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越逼越差,好的教育都会满足孩子的胜任感、自主感、归属感

最近,有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博士毕业的父亲,经常向刚上小学的一对儿女教中学以及大学的知识。其中包含文言文和高等数学,父亲每天逼他们学习到深夜。只要孩子让他不满意,他就会对孩子进行辱骂和殴打。妻子多次劝说,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了人身保护令。

孩子越逼越差,好的教育都会满足孩子的胜任感、自主感、归属感

消息一出,很多网友都在谴责这位父亲:这位爸爸太虚荣了,太以自我为中心了,这样会给孩子留下莫大的阴影,以后是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很难说;很多父母永远不知道“鸡娃”不如“鸡自己”;“卷”在了起跑线有什么用,把孩子逼疯了反而适得其反…是啊!父亲这样做,想必也是不想让孩子落后于人,但是“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反而会物极必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在幼儿时期,要发展孩子的智慧,关键是让孩子从玩乐中学习,孩子在不断地选择探索中成长。但是,很多的父母就擅长逼孩子,从孩子三四岁开始花大量的时间让他“学东西”。甚至认为“只要不让孩子玩,就是赢在起点”,因此压缩孩子的娱乐和睡觉的时间,“推”着孩子往前走。在父母看来,越勤奋的孩子未来越优秀。殊不知,这种“鸡血式的勤奋”,反而更容易将孩子养废。

01

用时间衡量的“勤奋”,只会压垮孩子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了一件事。她在和女儿聊天时说:“你们这代人比我们厉害,每天可以学很多东西。”女儿的回答很扎心:“你们感受不到我们的痛苦,每天早上七点十分要坐到五点半,晚上写作业还要写到十一点半,连周末的时间都被你们占据了,并且这不是一天,而是十二年。”一句话道出了无数孩子的心酸。“不能输在起跑线”这句话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印在了身上。很多父母秉着“不能输”的精神,卯足了劲地逼着孩子努力。《中国青年研究》的数据显示:00后孩子上课外班的大幅度增长,课外补习是90后的三倍。每周课外的学习时间长达17个小时,位列世界第一。父母为了孩子,总会以“现在不努力,以后会后悔”为借口将孩子逼到“极致勤奋”的地步,让孩子像个小马达一样不停地转动。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慢慢被压垮的。微博上曾出现过这样一条新闻。

孩子越逼越差,好的教育都会满足孩子的胜任感、自主感、归属感

这个男孩原本是个学霸,但有一对强势的父母。考试考了99.5分,就被父亲批评“怎么才99.5分,还有0.5分被你吃了?”妈妈每天都会给他布置很多课外作业,每天完成任务都到深夜了。他每天不停地做着复习、预习、练习题,生活都被学习占满。而他也成功地被父母逼出了问题。有一天妈妈让他背书时,他突然倒地,还抽搐不止。这种状况在每一次妈妈提到作业时就会发生一次,严重时直接晕倒。后来,男孩的症状被诊断为“分离性障碍”(俗称“癔症”)。“想让孩子优秀,逼他使劲勤奋就好了”这句话是教育最大的谎言。无法在质量上取胜的努力,只会让孩子裹挟着父母的焦虑前行。它的危害最终会以最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02

父母越焦虑,越容易滋生孩子的“惰性”

知乎上有一位女士说“自己是一个失败的妈妈”。她上高中的儿子,前一段时间很逆反,不仅不愿意去上学,还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孩子的问题,都是有迹可循的。这位女士说她非常强势。儿子刚上一年级时,她就把儿子当成高三的来抓,经常逼迫他做听写练习到深夜。写作业时,她都会拿着板凳坐在书桌旁看着,只要有一点错误,就会对儿子严厉训斥。有好几次儿子考试没考好,她不仅严厉训斥,还将电话打到班主任那里,要求老师给他布置额外的任务。慢慢地儿子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刚开始是不肯写作业,后来变成了不愿上学,不管她怎么劝说或是威逼利诱,就是不想学习。当一个孩子受到外界的监管越多,逆反心理就越严重。一位心理老师曾说:“15岁前的孩子,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感受。”感受力是开启孩子内驱力的开关。但是在教育中,很多父母都在用“你必须听我的”的方式逼孩子。就是这些让孩子反感的方式,毁掉了孩子的内驱力,孩子后劲没了,就会出现应付、懒惰、抗拒、厌学的心理。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父母的长期逼迫,会给孩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我不被信任,是个没用的人”。当孩子有这样的认知,自我价值感就会降低,积极的能量会转化为消极的惰性。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即使父母花十倍的精力,也难有三分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训练:唤醒孩子的自律》一书中说:那些懂得自控的年轻人,往往有着一定的自由,因为他们有机会去为自己去做选择和决定。父母“违背”了孩子独立的原则,摧毁孩子内驱力的同时,惰性因此而生。

03

好的教育,都始于“看见”

在《中国少年故事》中,一个十岁的男孩每周都会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有编程、书法、击剑、鼓乐…他每次都学得特别开心。后来,从父母口中才了解到,这些兴趣班都是男孩所喜欢的,所以孩子一直坚持在学。

孩子越逼越差,好的教育都会满足孩子的胜任感、自主感、归属感

妈妈对男孩说:爸爸妈妈希望在未来,你能成为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做一个即使身处平凡,也能活得出彩的人。每个孩子的生命中都有一股原始的动力,它源自于父母的“看见”。它包含着父母的尊重、支持和信任,用父母的爱转化为孩子的内驱力,让他有一种“因为我想做而去行动”的信念。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曾提出过“自我决定的理论”,认为人要有积极的机体,需要满足这三种需求:

自主感:我能选择我想做的事;

胜任感:我相信我自己能做到;

归属感:我有信任的人关心和支持,并能彼此分享。

只有满足了孩子这三种感觉,大脑才会维持动力。

1)父母要“看见”孩子的需求,给他胜任感

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曾指出:人类有胜任的基本需求,即相信自己能有效应对环境的需要。要让孩子有“想要做一件事”的决心,父母就要给他尊重感,让他有“我并不比别人差”的积极心态,才愿意去做一件事。纪录片《零零后》中,男孩池亦洋是父母眼中的“熊孩子”,但他热衷于打橄榄球。父母当时决定支持他,就把他送到专业球队训练。后来池亦洋主动提出去美国学习橄榄球,父母就一边陪他训练,一边学习英语。在父母支持下,池亦洋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竞选国家队,成了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孩子越逼越差,好的教育都会满足孩子的胜任感、自主感、归属感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内心追求的东西,父母的支持和信任会给孩子传递一种“我相信你能行”的信念。这样的状态会不断激励孩子的能力。

2)让孩子“掌控”自己,给他自主感

美国心理学家利克·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论认为:孩子需要发展自主感,如果没有发展好,就会否定自我,从而产生自我怀疑。简而言之,就是父母要尝试着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才能培养他的自律性。去年,一个叫王柠允的女孩因为中考成绩6科满分而羡慕了很多父母。谈到他的教育方式,他的父母很另类。父母从未给她报任何辅导班,更多的时候都是自己安排她的学习和生活,父母给了她足够的选择权。拥有“掌控权”的王柠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很会管理自己的时间。越禁止,孩子越想要。只有给孩子自己做事的机会,他才会有激情去选择“该做的事”和“想做的事”。懂得在取舍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3)建立情感联接,让孩子有归属感

对孩子来说,归属感不仅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情感,也是培养孩子“爱人的能力”的重要因素。这就意味着父母要给孩子情感上的支持,让孩子有被接纳的感觉,他才能找到安全感。曾经有一个叫赵启琛的男孩,高一时成绩在班上是垫底的。却在高考时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谈到他的逆转,他说:妈妈从来不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责骂我;在我迷茫时,他总是不断的鼓励我、支持我,给我拥抱。父母的支持和肯定、鼓励和信任,这些是给孩子最好的归属感。它会让孩子觉得“无论我做什么,父母永远都在我身后”。归属感的三个关键因素:足够的尊重、足够的陪伴、足够爱的表达。满足孩子的这些需求,孩子才能在爱的流动中感受满满的幸福。

04

好的教育不是给孩子注满一桶水,

而是点燃他内心的一把火,让它开启孩子的内驱力

它需要解放孩子的双手、头脑,让孩子用充分自由的生活去填满未来,而不是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教育,就是要在时间和空间,给孩子留白。就像作家陈丹青所说:教育的最目的,是要把人的创作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孩子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父母要用未来的眼光对当下断舍离,为孩子提供价值;与孩子“同频共振”,用智慧治愈孩子的未来;构建对孩子的信任,为孩子寻找生命的光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