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

汉桓帝时,曹腾为大长秋,是皇后宫里的总负责人。曹腾是宦官被封为费亭侯,宦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太监。曹腾为了继承香火,收养了曹嵩。曹嵩这个人历史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他做到了太尉,太尉是与丞相、御史并称三公之一,是掌管军事的最高长官。曹嵩最了不起的是他生了一个很厉害的儿子,他就是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曹魏的开创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不止在中国广为人知,就是在世界上喜欢曹操的人也不在少数。而曹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太监。说起曹操自然会想到刘备、孙权,因为他们就是三国时期的三大巨头。今天我们根据历史的记载,来分析一下曹操、刘备、孙权,谁年轻时更出色。

三国志-武帝纪第一: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

根据三国志,曹操年少的时候很聪明,做事有谋略。但是他这种聪明和谋略,又不用在正常的地方,天天在外面做些乱七八糟的事,所以史书上记载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当时大家都认为曹操就是一个小混混,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曹操的父亲是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是三公之一,可以说曹操就是典型的高官子弟。但是他的爷爷是宦官也就是太监,曹操在高官后代中是一个异类,并不被人接受。因此年少的曹操比较放纵自己,不拘小节,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曹操就是个小混混,只有两个人看出了曹操的与众不同,并且给出了很高评价,他们是谁?一个是南阳何颙字伯求,东汉名士,他为人正直,胆大,参与谋刺董卓不成,最后闷闷不乐,生病而死。另一个是桥玄官至太尉,他对曹操评价很高,治理乱世平定天下,非曹操不可。桥玄恳切地对曹操说:“我见过很多的天下名士,没有人及得上你。我以后老了,我的妻儿就托付给你。”

曹瞒传云:太祖年少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而?口;叔你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同,嵩终不复信,太祖 于是益得肆意矣。

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

曹操小的时候不务正业,他的叔叔多次向曹操的父亲告状。曹操很是烦恼,有一次在路口看到叔叔,于是装中风,嘴歪了。曹操的叔叔问其原因,曹操说碰到恶风了。曹操的叔父连忙告诉了曹操的父亲,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当曹操的父亲看到曹操时,一切正常。曹操的父亲说:“你叔叔不是说你中风了吗?”曹操说:“不曾中风,因为叔父不喜欢我,所以才罔言。”自此曹操的叔父再告状,曹操的父亲不再相信了。这导致了曹操更顽劣。其实知子莫若父,曹父对儿子肯定是很喜欢,也一定认为自己的儿子会有出息,但是自己的弟弟来告状,又不能置之不理。而曹操这次用计谋成功阻止了叔叔的告状,一方面是年少的曹操有计谋;另一方面是曹操的父亲想要给曹操更多的空间。其实曹嵩是东汉太尉,是到三公之一,那可是汉朝最高的军事长官啊,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会被曹操这小小的计谋所骗呢?再说自已的儿子是什么样人,他不明白吗?曹操这个叔叔也是个热心肠,也是因为自己的侄儿不争气而着急。纵观曹操的一生,对自己的族人是相当的好,相当的重用,如曹仁、曹洪等等,这也说明曹操的族人还是相当不错的。曹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重法治理了混乱京都。五色棒明示于人,不惧强权!曹操做得很漂亮。这时的曹操向世人展示他的与众不同,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曹瞒传云: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条,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行,莫敢犯者。近决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之,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

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

刘备有一个高贵的出生,汉中山靖山之后,皇室宗亲。可是在三国三大巨头中,只有刘备早年生活的艰难。父亲早逝,刘备和母亲相依为命,贩履织席。刘备家东南方向有一棵桑树,这是古树,长得高大而茂盛,就像皇帝出行的车盖一样,来往的行人对这棵树称赞不已,这是一棵神奇的树。刘备小时候和同宗的小孩做游戏,他说:“终有一天我做羽葆盖车。”羽葆盖车,是指皇帝出行专用的车辆。这里就有一个奇怪的事,幼小的刘备怎么会说出乘羽葆盖车这样的话?我的观点是,刘备这一族作为汉室宗亲,刘邦的后人,虽然到了东汉末年沦落为平民百姓,但是他们在日常生活肯定以汉室宗亲自居,有很强的家族荣誉感,以至于年幼的刘备深受影响。年幼的刘备能说,当乘羽葆盖车,也不足为奇,也可能刘备的小伙伴也说过。唯一不一样的是刘备最建立的蜀汉,乘坐羽葆盖车也是必然,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记录。曾经年幼的我们曾经也说过是要当科学家、将军等等豪言壮语,可是现在却碌碌无为又有谁记住我们的话呢,这和刘备截然相反啊。乘羽葆盖车,也是刘备的理想啊!

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幼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不望见童童如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年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乘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当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入九江太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早:“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交。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陡众。

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

当刘备说必乘羽葆盖车,换来的是同族叔父刘子敬的怒喝,不要胡说八道,你会害死我们的。其实年幼的刘备不懂事,言语不恰当,叔父可以去教育他,结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怒喝。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是刘备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过得拮据,而且父亲的早逝更是失去了靠山,导致大多数的族人对刘备并不好。三国志中先主刘备,话不多,喜怒不形于色,恰恰和年少遭遇分不开。当周围的人对你不好时,当你表现出一点不满时就要面对不友好的族人,你会怎样?曹操最信任的是家族里的人,孙权的家族也很强大,唯有刘备一生中最信任的是他结交的朋友关羽和张飞而不是族人。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践从事将兵计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以车载之,得免。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

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

刘备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他喜欢音乐,衣服,马和结交豪侠。刘备更是以勇武被世人所熟知。他以军功被任命为地方长官,可是皇帝并不想这些有军功的人把持地方。于是派督邮到州郡,淘汰因军功的做官人,刘备恰恰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刘备很是气愤,他带着手下的人,破开督邮的房门,大喊奉上司的命令捉拿督邮。用绳子把督邮绑起来,在荒无人烟的州郡边界,把自己的官印系到督邮的脖颈,用鞭子狠狠抽打,最后要杀了督邮。在督邮的苦苦哀求下刘备才没杀掉督邮,弃官而去。年轻时的刘备也是个热血青年!

典略曰:“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之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颈,鞭杖百馀下,欲杀之。督邮求哀,有释之。

刘平仇恨刘备,雇佣刺客刺杀刘备。刘备还蒙在鼓里不自知。结果这个刺客见到刘备,以现他是了不起的人是个英雄,被刘备圈粉了,于是放弃了刺杀,可见刘备的魅力。刘备对外则坚决抵御外寇,对内搞活经济,对人礼遇,没有什么架子,同坐同吃,深受人们的爱戴,跟随他的人很多。刘备曾说,惟德惟贤,能服于人。他百折不挠在四十多岁时奋起,历经千辛万苦开创了蜀汉,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魏书曰: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沙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座,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

孙权在十五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官场。有两个人到他作出了评价。汉朝的使者刘琬评价孙说,虽然孙氏兄弟都很出色,但是寿命都不长,唯有孙权生来相貌不凡,有贵人之相,而且长寿。这有两层意思一、孙权很出色;二、孙权有福气。根据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古人的识人之术是非常的厉害。第二个人是孙策,他认为孙权非常有管理才能。在一次宴会中孙策说:“在座的各位,都将是你孙权的手下。”孙策作为长兄对孙权很是期待,对孙权大力培养。后来孙策被刺重伤时,他选孙权作为接班人,孙权也不负孙策重望,守住江东基业,成功地创立东吴政权,可以说不负父兄的期望。

三国志-吴主传:孙权字仲谋。兄策即定诸郡,时权年仅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尉。汉以策远修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不终,惟中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乐试识之。’

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

孙权为人大气,对下属仁厚,做事有决断,会用人。赤壁之战孙权力排众议,重用周瑜、鲁肃,依靠东吴老班底程普、黄盖等人,联合刘备,硬是让一代枭雄曹操铩羽而归。曹操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给了孙权很高的评价。如果不是孙权与曹操年龄相差太大,曹操这句话会是这样,天下英雄唯有仲谋、玄德和操尔。而武圣人关羽、和一代英雄刘备,同样是败于孙权手下。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孙权硬生生把蜀汉迅猛崛起之势打断。可以这样说孙权败了曹操,让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孙权大败刘备,结果刘备白帝城病死,刘备英雄一世但最后也没有恢复汉朝江山。孙权了不起,大败曹操、刘备,不愧为三国三大巨头之一啊,如果不是孙权,那么曹操就统一天下了,那有后来的三国三分天上。孙权最经典的一句话是,能用众人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魏、蜀、吴要论谋士、和武将,吴国谋士、武将是不如曹魏和蜀汉,是垫底的存在。吕蒙是个无名小卒,不被世人所知。孙权的劝学,让吕蒙脱胎换骨。当时的人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非吴下阿蒙。当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雄才大略的曹操都害怕了,要迁都以避关羽的锋芒,史书有一句形容当时关羽的威势,威震华夏!可是关羽败在吕蒙之下,可见孙权的过人之处,能用众人之力。

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有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于父兄矣。每参同计谋,自以为不及也。每请会宾客,常顾权曰:“此诸君,妆之将也。”

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

结束:曹操少年时不务正业,世人都瞧不起他,包括他的叔叔。然而他的父亲对他还是包容的,知子莫若父。不为官二代所容纳的曹操,有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识得他的只有桥玄和何颙。刘备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童年的刘备经受过不少磨难。坚强,能忍耐,礼贤下士,造就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孙权天生贵相,父兄给予很大期望,他肩负振兴家族的重望。他很优秀,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时期三大巨头曹操、刘备、孙权,年轻时谁更出色?如果让我来说谁年轻时更出色,我认为是刘备,因为他真是从草根一步步起来的。他的坚强、忍耐、和礼坚下士,最后成功,是多少草根的榜样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就是从小做到大,从弱做到强的成功范例!惟德惟贤,众望所归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