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作者:帝哥说史

1941年8月27日,一队日军突然包围了河北省献县的东辛庄村,并把村里的村民们全都抓走了,敌人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们是要从村民里找人。

此时虽然有一个老太太站了出来,她对着鬼子大声说:“臭汉奸鬼子,你们要抓马本斋的母亲吗?我就是!”

敌人听到这句话以后,非常高兴,于是把老太太抓回了县城。

那么敌人为什么要抓这位老太太呢?马本斋又究竟是谁?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马本斋

1901年,马本斋出生在河北献县的一个回族农民家庭,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全家就靠着几亩薄田和打短工来维持生计。马本斋小时候,母亲白文冠经常给他讲苏武牧羊、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等英雄故事,这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培养了他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和英勇善战的革命品质。

1921年,马本斋参军入伍,因为表现突出,他被保送到东北讲武堂学习,他在这里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军事知识。毕业以后,马本斋历任连长、营长,1929年5月,马本斋被任命为独立21师第4团团长。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大举入侵东北,马本斋非常气愤,多次请求带兵前往东北抗日,但当时蒋介石正忙于“剿共”,马本斋的愿望当然落空了。不久以后,马本斋被免去团长一职,改任烟威汽车路局局长。对此马本斋感到心灰意冷,毅然辞官回乡。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寇长驱南下,大举进犯华北。,马本斋义愤填膺,毅然组织本村青壮年70余名,组成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举起抗日大旗。在他的带领下,义勇队屡出奇兵,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队伍也逐渐壮大了起来,武器装备也越来越好。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马本斋剧照

义勇队壮大以后,很快有汉奸想引诱马本斋去给日本人干事,并给他许以高官,但马本斋痛斥道:“我是中国人,绝不走这条路!我组织队伍,就是为了抗日救国!”

国民党军队也想拉拢马本斋,有个六路军想请他当参谋长,但他再次拒绝:“这些军队腐败无能,怎么能抗日救国?给再大的官也不去!”

随着斗争的不断深入,马本斋逐渐意识到,只有共产党、八路军才是真正爱国的,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抗日救国。

正好此时我党派回族共产党员刘文正找马本斋商谈联合抗日,马本斋欣然同意,毫不犹豫地带着队伍到了河间,他的义勇队与“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为“回民教导总队”,正式成为了一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在马本斋的领导下,教导总队很快发展到了1500人,他本人也在与日军的斗争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因此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自己的入党申请书里写道:

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

1938年10月,由丁铁石、刘世昌介绍,马本斋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9年1月,日军集中大量兵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全面进攻,马本斋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于是抽调了20名战士在沙河桥镇一公里处的位村伏击敌人。不久以后,7辆满载日军的汽车进村了,马本斋一声令下,大家一齐开火,手榴弹像雨点似地落到敌人的汽车内。不到10分钟战斗就结束了,我方击毙敌军50多人,自己无一伤亡。

1939年7月,根据冀中军区指示,回民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党中央还抽调了郭陆顺任回民支队的政治委员,他是一位长征干部,与马本斋配合得非常好,支队很快发展到近2000人。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电影《回民支队》海报

1940年,日军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为了给日军的嚣张气焰予以打击,马本斋决定以康庄为中心,在这里打一场伏击战。5月30日,回民支队一支小分队在佯攻安家村后掐断了衡水和安家村之间的联系,其余部队埋伏在康庄附近,日军从衡水派出援军赶往安家村的途中,路过康庄,果然落入了回民支队的伏击圈。

此时马本斋果断下令开火,经过半小时的战斗,除六七个伪军逃跑外,其余50余人全部被歼灭。此战还缴获了大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步枪60余支、马10余匹及许多弹药,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的抗日热情。

1940年麦收前,日军强迫老百姓在衡水到康庄的公路两边修建壕沟,当地的群众于是找到了马本斋,问他该如何既不挖战壕,又能将日军给糊弄过去。

但马本斋听后却说:“挖,为什么不挖?不挖不是明摆着和日本人硬顶吗?乡亲们是要吃眼前亏的。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各村的战壕必须要比通常的深度再往地下挖深3尺。记住,多3尺,少一寸也不行,这是命令,哪个村也不许偷懒,更不许讨价还价。”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回民支队剧照

老百姓们虽然不解,但马本斋在他们心里有着很高的威望,他们还是照做了,谁也没有因此而抱怨。

不久以后,日军对壕沟进行验收,他们发现壕沟竟然挖得这么深,非常满意。但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多挖了3尺深的壕沟,竟会成为他们的坟墓。

几天以后,马本斋派人向日军的据点发起了佯攻,日军果然出去了一个小队,带着一个连的伪军向我军发起追击,但他们在路上又进入了回民支队的伏击圈,我方的各种武器一齐开火,很快将敌人打倒了一大片。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日军据点

剩下的敌人发现中了埋伏,赶紧跳进了路边的壕沟,正当他们为之前的“未雨绸缪”而感到庆幸时,却发现壕沟因为多挖了3尺,竟然有2米深,敌人站在沟里,就是踮起脚也无法看到沟外,只能盲目地举着枪向外乱射击,完全无法组织还击。

此时回民支队的战士们也不露头,只管将拉了弦的手榴弹往壕沟里扔。这一战只用了40分钟,就轻松地歼灭敌军80余人,还缴获1门平射炮。

战斗结束后,马本斋指着日军的尸体,让战士把他们的衣服和鞋子脱下来带回去,战士们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马本斋却只说了一句:“兵不厌诈!”

7天以后,回民支队的60多名战士换上了这些缴获来的服装,假扮成日本鬼子,大摇大摆地走到了一个伪军的据点,伪军们见是“太君”来了,赶紧开门列队迎接,回民支队就这样顺利地走到他们跟前,轻松地把他们缴了檄,然后端掉了这个据点。

由于回民支队战功卓著,1940年10月,冀中军区在召开第三次政治工作会议时,奖给回民支队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打不烂,拖不垮,无功不克的铁军。”毛泽东也亲笔为回民支队题词:“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日军的联队长山本多次被回民支队击败,于是他派出许多特务到处放风,妄图以高官厚禄动摇马本斋的抗日决心。但马本斋对这一卑劣伎俩嗤之以鼻,他让俘虏告诉山本:“八路军的政策是不杀俘虏,只要山本放下武器,也保证留他一条狗命!”

山本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他从叛徒哈少符嘴里得知马本斋是有名的孝子,于是马上派人包围了马本斋的老家东辛庄,想抓住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然后让她逼儿子投降,所以才有了文章开关的那一幕。

马本斋知道母亲被抓的消息后,他感到心如刀绞,痛不欲生。但他也知道,如果去救母亲,就会中了敌人的圈套,他只好强忍住泪水,一面继续作战,一面把对母亲的担忧深藏于心。

白文冠被日军抓到县城以后,敌人对她威逼利诱,让她写劝降信说服儿子“归顺皇军”,享受“荣华富贵”,但白文冠却坚贞不屈,他对日军说:“你们这群衣冠禽兽,杀人魔,不用说你们是被打怕了,打不过我儿子的军队。你们抓我劝他投降,当汉奸,当卖国贼。你们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我只能告诉他狠狠的打你们,为死难的中国人民报仇,不把你们赶出中国,决不罢休!”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白文冠

此后白文冠与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绝食斗争,绝食7天后,她壮烈殉国,享年68岁。

马本斋得知母亲牺牲的消息后,悲痛欲绝,他写下了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10月15日,延安的《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气壮山河》,讲述了白文冠气节凛然的事迹,冀中军民闻讯后,莫不感动。11月13日,朱德等人也亲自给马本斋发电慰问,电文里说:

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回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绝不灭亡最具体的例证。而我们八路军人中,有这样深明大义勇敢坚定的母亲,正是我们八路军的光荣。我们谨以悲愤的热忱,向马母英灵致崇高的悼念,并向我们的马本斋同志致以兄弟的慰问。

此后马本斋继续坚持领导回民支队与日军作战,他们从子牙河打到滹沱河,从冀中打到冀鲁边,又打到冀鲁豫,驰骋于广阔的抗日战场,并与敌人作战870余次,共消灭日伪军36700余人,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物资,攻克据点堡垒50余处,汽车数十辆,取得了丰厚的战果。

1943年秋末,马本斋因为连年征战、操劳过度,脖子后面长了一个中医名叫“砍头疮”的毒疮,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疮,但由于当时的根据地缺医少药,无法接受正规治疗,延误了最佳治疗期,马本斋因此高烧不退,病情恶化,不得不被送到后方医院进行治疗。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1944年1月,党中央命令回民支队回到延安,马本斋早就对延安充满向往,他非常想去,但因为疮毒扩散,毒性归内已经转化为急性肺炎,只能留下继续休养,最终上级决定由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带领回民支队回延安。

出发之前,杨得志专门来看马本斋,马本斋对他说:“我是应该和部队一块走的。”

杨得志安慰他:“不着急,病好了,你赶上来嘛!”

马本斋摇摇头,吃力地说:“我总想和你一块去延安……”

1944年2月7日凌晨,由于病情恶化,马本斋病逝于范县,享年43岁。

临终前,马本斋对5岁的儿子马国超说:“爸爸那天教给你的那两个字都会写了吗?”

马国超用力点点头,拿起放在床边的纸和笔,歪歪扭扭地写下了“中国”两个字。马本斋满意地微笑着说 :“孩子,记住,咱们的祖国就叫中国,你长大后,要爱中国,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我们的祖国……”

最后马本斋叮嘱同志们说:“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

马本斋去世后,党中央于3月17日在延安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共有回族民众及机关学校代表300多人参加,很多中央领导人都为他送上了挽联。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马本斋雕像

毛泽东的挽辞是:马本斋同志不死。

朱德的挽辞是: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周恩来的挽辞是:民族英雄,吾党战士。

林伯渠、李富春的挽辞是:率大军抗日寇,远近播英名,冀鲁豫山河增色;奉教义成母志,生死矢忠贞,伊斯兰健儿典型。

马本斋的儿子马国超也得到了党的关心和照顾,他在1963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此后一直在部队任职,1994年,他被任命为海军航空兵副政委,并被授予少将军衔,也算是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了。

1941年,日军抓走马本斋母亲,逼她劝子投降,母亲绝食7天后殉国

马国超

2009年9月,马本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马本斋同志永垂不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