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贵州省政协委员马娟:优质农产品有“身份”才有身价

作者:俯视世界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程曦 徐昆 何秋怡 吴国彬)威宁苹果、湄潭贡米、盘县火腿、织金竹荪、水城猕猴桃……贵州拥有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但长期以来却存在酒香无人识、附加值低等问题。

如何破题?省政协委员、威宁县农业园区管委会招商引资科科长马娟在2022贵州省两会召开之际带来了她的思考和建议。

贵州省政协委员马娟:优质农产品有“身份”才有身价

马娟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已严重滞后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使得一大批优质农产品陷入“待字闺中人未识”的尴尬境地。

“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化的农产品代表了信赖、放心和高品质,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甚至已然成为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记忆’。”马娟认为,只有抓住品牌建设这个“牛鼻子”,才能形成“消费者满意,生产者增收”的双赢局面。

为此,马娟建议,要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品牌推进体系,争创一流农产品品牌。对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要进行重点支持和宣传,把优势品牌做大,把大品牌做强。

更需注意的是,要加强标准化生产,引导企业按国际标准建设基地,做到质量有标准、过程有规范、销售有标志,大力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一流农产品品牌打牢质量基础。

针对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马娟认为,这就需要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竞争力。

“从本土来说,可以培育和壮大一批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中小企业、合作社、个体户,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经营主体;从招商引资来说,可以引进一批经济实力雄厚、技术装备先进、对行业和区域经济有巨大贡献的优强企业,从而提升品牌效益和市场开拓能力,促进农产品向精深加工一体化发展。”马娟说。

作为在招商引资一线工作多年的从业人员,马娟强调,招商时一定要对引进企业多调研,确保其是真正有实力的、想做事的,这样才有效果。

一审:曹轶

二审:林萌

三审:王幸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