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无奈与温馨 | 香山京鸿

作者:华文拾贝

#郑州抗疫日记#

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无奈与温馨 | 香山京鸿

真难!面对一年零一个月里几波灾情的轮番袭击,全中国的同胞都说,郑州太难了!

是的,新冠疫情就像一团风吹不走的乌云,2021年年初至今时常光顾郑州,中间叠加特大暴雨水灾。而平头百姓期望的平常生活,如同是力度孱弱的阳光,刚拨开乌云露出了一道缝隙,绿城人弹冠相庆的手还没有来得及摸到帽沿儿,乌云就又合拢了!

新冠疫情之下最难的人,属于一波波防控政策之下的郑州生意人,行走于街巷漫步于商超的普通绿城人,更属于那些站在抗疫前沿的勇士们,比如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比如小区保安、物业保洁人员,还有自上而下分分钟都在研究疫情、慎重而果断拿出防控决策的各级领导。

在郑州,疫情中有没有比最难的人还要难的人?有!一定有!老夫认为,他们就是奋战在防疫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人们,也许他们所在的岗位平时没有啥值得高度关注的,但在与病毒的搏斗中,那可是推在最前面的防浪堤坝,时时刻刻受着风起云涌的潮水冲击。

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无奈与温馨 | 香山京鸿

常言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街道、村镇、工矿企事业单位,组织抗疫的干部职工、值班员、志愿者,除了面对本职岗位涵盖的多如牛毛的工作任务,这两年还必须把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抗疫斗争中。他们执行上级的抗疫决策和部署须得一丝不苟,对部分群众的不解、误会、怪话甚至谩骂,须得好言相劝赔足笑脸。一旦任何地方说话办事有个闪失,那些追责的声浪就能把他们拍到沙滩上去,不死也得脱层皮!但他们牢记初心使命,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即使是小草一棵,也要挺直腰身管好自己的三分地,其在最后一公里的硬核抗疫形象,亦如临风玉树令人敬服!

笔者之所以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是因为邻居老郭刚刚亲历的一段真实故事。

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无奈与温馨 | 香山京鸿

那是2022年元旦,各家各户正在抓紧运用新年的喜气驱赶去年的新冠疫情晦气。老郭的外甥乘机从上海来郑州转车回老家,说要到老郭家临时歇个脚,当姨夫的他自然要热烈欢迎。他外甥进入小区时以为是短暂停留,不用扫码不乐意扫码,与门卫打了半天嘴官司也不顶用,即使最后报出姨夫的大名和门牌号,并反复强调很快就走了,也没有打动物业保安不扫码不能进小区的磐石决心和坚守(可赞,佩服!),他外甥没奈何扫了健康码。

按照当时的防疫政策,外省人员来郑州,即便不是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扫码进入小区都会变黄码。这一扫不当紧,第二天离开郑州,他外甥因为黄码将无法出城了,要想离郑回家就得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为了不耽搁明天回老家去,他外甥必须去做核酸检测。由于他外甥对郑州路况情况不熟悉,老郭就陪其去做核酸。去之前,老郭联系了小区所在地的东风路办事处姓田的女主任(平时经常在小区群里宣传党和政府的各类政策规定,大家习惯叫她田主任),将情况报告给她,询问如何处置、到哪里做核酸检测?

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无奈与温馨 | 香山京鸿

没想到田主任当时正驱车行进在高速公路上,她看到有辖区居民打电话,立即减速停靠在路边与老郭联系沟通,弄清原委后她说自己有急事要办、且在高速上,会让在家里的同志帮助老郭处置,这份责任心令邻居老郭相当感佩。

放下电话大约两分钟的功夫,老郭的微信就出现一个姓李(姑且叫他李主任吧)的朋友,要求加为好友。他们联系上之后,李主任热心指导老郭去距离最近的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大桥医院。由于相距不足千米,老郭领着外甥步行来到了位于宋寨南街的东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到达卫生服务中心时已是下午四点,门口有一个女医护人员和一名保安,招呼着前来看病或做核酸检测的人们。在“扫码!扫码!”的叫声里,老郭和他外甥分别扫码进入了服务中心大厅。女护士一看老郭外甥的手机显示是黄码,嘿嘿,立刻如临大敌,把他们引导到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要求填写相关信息、但当听完老郭的解释后虽稍微安心,却声称此处不能对黄码持有者做核算检测,要做就得去金水区总医院。

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无奈与温馨 | 香山京鸿

闻听此言,老郭气不打一处来。办事处的领导让俺老郭来这里做核酸检测,证明这里可以做,人都来了又把俺们支走,这唱的是哪出戏?这不是折腾人吗!老郭坚持不走,给办事处李主任打通电话,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医院马上就要下班,客人明天又要离开郑州,外甥符合外地来郑“三天两检”要求,为何不给做检测?

李主任很耐心地与医护人员沟通政策、说明情况,但她们一口咬定这是她们上级医院的规定,只能为绿码人士做检测,凡是黄码的一律要到金水区总医院去做核酸检测。老郭气得直跺脚,老郭想不通的是,服务中心在东风路办事处辖区,不听辖区领导的调度和政策要求,执意让老郭他们去很远的区总医院,是在有意为难人。甚至认为中心与总医院之间有什么利益瓜葛,却把老百姓推来搡去。老郭的牛脾气一上来,就不顾三七二十一地大声与其辩论,还拿出相关规定让她们看,年近六旬的老郭年迈体弱,一会儿就上气不接下气了。

老郭不愿意来回跑,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却不接纳检测,一时成了僵局。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李主任又打来电话,说不要与她们医护人员争执,长时间的疫情防控她们很不容易,她们上级医院的规定她们自然不敢违抗,再说今天既是元旦还是周末,持续上班值班可能情绪不好。温和地劝老郭到别处去做,并马上替老郭联系河南中医学院二附院和大桥医院,不巧的是,这两个医院全部预约满额。

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无奈与温馨 | 香山京鸿

老郭心急如焚,天马上就黑了,外甥出不了核算证明,明天怎么回家呢?老郭拉着外甥的手走在寒冷的街道上,满脸焦虑无法排解。此时,李主任又主动打过来电话说,让老郭给他发个位置,并告诉老郭,金水区总医院那边他预约好了,马上开车过来,接上老郭的外甥快速赶过去,还能来得及。果然,不大一会儿,一个二三十多岁的小伙子赶来了,二话不说拉上老郭的外甥扬长而去。

望着他们越走越远的背影,老郭突然感到一阵愧疚。他知道了这个李主任应该不是办事处主任,而是一个参加工作不长时间的大孩子,禁不住眼圈发潮喃喃自语:都很难啊,李主任们也真不容易!为了让抗疫政策规定落地见效,基层的同志们没日没夜没有节假日,在5+2白加黑的循环中,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解决矛盾、执行规定,是责无旁贷的首选。

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无奈与温馨 | 香山京鸿

那天晚饭后散步,看到老郭一步三晃也在散步,笔者开玩笑说,郭老兄又有酒场了?和谁一起喝得想跳霹雳舞了?老郭回应道,疫情需要,大小餐饮店都禁止堂食了,想叫几个朋友怼二两都没有地方啊!是自己实在忍不住,独酌了大半瓶。

看看左右无人,老郭拉我坐到凉亭里,大声而神秘地告诉我了以上的信息。最后,老郭一个劲儿感谢着田、李二主任,说,虽然是阳历,那天也算2022新年第一天,放假期间人家办事处的领导碰到他们家这档子事,可管可不管,你做不了核酸检测出不了城,关人家啥事?可田、李两个主任接力负责到底,那个小李多方协调、积极周旋,还开着自己的车帮忙接送他外甥,使客人及时做了核酸检测得以顺利离郑返乡。要是他们没有一心为民的意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肯定不会那样费气巴力做工作。

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无奈与温馨 | 香山京鸿

笔者频频点头附和着老郭,并伸出了大拇指。问老郭当时照几张照片没有,他一拍大腿:哎哟!只顾着捉急哩,没想到啊!

这只是郑州抗大疫过程中发生的一件小事,应该是田、李主任们,抗疫期间遇到的成百上千个问题中的一个,也是郑州硬核抗疫前沿阵地上的一个缩影。我们通过这一件小事可以相信,奋战在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人,对待工作对待群众的合理诉求,都是一样的热心、上心、用心、耐心,具有冬季里遇春风的温馨。正是有千千万万个田主任、李主任的勇于担当、执着坚守和热忱服务,郑州、河南乃至整个中国的抗疫“堤坝”才会固若金汤,我们才能在世界各国陷入新冠疫情的泥潭之时,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全、安宁、安适的生活。

抗疫最后一公里上的无奈与温馨 | 香山京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