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舍《我这一辈子》③ | 被嫌弃的“我”的一生

作者:北木丶南述

今天,我们继续为您带来老舍的作品——《我这一辈子》。

昨天我们讲述的是一对好兄弟的故事,弟弟是追求公平和自由的热血青年,他准备跟哥哥分家,然后去实施砸电车的计划。知道弟弟的计划后,哥哥毅然作出牺牲,从而保全了弟弟。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月牙儿》,同样是旧社会底层人民苦苦挣扎的故事。母女二人为了生存,先后被迫沦为暗娼,最终落得一个悲惨结局。这曲悲歌,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时代局限,而人心与生命的张力亘古不同。

接下来,一起来了解这对母女怎样一步步走上堕落之路的。

老舍《我这一辈子》③ | 被嫌弃的“我”的一生

苦难的童年

我的一生,是与月牙儿形影相吊的一生。

白玉盘,象征花好月圆。月牙儿,给人凄清孤冷的感觉,却也是漫漫黑夜中的一点亮光和希望。

“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地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它唤醒了我的记忆,像一阵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

也许,这是作品取名为《月牙儿》的原因。

我是个苦命的孩子。七岁那年,父亲病逝。我始终记得父亲去世那天,屋里的药味、烟味、妈妈的眼泪、结束了爸爸的木匣子、凄惨的氛围。

那时我觉得又冷又饿,独自站在门外,看到天上的月牙儿带着寒气,显得酸苦。

从此以后,我和母亲相依为命。八岁,我就学会了去当东西。熬过冬天的棉衣、似乎不必要的镜子……家里可以当掉的东西,先后都当了出去。

如果当不来钱,娘俩就得饿肚子。“我们的锅有时干净得像个体面的寡妇。”

老舍《我这一辈子》③ | 被嫌弃的“我”的一生

电视剧《我这一辈子》剧照

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妈妈把出嫁时姥姥给的银簪递给了我。可是当铺的大门已经关上,我坐在门墩上,内心无限凄凉,抬头恰巧看见月牙儿,斜斜的月牙儿照着我的泪……

妈妈整天给人家洗衣服,那些臭袜子,硬得像牛皮。我想帮忙,又插不上手。妈妈洗完这些“牛皮”,累得吃不下饭。她的手上还起了鳞。

书上写道:“我越可怜妈妈,便越爱这个月牙儿,因为看着它,使我心中痛快一点。它在夏天更可爱,它老有那么点凉气,像一条冰似的……”

妈妈给我找了个新爸。新爸对我们很好,他很可爱,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很好看。可我不爱叫他爸。

依赖这个爸,我和妈妈才过上有吃有喝的生活。有三四年时间,我不再看见月牙儿了。

这个爸还送我去学校念书,我喜欢上学,一想起学校就想到花儿,就像一想起爸爸的坟就想起城外的月牙儿。妈妈也爱花,别人送一朵,她就戴在头上。有时候,我也会折一两朵鲜花送给妈妈。

可惜好景不长,小学毕业那年,妈妈又让我去当东西了。新爸也突然走了,之后就失去讯息。

出乎我预料的是,妈妈没有像以前那样帮别人洗臭袜子,她做了暗娼!她是为了养活我和自己,迫不得已走上这条路。但我恨她,也恨自己没能力帮助妈妈。

妈妈给零花钱,我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把钱省下来。因为我明白,手里有钱,人就自由。如果,到时妈妈逼我和她干一样的营生,我就逃跑。

总之,我不想步她后尘。

老舍《我这一辈子》③ | 被嫌弃的“我”的一生

艰难的青春

“我的心像——还是像那个月牙儿,只能亮那么一会儿,而黑暗是无限的。”

经常有男人来找妈妈,他们的眼像狗一样贪婪。我忽然明白许多事,意识到要学会保护自己。

青春期的女孩,有很多困惑想问妈妈,可又想躲她、恨她。我愿意谅解妈妈,又拒绝她给我吃的饭菜。生活,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长大了,妈妈年华渐老,已经没精力伺候许多男人。一个馒头铺的男人愿意要她,这算好的出路。

老舍《我这一辈子》③ | 被嫌弃的“我”的一生

“妈妈的心是狠的,可是钱更狠。”摆在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我“帮助”妈妈,用她那种方法挣钱;要么,娘俩各走各的。

我当然想帮助妈妈,可不愿做那种事,所以选了后者。母女别过,从此陌路。也清楚彼此以后再难相见。

“这个别离,把过去一切的苦楚都压过去了。那最明白我的眼泪怎么流的月牙这回没出来,这回只有黑暗,连点萤火的光也没有。”

在校长的帮助下,我获得一份协助文书写字的工作,可以换取两顿饭和一个住处。我的世界里只剩下自己和练字。只有想念妈妈时,才清楚自己活了十几年。

我还给学生织些东西,换取的工钱实在有限,却让我看到可以养活妈妈的希望……

后来学校换了校长,我得另谋出路。去投靠妈妈,是第一个念头。思来想去,我觉得得自己承担苦处,因为我们娘俩中间隔着由穷组成的障碍。

我决定自己挣钱吃饭,不依赖任何人。然而现实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根本找不到工作。

我只能再次去找那位古道热肠的校长。这一次,认识了她的侄子。他很热心,说愿意帮助我。“他一笑,我心里软了。”

很快,我成为他的外室。他供给我吃喝,还给我做新衣。

对于恋爱中的女孩的复杂心理,老舍了如指掌,他这样写道:“我后悔,我自慰,我要哭,我喜欢,我不知道怎样好。我要跑开,永远不见他;我又想他,我寂寞……”

没过多久,一个美少妇找上门来了,她哭着让我放了她的丈夫。

既然答应了少妇离开她丈夫,那最后一刀两段。我偷偷搬走了。做这样的决定,我不后悔,只觉得空虚,感到自己像一片云一样无依无靠。

前路茫茫,我该何去何从?

老舍《我这一辈子》③ | 被嫌弃的“我”的一生

悲惨的人生

上世纪30年代,社会动荡,工商业凋敝,底层人民在生存的泥淖里苦苦挣扎。在这种实现背景下,作品中的我去小饭馆做了女招待。

男人让我感到可怕又虚伪,小心伺候着他们,虽然疲惫,但还是高兴的,因为我可以自食其力挣钱吃饭。

几天后,老板提出警告:想继续呆下去,就照第一号女招待的方式,否则走人。我不愿意出卖色相勾引顾客,最终被辞退。

接下来该怎么办?

跟校长侄子的那段经历让我明白,男人的甜言蜜语,到头来只是镜花水月。我还是想实在地挣钱,实在地吃饭。

有一天,我又遇到那位找过我的美少妇,她诉说自己男人的薄情。这让我越发对婚姻失去信任,也动摇了洁身自好的决定。

书上有一句话,赤裸裸地写出人在生存困境前意志的坍塌与尊严的抛却,读来无奈又残忍:

“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是的,我开始卖了。”

老舍《我这一辈子》③ | 被嫌弃的“我”的一生

这让人想起饥寒交迫中的萧红,也曾动过去偷对门大列巴的念头,她后来在书里坦言:“我饿呀!不是‘偷’呀!”

饥饿的力量有多大,只有身陷饥饿的人清楚。

为了填饱肚子,我最终向现实屈服。现实比想象的复杂,男人也不如我想的那么容易勾引。

自从走上这条路,我由起初的害怕,逐渐变得熟练,以至于麻木。各种男人让我深刻认识了“钱”和“人”——钱比人更厉害一些,人是兽,钱是兽的胆子。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发现自己染上了病。在我孤苦伶仃时,衰老的、被抛弃的妈妈找来了。

妈妈不是不心疼我,可她饿怕了。饥饿面前,没有体面可言,金钱更是无情,我依然干这行。

岁月流逝,年华老去,我几乎是无可选择地卖了一辈子,临了,只剩下白发和打皱的黑皮。这样的生命,连我自己都觉得没什么可惜。

后来,暗娼这一行当被清扫,我被抓去感化院,接受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但我拒绝这种虚伪的伎俩,向检阅官吐唾沫,为此被投进监狱。

从一开始,我就不想依靠男人。奈何在那样的时代,女人实在难以找到生活的出路。

“自从我一进来,我就不再想出去,在我的经验中,世界比这儿并强不了多少。我不愿死,假若从这儿出去而能有个较好的地方;事实上既不这样,死在哪儿不一样呢?”

这是小说收尾,也是小说中“我”的人生结局,简直让另一种悲惨世界。

结语

不论生在什么时代,都摆脱不了时代洪流的裹挟。在这股洪流当中,要么逆流前行,要么在无可奈何中吞没。

就像《月牙儿》中的我,身为旧社会的女性,从起初的挣扎和抗拒,最终转变为屈服和堕落。作者将“我”的悲苦人生描写得力透纸背,读来让人五味杂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