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年“抗韩”,为何越来越难?韩流不只是国家队,也有技术实力派

作者:科技真探社

十年来,“抵制韩流”已经成为颇有历史感的事情。

十年“抗韩”,为何越来越难?韩流不只是国家队,也有技术实力派

早在2009年,说唱歌手热狗就用一首《韩流来袭》,控诉韩流音乐是“华丽的造型下,没有一点里子,听众一窝的跟前,没有半点坚持。”歌词犀利,粗口频频。

又过了三年,在2012年百度沸点晚会上,亚洲天王周杰伦直接喊话:“不要让韩流越来越嚣张,华流才是最diao的。”要粉丝们支持华语音乐。

十年“抗韩”,为何越来越难?韩流不只是国家队,也有技术实力派

然而,十年过去了,周天王的新专辑尚不知在何处,各种裁缝歌、口水歌盛行华语乐坛,就像是最近2021年腾讯音乐十大热歌榜单,就被众多网友吐槽“内地音乐完了”。

凡此种种,使得国内音乐人公开表示:之前所说“音乐至少倒退十年”的观点,还是太保守了,暗讽如今华语乐坛不如当年。

一面是韩流文化在全球攻城略地,一面是屡被唱衰、渐渐式微的华语乐坛,有谁能想到隔壁这个被我们斥责为“节日小偷”的国家,如今已成全球第五大文化强国。

说起这,心情不免唏嘘。

上一代韩国人喜爱中国明星,但如今不少中国年轻人痴迷韩国爱豆,此消彼长之间,是什么造就了如今韩国文化产业的“软实力”?

十年“抗韩”,为何越来越难?韩流不只是国家队,也有技术实力派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韩国。

风暴过后,大量企业倒闭、民众失业,按照韩国电影《国家破产之日》的描述:金融危机次年,韩国成为失业人口达180万人以上的高失业率国家,自杀率增加了42%,中产阶层减少了11%,其中有62%直接沦为低收入家庭。

而把韩国从金融危机里拽出来的救命稻草,一是半导体,另一个就是文化产业。

1998年开始,半导体、文化就被称为韩国的立国之本,韩国政府誓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规划发展,而且“必须为民族文化的世界化倾注力量。”

没错,韩国的文化战略从诞生之初就瞄准了全球市场,绝不蜗居于韩国本土。

随之在1998年,韩国相继推出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等法案,动用国家力量扶持韩国文化发展。

十年“抗韩”,为何越来越难?韩流不只是国家队,也有技术实力派

后来你也知道了,韩国当年的决策显然是正确的,如今韩流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都要归功于当年的孤注一掷,就在国内韩流鼎盛那几年,三星手机也卖得特别好。

十年“抗韩”,为何越来越难?韩流不只是国家队,也有技术实力派

而且在韩国娱乐公司的设想里,临近中国和日本,韩国完全有能力在亚洲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娱乐文化市场,市场规模将数倍于美国。

人家的娱乐才叫娱乐产业,咱们的娱乐很多时候,那只是娱乐。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韩国终于建立起其他国家几乎难以复制的工业化造星能力。

现如今,一个有梦想的中国年轻人要想成为世界级偶像,出道前就必须要去韩国当练习生,才有可能打入国际市场,而且就算国际化失败,退回国内,他亦有足够的人气和资源支持。

十年“抗韩”,为何越来越难?韩流不只是国家队,也有技术实力派

然而,事实的真相不仅如此。

如果你只是简单认为韩国偶像就是唱唱、跳跳,那就大错特错了。无论是虚拟偶像,亦或者是元宇宙,韩国始终在用先进技术来包装、夯实自身的韩流文化,在丰富内容的同时,也在探索前沿技术为韩国文化传播可能带去的价值。

十年“抗韩”,为何越来越难?韩流不只是国家队,也有技术实力派

像是概念女团aespa,就有真实和虚拟两种偶像形象,其母公司SM娱乐在去年6月底就宣布进军元宇宙和XR领域,足足比Facebook提前了三个月时间!

因此说,韩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不仅是因为他有工业化的造星能力,同时也因为韩流具备技术上的探索精神,二者结合,使得这十年“抗韩”,正在变得越来越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