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近日,由中国美术学院担任顾问单位,书法专业教师担任嘉宾,书法、插画等专业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全国首档书法美育交互式电视文艺节目《妙墨中国心》,在浙江卫视隽雅收官。节目一经播出,得到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等权威媒体发文肯定,也获得了业界专家与普通观众的热烈好评,纷纷肯定节目对笔墨之间中国文化的阐释与发扬。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妙墨中国心》研讨会日前在浙江省广电中心举行。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葛学斌,浙江广电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朱重烈,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华宣飞,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浙江卫视党委书记陈立波,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余旭红,杭州国画院院长金鉴才,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赵雁君,西泠印社党委委员、社委会副主任秦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陈昌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学习强国浙江平台副总编辑冯晔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热烈交流。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葛学斌指出,此次研讨会讨论的不仅是一档节目,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重视和关注,《妙墨中国心》节目很好地彰显了书法艺术内在的魅力。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研讨会现场

朱重烈认为,凭借创新的节目形式、富有深度的节目内容以及“高而不冷”的文化立意,《妙墨中国心》为电视文化节目的创新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讲话

沈浩表示,中国美术学院作为顾问单位深度参与了《妙墨中国心》,节目以“中国心”为关键点,让不同领域的人走到一起,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文化情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通过书法教育与实践来感化和洗涤心灵,是弘扬传统文化、数字赋能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余旭红讲话

余旭红充分肯定了节目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节目尊重艺术规律,从书法的小切口,以可观可赏可感可知的形式展示浙江书法高峰、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妙墨中国心》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出品,浙江广电集团、浙江省文联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担任学术顾问,以中华优秀文化瑰宝书法艺术为创意源泉,以书法艺术作品赏析和知识分享为创作主旨,将书法艺术的美学精神和书法作品背后的人文故事巧妙结合,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主流媒体在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上的正理念、新作为。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全网热搜上榜69次,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6亿,短视频播放量超1.8亿。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妙墨中国心》以书法艺术行、草、篆、隶、楷五大书体为切入口,锚定笔锋之下的妙墨故事,在内容表达方面有妙笔、有墨韵,中国美术学院沈浩、陈振濂、吕金柱、王冬龄、韩天雍、白砥、张爱国、沈乐平、戴家妙、钱伟强、李明桓、周峰、冯立、贺维豪、石连坤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在节目中探讨书法的创新和探索、传承与发展。在设计上,通过“妙墨赏习屋”、解墨人、寻墨人等设计,展现出强交互属性。节目中,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周紫晨、张震携手将书法与设计相结合,精彩呈现了“五体书跨界服装秀”,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学生马柳莺为节目创作皮影插画,跨界探寻书法艺术与当下连结、与年轻人沟通的方式。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节目现场呈现“五体书跨界服装秀”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学生马柳莺

为节目创作的插画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妙墨中国心》线下书法作品展

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更蕴含着“心正则笔正”的中国式哲理。“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讲好中国故事。”以此为价值导向的《妙墨中国心》透过书法传达的是国之气节。这档以书法为题的文化节目,可感、可学、可观,为文化传承注入了当代能量,也令书法艺术在荧屏上焕发新生。

编 辑|胡心云 庞 洋 邢 珂

审 核|徐 元 丁红旗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融媒体工作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