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今日大寒,愿你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

作者:北京文博
今日大寒,愿你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

今日10时39分,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同时也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恰逢一场纷飞瑞雪,不仅使北京变回了北平城,也使得天气更加寒冷了几分。现代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取暖方式,而在古代,人们取暖的方式同样不少,喝酒就是其中之一。

今日大寒,愿你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

神面卣

保利艺术博物馆

这件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的神面卣[yǒu]器盖与器身两面皆为神面,神面头有双角,双睛圆鼓,直鼻小耳,大眼暴张,呲出两颗獠牙,在威猛之中又略带笑意。器盖顶端站立一只枭,即猫头鹰。提梁由共用一尾的两条龙组成,龙尾上翘。提梁两端各有一个由象鼻、牛头、羊角组合而成的怪兽。器身中央部位伸出一个貘首,貘是一种食蚁兽,目前仅分布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热带地区。圈足部位则装饰有一头双身的龙,龙首居中前凸,龙身左右延展;恰与提梁上的双身龙相呼应。

卣是中国古代酒器的一种,盛行使用时期为商代和西周时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论造型多么复杂,表面皆以刻画的花纹作装饰,只是花纹在深浅、层次上有所区别。而这件神面卣则完全是一件立体的艺术品,具有超凡艺术感染力。专家们认为它是百年难遇的艺术珍品,可谓天才之作。

当然,这么冷的天,喝酒之前最好还是把酒温一下。青铜器里就有专门用来温酒的鐎斗[jiāo dòu]。

今日大寒,愿你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

鸭形柄青铜鐎斗

中国农业博物馆

这件收藏于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鸭形柄青铜鐎斗长29厘米,宽18厘米,高21厘米,口沿外折,浅腹平底,腹外壁饰凹弦纹一周,三足外撇。器壁一侧伸出一曲颈鸭形手柄,头部上扬,另一侧为鸭尾造型,头尾之间一侧的器壁留有一较短的直流。

鐎斗最早出现于汉代,流行于魏晋时期,至唐宋时期逐渐消失。这件鸭形柄青铜鐎斗造型生动别致,富有生活情趣。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在大雪纷飞的寒冬腊月,约上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喝着温好的酒,吃着美味的食物,还能欣赏雪景,令人忍不住感叹一句人间值得!

今日大寒,愿你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

云雁纹冲天耳三足金炉

观复博物馆

这件收藏于观复博物馆的云雁纹冲天耳三足金炉,金质,侈[chǐ]口、口沿置两冲天耳、浅腹、下承三只柱状足。三足修长,上粗下细,均匀分布炉底,为元代典型造型。腹部自内锤揲出云雁纹,从外看呈浮雕效果。雁在元明时颇为流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

“人间至此冬色尽,春暖花开不久时。”今日大寒,愿你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

资料来源:保利艺术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