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户企业该怎么做?服务权益发布4天后,智己也蹚了一遍坑|汽车产经

撰文 | 黄持

编辑 | 于杰

出品|汽车产经

1月13日,智己在上海发布了其服务品牌“IM Care一键达”,并同步推出了8999元起的服务权益包。

在整场发布会中,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和智己汽车用户主理人焦樵提及最多的词就是“用户”,而在会后,我问焦樵:“做用户型企业,直接与用户沟通的过程里,有哪些挑战?面对每个用户的不同需求,又该怎么去平衡和取舍?”

焦樵坦言,并没有一个完美和理想的解决方案,无论对车企还是用户,都需要在这种新的关系模式下不断磨合与尝试,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而更重要的是有一个与用户坦诚沟通的态度。

只是不曾想,当天下午智己汽车就亲身实践了一把:当挨骂的时候,该对用户做些什么?

101小时,回应用户质疑

这年头说要做用户型企业并不新鲜,但到底应该怎么做,前人的坑可能远比经验多。

带着用户一起吃喝玩乐当然简单,但当用户有不一样的声音,甚至是反对的观点时,该如何应对这种冲突?

刘涛说:“车企有了与用户24小时沟通的机会,这是最大的金矿,但与此同时,挑战也会越来越大。客户今天的反馈你能不能立刻回复他的期望?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交付?”

在直营模式下,车企与用户中间没有了经销商这一中间层,伴随着用户社区的发展,让任何一个声音都可以直接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足够快捷、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任何一点问题都可能会被放大、发酵。

从小鹏G3和理想ONE改款时引发的老车主投诉,到最近围绕极氪的种种争议,几乎所有新品牌都踩过或大或小的坑。

作为“后来者”,智己对这其中的挑战看得很清楚。在1月13日分享会后,即便我们媒体都收到了智己发来的调查问卷,仔细询问对权益包的各种意见。

用户企业该怎么做?服务权益发布4天后,智己也蹚了一遍坑|汽车产经

当然,用户的反馈来得更为激烈一些。

在当天下午用户的交流中,很多人在现场就提出了对充电权益的意见,尤其一些老城区用户无法安装私桩,只能选择公共桩,这意味着原本3年3000度/年(1000公共桩+2000私桩)的充电权益直接缩水三分之一。

而在社区中也有很多用户发帖,甚至对比了其他新势力品牌首批车主的权益服务,认为智己的权益包诚意不够。

用户企业该怎么做?服务权益发布4天后,智己也蹚了一遍坑|汽车产经

智己汽车1月14日在App中发布公告

随着用户不满声音的蔓延,智己在1月14日发布公告,表示已经收到用户诉求并开始仔细研究迭代升级方案。

3天之后,智己公布了新的升级权益,的确针对车主最多意见的部分进行了调整。

用户企业该怎么做?服务权益发布4天后,智己也蹚了一遍坑|汽车产经

1月17日智己发布的升级权益的核心内容

在新的权益发布的文章下方,用户“诶呦苇呀”发帖写到:“这个态度相当值得点赞,看来那天周年会的用户心声,官方是真的听进去了!作为当事人之一,我真的很欣慰,行程码带星没有白去。”

一个企业的运转,一定有很多内部的协调、流程,以及最根本的遵循商业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与用户诉求的完全矛盾。而当一个企业的一把手可以亲自下场回应用户,并且推动问题的解决时,绝大多数用户也一定可以感受到这种态度。

用户企业该怎么做?服务权益发布4天后,智己也蹚了一遍坑|汽车产经

没交车的一年,智己干了啥?

在周年分享会上,刘涛表示智己L7将在2月28日开启大定,4月会陆续交付用户。

而这距离去年上海车展开启天使轮预售,其实已经过了接近一年的时间。

国人买车,很多时候依然会求个心理满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快感,远比在App上看照片来得强烈许多。

而智己长达一年的预售,即便放到新势力品牌中,也并不算短。而在这样的漫长周期里,又该如何维持用户的期待?

其实从2020年3月智己在上汽集团内部官宣算起,至今22个月时间造出第一台已经下线的产品,并不算慢。只是相比于传统概念中,开卖即交付的节奏,多少会让人感觉,拖了太久。

或许刘涛解释“用户煲机”的思路,可以看做是智己对自己产品上市节奏的理解。这个源于耳机的“煲机”概念以及传统汽车和过程的词语,是智己将产品用户验证、使用数据反馈前置到研发过程中,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进化与迭代过程里。

用户企业该怎么做?服务权益发布4天后,智己也蹚了一遍坑|汽车产经

智己周年分享会现场发布的30余项产品提升

事实上,从去年4月开始天使轮预售后,智己就不断在用户沟通和反馈中调整、优化产品,累计实现了超过30项的产品优化提升。

刘涛列举了两个内饰设计修改的例子。

最初智己L7的设计理念是“button free”,但很多用户反馈,不希望取消座椅调整的物理按键。因此,智己在去年三季度决定将座椅调节的物理按键加回到车上。

另一个则是车内大屏,最初采用的曲面屏设计被用户反馈有误操作风险,并且有至少9.5mm的黑边。于是,智己用最短的时间重新开发了中控屏幕,回归到平面屏的设计。

学者吴伯凡说过一段话:“在人工智能时代,做一个创新的产品和品牌,要在俗界和幻想之间的狭长地带,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所有人都会期待创新,期待一个完全颠覆的创意,但这也意味着对原有经验的破除以及未知的风险。而让用户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让用户经历、反思、决策,再从用户身上获得新的创意,其实就是在这个变革时代,寻求“完美平衡点”的过程。

写在最后

我们并不能得知智己在第一次权益制定时收集了多少用户的反馈,但其实从权益内容与价格的设定来看,是综合考虑了用户需求、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但从发布后的反馈来看,显然又欠缺了一些考量。

而随后的反馈、纠偏,不管是有人说的营销套路,还是真的响应用户呼声,至少,智己自己蹚过了这个“坑”,也拿出了一个让大多数用户满意的回应。

在与用户直连这个新课题上,没有人有多少经验,也自然会有新的问题,以及车企从传统思维切换到新模式的挑战。

但大势所趋,而经验和路总是一点点走出来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