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近日,由中國美術學院擔任顧問機關,書法專業教師擔任嘉賓,書法、插畫等專業的師生共同參與的全國首檔書法美育互動式電視文藝節目《妙墨中國心》,在浙江衛視隽雅收官。節目一經播出,得到人民網、新華網、《人民日報》用戶端、《光明日報》用戶端、學習強國等權威媒體發文肯定,也獲得了業界專家與普通觀衆的熱烈好評,紛紛肯定節目對筆墨之間中國文化的闡釋與發揚。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妙墨中國心》研讨會日前在浙江省廣電中心舉行。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葛學斌,浙江廣電集團黨委書記、總裁朱重烈,黨委副書記、總編輯華宣飛,黨委委員、副總編輯、浙江衛視黨委書記陳立波,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餘旭紅,杭州國畫院院長金鑒才,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趙雁君,西泠印社黨委委員、社委會副主任秦陶,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導陳昌鳳,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學習強國浙江平台副總編輯馮晔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熱烈交流。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葛學斌指出,此次研讨會讨論的不僅是一檔節目,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推陳出新的重視和關注,《妙墨中國心》節目很好地彰顯了書法藝術内在的魅力。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研讨會現場

朱重烈認為,憑借創新的節目形式、富有深度的節目内容以及“高而不冷”的文化立意,《妙墨中國心》為電視文化節目的創新作出了積極的嘗試。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講話

沈浩表示,中國美術學院作為顧問機關深度參與了《妙墨中國心》,節目以“中國心”為關鍵點,讓不同領域的人走到一起,通過弘揚傳統文化來展現中國人的審美情趣、文化情懷和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通過書法教育與實踐來感化和洗滌心靈,是弘揚傳統文化、數字賦能傳統文化的成功案例。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餘旭紅講話

餘旭紅充分肯定了節目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節目尊重藝術規律,從書法的小切口,以可觀可賞可感可知的形式展示浙江書法高峰、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妙墨中國心》由浙江省委宣傳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聯合出品,浙江廣電集團、浙江省文聯共同主辦,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書法家協會、西泠印社擔任學術顧問,以中華優秀文化瑰寶書法藝術為創意源泉,以書法藝術作品賞析和知識分享為創作主旨,将書法藝術的美學精神和書法作品背後的人文故事巧妙結合,積極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出主流媒體在培根鑄魂、守正創新上的正理念、新作為。節目播出後反響熱烈,全網熱搜上榜69次,相關話題閱讀量超5.6億,短視訊播放量超1.8億。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妙墨中國心》以書法藝術行、草、篆、隸、楷五大書體為切入口,錨定筆鋒之下的妙墨故事,在内容表達方面有妙筆、有墨韻,中國美術學院沈浩、陳振濂、呂金柱、王冬齡、韓天雍、白砥、張愛國、沈樂平、戴家妙、錢偉強、李明桓、周峰、馮立、賀維豪、石連坤等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在節目中探讨書法的創新和探索、傳承與發展。在設計上,通過“妙墨賞習屋”、解墨人、尋墨人等設計,展現出強互動屬性。節目中,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研究所學生周紫晨、張震攜手将書法與設計相結合,精彩呈現了“五體書跨界服裝秀”,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學生馬柳莺為節目創作皮影插畫,跨界探尋書法藝術與當下連結、與年輕人溝通的方式。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節目現場呈現“五體書跨界服裝秀”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美術學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學生馬柳莺

為節目創作的插畫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妙墨中國心》線下書法作品展

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書法是“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更蘊含着“心正則筆正”的中國式哲理。“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講好中國故事。”以此為價值導向的《妙墨中國心》透過書法傳達的是國之氣節。這檔以書法為題的文化節目,可感、可學、可觀,為文化傳承注入了當代能量,也令書法藝術在熒屏上煥發新生。

編 輯|胡心雲 龐 洋 邢 珂

審 核|徐 元 丁紅旗

出品: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

中國美術學院新聞中心

CAA融媒體工作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