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决策,好与坏》:关键时刻如何做对决定?

作者:趣评文史

作为一个选择困难症患者,做决定是一件挺难的事情。

就拿网上买东西来说,我通常会货比好几家,选择几件加到购物车,在这几件里又进行对比选择,即使这样,还是拿不定主意,还要把链接发给家人,让他帮着做决定。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的选择困难症根源在于不想承担责任,认为只要最后的决定不是我做的,这件事或者这个东西如果不好就可以和我无关。

说白了,就是想要避免做出不正确和会后悔的决定。那做决定到底有没有“方法论”呢?

《决策,好与坏》:关键时刻如何做对决定?

克里斯·布莱克在新书《决策,好与坏》中,运用心理学知识、概率知识、扑克牌游戏技巧,帮助我们了解运气和判断在决策中的作用,分析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头脑里到底在想什么,指导我们如何在变化中做决策,指出决策时我们都有哪些偏见和错误,以及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出色的决策者。

这本书对我们决策背后的复杂机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用大量的案例、生动的语言讲明白了做决策的底层逻辑。这本书里面提到很多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者如何做重大决策,虽然我们普通人经常做的并不是这些生死攸关的决策,但里面的方法论同样可以指导我们日常如何就小事做决定。

01

我一度以为选择困难症只是一种病态,而不是一种病。

直到某天看到一个真实的案例,才发现做不了决定真的是一种病。

美国有一个叫艾略特的人,他做了一场手术,把大脑皮质上的一个小肿瘤摘除了,手术之后,他发现自己得了一种无法做决定的病。

这种病是选择困难症的升级版,选择困难症只是纠结,而他是真的做不了决定。

就拿去哪个餐厅来吃饭,正常人可能会纠结到底是吃火锅还是吃炒菜,他不仅要考虑菜单与菜价是否合理,停车位是否充足,甚至会跑过去看餐厅灯光是不是昏暗,客人是多是少……总之他很难做决定。

这种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病,却导致他丢了工作、离了婚、破了产,打乱了他之前的一切。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他失去了情绪,而情绪被证明在决策里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02

有些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太感情用事、太冲动。但在克里斯·布莱克看来,这恰恰是做决定时使用频率最高的“直觉式判断”。

直觉,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我们的判断与偏见。

而直觉的出现,靠的是情绪的力量。

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每一个决定都追求理智、理性的话,是做不出决定的。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带有感情色彩。

德斯·威尔逊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正确的判断往往会带来错误的结果。

克里斯·布莱克也认为,我们试图用数据和信息处理能力来排除未来的或然性,结果却发现未来一如既往地不确定。我们接受着处理确定性的训练,但学会处理不确定性才是真正必要的。

03

走心靠的是感觉,走脑靠的是理性的判断。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就要走心和走脑结合起来。

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做决定的过程中,我们要不就是一时冲动,要不就是久久衡量利弊难以抉择。

有没有训练决断力的好方法呢?

克里斯·布莱克在书中多次提到一种方法可以提高决策能力,那就是记录每一个决定。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决定,还是关乎人生命运的重大决策,都值得记录下来,并且写清楚这样做的理由。

等过半年或者更长时间出以后,带着决定的结果,再来翻阅当时做决定时的记录,来检验自己的判断力是否可靠。

克里斯·布莱克强调,只有把已经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我们才能发现影响判断的偏见以及臆想的联系。

这其实也就是现在很流行的复盘思维,这是一个记录、校正动作。就如运动员反复练习一个动作后会形成肌肉记忆一样,复盘决定的动作重复多了,也会形成条件发射,帮助我们尽量做出正确的决定。

但就像顶级运动员也会出现失误一样,即使我们进行了大量决策力的训练,我们依然可能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克里斯·布莱克在书中还给出了若干条“经验法则”,来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做出完美的决策,而见好就收也许是最明智的决定。

2022新书 决策,好与坏 关键时刻 做对选择 领导力企业管理书籍 ¥77.7 购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