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梁山路线:王伦的战略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梁山的历史上有四个战略方向:第一是王伦的小本经营战略,第二是晁盖的只图痛快的经营战略,第三是宋江的诏安战略,第四个是李逵的杀进东京、夺了鸟位的造反战略。

王伦的战略很简单,就是与杜迁、宋万、朱贵等几个头领,带着几百小喽啰,在梁山占山为王,享受一世的快活。

王伦只是个不第秀才,没有大本领、也没有大野心,但有自知之明。守着一亩三分地,虽然不能飞黄腾达,但有几百个小喽啰伺候着,小日子过得也很舒服。并且只是抢劫路人就能养活,也不会招来官府的大规模征讨。

梁山路线:王伦的战略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所以王伦不扩大队伍、也不扩大势力,免得树大招风惹人嫉恨。对于前往梁山投奔的人,无论是林冲还是晁盖,王伦都是以礼相待,既不得罪也不收留。好吃好喝好招待,再赠金银礼送出境。

王伦不得已收留林冲,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林冲既有柴进的推荐,不收留面子上说不过去;最重要的原因是林冲孤身一人,并且林冲没有太大野心、性格懦弱,也是寻求安稳,多这样一人对梁山没有太大的负担。至于林冲武艺高强,那不是王伦需要的,因为小本经营生怕招摇,又没有扩张的打算,要这种本领高强的人有害无益。

王伦绝不能收留晁盖的道理很简单,晁盖一行七位好汉,还有一大帮家属随员,并且上山前还痛击官军,既势力庞大又招摇过市。既有被晁盖吞并的危险、也有被官军围剿的风险,这与王伦的小本经营战略是有根本的冲突的,所以王伦是断然不能收留的。

所以王伦极力抗争,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实际上王伦是热情待客,礼送出境,并无不妥之处,是林冲忘恩负义、晁盖鸠占鹊巢。

梁山路线:王伦的战略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晁盖是什么战略呢?

晁盖为人表面看确实义气,与众兄弟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对自己有恩的人是来者不拒。但仔细看的话,晁盖是之图痛快,并没有战略。

并且晁盖的招纳英雄只是虚名,实际上除了帮过晁盖的人,主要是宋江的人马,其余人晁盖也压根没有收留过,更被说招揽了。

从领导的角度看,晁盖连王伦都不如。

王伦的小本经营可以让这几百人无忧地生活下去,也算是自己的世外桃源,但世外桃源最重要的是与世隔绝,所以王伦尽可能的不与外界交往,不扩大势力。

晁盖是只图义气,对未来出现的各种状况,压根没有长远规划。所以林冲这样懦弱安身的人可以待着,但秦明、华荣这样还有发展之心的人,待着就不安心了。

所以晁盖的梁山,不断涌入宋江的人手。或者说正是因为晁盖没有战略,众人前途不明,所以大多数人倒向了宋江。

梁山路线:王伦的战略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宋江的诏安战略确实是最有深意的,作为占山为王的草寇,宋江也尽可能将梁山发扬光大了,如果没有宋江,梁山很有可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不会有现在的名气。

你可以换位思考,一帮小偷、抢劫犯、地方恶霸、叛逃降将,甚至还有卖人肉包子的,整日逃窜,生怕被抓住判了死刑。突然间能进入朝廷,上马管官、下马管民,有几个不乐意的?

但招安战略的代价也是沉重的,梁山108将付出了大部分的伤亡,才终于正名,并且宋江和卢俊义这两个主要首领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这里要说一下,梁山反对派的主要目标就是宋江和卢俊义,吴用和华荣只是自己不愿活,并不在反对派的打击范围内。

但这个代价也是必须的,毕竟是一大帮十恶不赦的罪犯,如今能登大雅之堂,光宗耀祖、名垂青史,子孙也得以受益,不为朝廷做出贡献怎么可能?

梁山路线:王伦的战略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除了这三个战略之外,还有一个没有实施的李逵战略,那就是杀进东京,夺了鸟位的造反战略。这个战略也是今天你最欣赏的,但我的评价只是造反战略,为什么呢?

梁山有造反的资本吗?凭什么呢?

单从军事上来讲,梁山或许能算是个反对派。

但政治上呢?梁山凭什么号召民心与大宋朝廷对抗?

就是最简单的农民起义,也往往会提出“均田地”或者“免税”的口号,不管能不能真正实行,至少是有政治目标和号召力的,能吸引农民的支持的。但是梁山连这个最简单的口号都没有。

梁山路线:王伦的战略才是最稳妥的选择

至于文化上,梁山能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吗?梁山夺权后能带领天下发展建设得更好吗?有这个计划和能力吗?实际上是统统没有的。

如果这帮无法无天的人真的占了朝廷中枢,真的能比宋朝的官员干得更好吗?李逵坐堂看起来正气十足,但是不到半天就惹下涉及人命的冤案。如果这帮人真的掌握重权,天下得被他们搞成什么鬼样子?

打个比方,王伦就是个小公司老板,我们一帮人活得挺好就行。晁盖就是个暴徒,抢了公司自己弟兄们的享受。宋江是一心想要被上市公司收购,但被收购了团队肯定要被拆散。李逵想上市,但他们只是小偷公司,怎么可能上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