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火线办报 口述:张启旺

火线办报 口述:张启旺

追溯红色记忆,回眸烽火征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山西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山西广播电视报》社承办,编辑整理了100名经受过革命烽火岁月洗礼的党员老兵口述的自身革命故事,追忆当年红色峥嵘岁月,感慨今日和平幸福生活。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这些“初心故事”,是党员老兵对自己从军道路的朴素记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饱含着他们对党忠诚、与党同心的坚定信念,皓首丹心、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永葆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尚情怀,既是有形的正能量,更是鲜活的价值观。故事均为当事人口述,人物和事件血肉丰满,让读者从故事中获得情感共鸣,产生行动自觉,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山西广播电视报特别策划

火线办报 口述:张启旺

火线办报

张启旺,1930年8月出生,山西省太谷县人。1947年7月入伍,1948年8月入党,曾任平定弹药库政委。现为山西省军区太原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副师级离休干部。

1947年,我完成学业准备参加工作。当时,太行二分区的一位首长见我的字写得尚好,就让我去二分区的政治部工作。当时政治部正在出版一份名叫《前锋小报》的报纸,急需人手,我向他们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后,他们很高兴,就让我负责小报的印发工作。

战争年代,部队里的一切都因陋就简,我们这份小报当然也不例外。小报是一份周报,每期四版,版面八开,油墨印刷,每期可印二三百份。所用的纸是油光纸,有时候连油光纸也供应不上,就用毛头纸代替。我的任务是,负责按编辑编好的版面刻印,印完后把报纸分发到各部队,要保证战士们能够尽快地看到报纸。

1948年7月,解放晋中之战打响了。当时,徐向前司令员正率领十八兵团解放临汾,山西匪首阎锡山命赵承馁指挥五个师的兵力救援临汾,赵部离开太原不久,便听到临汾失守的消息,赵承馁立刻被吓破了胆,指挥部队急忙往太原撤。徐向前司令员晋中军区副司令员肖文玖发来电令,要我们五个团堵住赵承馁。时赵部已至太谷一带,过了太谷,就是太原。我军紧急出动,前去截击敌军。

我把油印机、油墨、纸张等装好,用担子担,把蜡纸、钢板和铁笔用挂包装好斜挂在肩上,跟着部队急行军。我们小小的印刷厂全“系于我一身”了。当时部队规定,行军时,每个战士所携带的包括枪支、子弹、被服等,总共不得超过十六斤,可战士的士气是战争致胜的必要条件,而报纸又是鼓舞士气的重要武器,这对我们的政治动员太重要了,我又必须带着它。部队一路急行军,中间不得休息,必须争分夺秒才能截住阎匪军。我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好几次都想放下来歇一会,可转念一想,不能放任自己懈怠,于是咬咬牙、鼓起劲来拼命跟上部队。政治部领导见我累得够呛,就对我说:“小张,你再坚持一会,回头我找个战士帮你。”

部队终于在车辋一带阻击住赵承馁匪军,战士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投入了战斗。在阎匪军的后面,徐向前司令员正指挥大军追上来。徐向前司令员向我们下了死命令,必须堵住赵承馁,绝不能让一个阎匪军跑掉。当天晚上,我就在野地里赶着刻印报纸,稿件是政治部和各连的干事送来的,内容有各地解放军的胜绩,但主要是部队里的战斗故事、英雄事迹。这一次,我们把完成堵击敌人的任务的宣传放到中心位置,在报纸的显著位置登出政治部写的宣传稿。宣传稿向战士们指明:赵承馁已到了穷途末路,号召大家“坚决堵住敌人,不让一个敌人跑掉!”“就是战斗到最后一杆枪,也决不让敌人过车辋!”第二天,这些口号随着《前锋小报》迅速传遍全军。我刚发完这一期报纸,立即赶着刻印下一期。不料,敌空军为了救援赵承馁,派了几架飞机来“光顾”我军阵地,有一架被我军用步机枪击落,其余四五架逃之夭夭了。为了保证安全出报,我又把小印刷厂搬到临时挖的防空洞里,在微弱的灯光下,继续出报。

赵承馁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阻挡他十万大军回太原的只有我军五个团。但他非常明白,过不了车辋便是死亡。他急红了眼,驱使阎匪军拼命地向我军阵地压过来,但我军却象生了根一般,岿然不动。匪首阎锡山这时从太原方向派来援军,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两路阎匪军相距十多里,可在我们五个团的阻击下,却迟迟不能会合。

赵承馁还没来得及想明白,对手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徐向前的大军已把他团团包围。我们两个分区的部队昼夜不停地打了3天,虽有伤亡,战士也有些疲惫,但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徐向前司令员命令我们退出战斗,进行休整,由十八兵团主力完成作战任务。这次战斗解放了晋中,歼敌十万。

休整一段时间后,部队奉命参加解放太原之战。这一回,我的印刷厂里又多了一名小战士,我们一起带着“小印刷厂”行军,我的负担减轻了不少。这时,政治部的宣传重心转到了解放太原上来。

1948年10月,我军开始扫除太原外围的阎匪碉堡。我们部队出现了两名战斗英雄,报纸也随之大力宣传报道这两位战斗英雄的事迹。这两人一个叫杨六儿,一个叫许虎娃,他们为了炸平敌人的碉堡,在我军机枪的掩护下,拿着炸药包,奋不顾身向前冲去,敌人的机枪不停地扫射,他们负了好几处伤,可还是顶着枪林弹雨坚决完成了任务,回来的时候,他们浑身都是鲜血。太原的外围战就在这些爆破英雄事迹的鼓舞下顺利地进行,阎匪军的几千座碉堡很快被我军清除。我军前锋直达小店,太原解放指日可待。11月,中共中央军事发言人向全国庄严宣告:“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就能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打垮。”政治部立即让我把它刻印成捷报,传遍全军,鼓舞士气。那时,全军上下一听毛主席说胜利就要到来了,很受鼓舞,都憋足了劲要打好这一仗。可是,中央军委却命令十八兵团,对太原“围而不打”。原来,中央为了打好平津战役,从华北全局考虑,生怕打下太原,惊走傅作义,所以就要求十八兵团摆出暂时无力攻夺太原的样子,以瞒过敌阎、傅二军。于是,城外的战斗队变成了工作队,《前锋小报》发起“满缸水运动”,要求战士们为太原城外的老百姓做点事情,要保证老乡家里的水缸满满的。太原城外的老百姓久受阎匪军荼毒,见解放军如此爱护老百姓,纷纷感叹:“解放军一定胜利,阎锡山一定失败!”

1949年4月,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早已胜利结束,国共北平谈判又以国民党拒绝签字而破裂,解放太原的战斗终于提上日程。这时,我十九兵团、二十兵团和东北四野的两个炮兵师也来到太原城下。太原城被我军包围得水泄不通,敌我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我军仅大炮就有一千三百多门,而太原城里的阎匪军却仅有百门大炮。十八兵团的《子弟兵报》号召:取消敌炮的发言权!《前锋小报》立刻予以转载,这句话马上传遍军中,风行一时。有这样的实力和士气,胜利一定属于我们。4月24日上午10点半,我军解放了太原城,消灭阎匪、日寇狗汉奸近二十万,随即很快解放了山西全境。

我在《前锋小报》工作了三年,小报的语言浅显易懂,富有战斗性又不失幽默,对战士们影响很大,许多战士把它当作识字教材来读。我在办报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重要的是学会用诗来记录生活,这一习惯一直保留至今。可惜的是,我收集多年的《前锋小报》却在多次调动搬迁中遗失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