

文章说,公平地说,冷战时期的007电影对俄罗斯并不是特别着迷。影片中的超级叛逆者往往不是来自某个国家,自然也不是来自苏联。但苏联的上座率仍然很高,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同一位演员在五部邦德电影中扮演克格勃特工。

但文章认为,好莱坞电影近年来选择让中国缺席詹姆斯·邦德的世界,因为他们想进入中国市场。

文章称,中国缺席邦德电影是其缺席美国电影的缩影。没有哪部好莱坞大片出于对失去中国市场的担忧而对中国政府进行了实质性的负面描述。相反,在美国的中国流行作品出现在柔和的图像中,例如火星救援。中国可能以幻想的形式出现,如《花木兰花》和《商奇》等作品。

文章指出,或者,正如中国在克雷格主演的007电影中几乎没有这样做一样,对美国影响越来越大的亚洲流行文化主要是日本人和韩国人。而中国,尽管有实力,经济交织在一起,尽管它在美国的政治和公共卫生辩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它的内心生活和文化仍然遥远而模糊。

文章还表明,中国并没有像一些美国人15年前预期的那样改变。

其实,这篇文章和最近在美国的很多文章一样,基本上还是"愤怒的好莱坞无可争议"。按照他们的逻辑,007的最新电影是否必须以中国作为对手方才能获得资格?

文章最后说,美国一直不善于了解其他社会,即使詹姆斯·邦德电影中出现了一些中国反派,也无助于美国了解中国,而是好莱坞对中国实力的态度,但美国却带来了一扇了解其更大问题的窗口, 美国需要看到他们在21世纪最大的对手,但往往只能通过一个黑暗的玻璃才能看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