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晓宇和父亲金性勇
近日,《杭州日报》“倾听·人生”栏目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位父亲,他说,“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
没有人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父亲,却道出了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故事中满满都是无法被摧毁的父爱,让人唏嘘,甚至有人感叹上帝的不公。
01
命途多舛,但从未放弃
“六岁那年,小宇和邻居孩子一起玩,没想到那天邻居孩子在玩具枪中放了一根针,一枪打到小宇眼睛里,左眼晶体碎了。小宇的一只眼睛从此瞎了,只能斜眼看东西。”
“高中时他突然厌学,情绪大变,家里的电器被他砸了个遍。”
“他妈发现他是吃了安眠药自杀,赶紧和邻居送到医院洗胃。幸亏药量不足,孩子救了回来。”
“去几家医院看了,都诊断是躁狂抑郁症,也叫双相情感障碍。”
“不读书不上大学不工作不成家,我们都能接受——只要他活着。”
“小宇他看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外语小说。2010年,小宇接受了出版社的任务十年里,小宇以每年两本书的速度,一共翻译了22本书。”
“孩子一生没有朋友。我作为父亲,最有幸的是在这十年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助手。”
“妈妈痴呆了,小宇非常难过,他说我能翻译书是妈妈的功劳。每次出版社寄样书给小宇,他都第一时间冲到床边送到妈妈手里,讲给妈妈听。”
“每天小宇抱着妈妈喊“老妈啊,老妈啊”。”
“有一天小宇过马路,迎面一个快递员,他一拳打掉了人家的门牙……不久,七院来人,将小宇带走。儿子呼天喊地:爸爸救救我,我不去医院啊,不要去啊。”
“我老伴去世了,但我没有告诉他们,让孩子们以为妈妈还活着吧。”
“上周我去医院看过小宇,给他送点吃的。每次去那里看他,每次都听他哭叫,“求求你带我回家,爸爸我们回家吧……””
在这位父亲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来自父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也看到了躁郁症患者的另一面。大概很多人对躁郁症患者的认知都是,情绪阴晴不定、暴力倾向、抑郁成疾。
然而事实上,很多躁郁症患者也被认为是天才。
02
躁郁之心成就天才之路
《躁狂抑郁多才俊》里面列举了25位历史名人:贝多芬、梵高、牛顿、海明威……他们终其一生都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承受了超出常人的痛苦。又都是具有伟大想象力的天才艺术家。
而这位父亲口中的儿子金晓宇在翻译上也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十年间,小宇接受了出版社的任务,开始他的翻译人生。小宇以每年两本书的速度,一共翻译了22本书。
躁郁症,即躁狂抑郁症,又叫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会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小宇不上学,情绪低落,晚上不睡觉,甚至自杀,这些都是在抑郁期;无端猜疑指责别人,狂躁不安,有破坏行为,是转入了躁狂期。
《躁郁之心》的作者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曾于躁郁症共处30年,她在书中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构成的。我们都只能在自身性格的局限中游走、生活,实现其可能性的一小部分。与躁郁症共处30年的经历,让我不断意识到它所带来的限制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