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省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广州机遇

作者:南方plus客户端

1月20日上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开幕。代省长王伟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广州。报告提出,强化省会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宜居环境功能,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上新水平,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

报告提出,2021年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见效、广深“双城”联动首批27项重点合作项目和7大领域专项合作扎实推进,广州、深圳入选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成南沙港铁路、广连高速一期等项目,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广州实验室顺利运作,广州华星光电T9项目落地,制定支持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启动建设,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完成改扩建,联合国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项目落户广州。

聚焦“双区”建设、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等内容,报告还给广州2022工作传递了新信号与新机遇。

省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广州机遇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报告提出,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广佛环线、深惠等城际项目,建成佛莞城际广州南至望洪段等项目,提升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融合发展水平。

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湾区大学建设,提升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功能,为港澳同胞在粤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条件。

助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

报告提出推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强化省会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宜居环境功能,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上新水平,加快建设国际大都市。

支持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和商贸物流体系,建成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

加快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推动数字人民币、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等试点落户。

建设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实施中新广州知识城条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

提升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开发开放建设水平。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报告提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全面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深港河套、珠海横琴、广州三个创新合作区和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建设。

推进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建设,推动省实验室提质增效,争取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粤布局,新建和扩建一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携手港澳新建一批联合实验室,部省共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

加快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开工建设散裂中子源二期、人类细胞谱系项目,打造学科集中、区域集聚的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

加快建设广州华星光电T9、广州粤芯等重点项目建设

报告提出用好“制造业投资十条”政策,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加快建设广州华星光电T9、揭阳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高质量建设“广东强芯”工程“四梁八柱”,加快广州粤芯、深圳中芯国际12英寸线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领域项目,实施汽车芯片应用牵引工程。

推进广州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报告提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发展,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广州、深圳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报告提出多措并举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加快交通强省建设,推进广湛、广汕汕、深江、深汕、珠肇、梅龙等高铁建设,做好广清永高铁、广珠(澳)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

抓好深中、黄茅海、狮子洋等跨江跨海通道和沈海、深岑、长深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推进普通国省道和普通公路危旧桥、渡改桥升级改造。

加快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建设,抓好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三跑道、珠三角枢纽机场、珠海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汕头港、湛江港等疏港铁路建设和东江、北江上延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前期工作。

加快推进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报告提出更大力度激发消费潜力。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布局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特色商圈和示范步行街,建设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

加快广州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报告提出支持广交会创新机制、丰富业态、拓展功能,深入开展“粤贸全球”“粤贸全国”活动。

建设一批进口集散地,扩大工业中间品、大宗商品、高品质消费品进口规模,加快广州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推动广州、深圳深化战略合作

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持续加大资源统筹、政策供给力度,提升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强化“核”“带”“区”主体功能。提升珠三角核心区主动力源功能,推动广州、深圳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发挥好核心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水平。

制定实施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

报告提出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省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制定实施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

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

报告提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承包地改革管理,鼓励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专项整治,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序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创新金融、保险支农服务。支持供销社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支持广东农垦改革发展。

支持广州开展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报告提出深化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支持广州、深圳开展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深化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纵深推进“证照分离”“一照通行”,完善注销退出制度,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便利化水平。

筹备设立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报告提出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筹备设立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建设好广州期货交易所,支持深交所实施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积极创建广深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数字普惠金融,推广供应链金融试点。探索建设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扩大“跨境理财通”规模,建设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推动“征信通”“保险通”。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等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创建广州国家植物园

报告提出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深入实施绿美广东大行动,加强天然林全面保护和系统恢复,积极创建南岭国家公园和广州国家植物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柳时强

【作者】 柳时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