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郭培龙:家暴妻女,杀死父亲,饿死母亲,五年后选择自首

作者:醉人物

2002年,一个中年男人走进北京市丰台公安局永外派出所,一进门他就对警察说:“5年前,我将我父母亲全给杀了。”

这个人正是郭培龙,但他的罪恶却远不止这些。

是什么让一个人会变得如此疯狂和狠毒,对至亲都痛下杀手呢,郭培龙言辞凿凿:都是他们的错。

究竟谁之错?

郭培龙:家暴妻女,杀死父亲,饿死母亲,五年后选择自首

郭培龙

事件起因一起“强奸”案。

郭培龙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父亲郭笃河,母亲许淑英都是老实人,也没有多少文化。对儿子他们从小就娇生惯养,然这份溺爱使得郭培龙自幼就脾气特别暴躁,固执而任性。

然郭培龙的父母亲当时却不以为然,想着他还是个孩子,长大后自然会变好。

郭培龙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铁路局当工人。那时,他活泼开朗,在同事中很受欢迎。

然而就在郭培龙20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天深夜,郭培龙来到工作的工厂车间里,找一个正在上夜班的女工姚淑囡(nan)聊天。

当时郭培龙并不当班,而且车间里只有姚淑囡一人值班。

郭培龙:家暴妻女,杀死父亲,饿死母亲,五年后选择自首

姚淑囡也是初中毕业分配到了厂里,且与郭培龙同龄,但在性格上俩人却截然不同。

姚淑囡勤奋,工作踏实,但唯独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给人一种淑女的感觉。

年轻,正是青春萌动的年龄,郭培龙很早就注意到姚淑囡,由喜欢发展到暗恋。

郭培龙有满脑子的话想对姚淑囡说,但那个年代,谈恋爱是有风险的,搞不好会被安上乱搞对象的罪名。

郭培龙内心很压抑,他有满脑子的话想对姚淑囡说,这天晚上便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夜深人静,郭培龙将满脑子的情话全部倾诉给姚淑囡,而姚淑囡长到20岁也从未谈过恋爱,这些话让她内心热辣辣的。

说到激动处,郭培龙情不自禁的搂住了姚淑囡,贴耳轻声说:“咱们两个人处个朋友吧,我用一辈子保证对你好……”。

从没有一个男性对她说过这样的话,姚淑囡不知所措,而郭培龙在说话的同时,手开始在姚淑囡身上游走。

对突然发生的这一切,姚淑囡还未反应过来,郭培龙随即拉灭了车间里的灯,扑向了姚淑囡。

等一切都结束后,两人都清醒了,郭培龙开始害怕起来,而姚淑囡也抹着眼泪。但为时已晚,郭培龙安慰姚淑囡说:“我刚才说过了,我会用一辈子来爱你,我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

要淑囡回家后,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发呆,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昨晚车间里所发生的事。

但偏偏所有人都知道了,包括公安机关。

始料未及,几天后,厂里领导找姚淑囡谈话,问她那天晚上郭培龙在车间里干了什么,姚淑囡说:“没干什么呀,怎么了?”

领导郑重地说:“你好好想想,我们了解到一些情况。”

此刻,姚淑囡脑袋嗡嗡直响,事情也并非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厂里传闻郭培龙强奸了她,并且郭培龙已经被送到了当地公安局。

果然,没过几天,公安局就找她录口供。当然,她想瞒也瞒不住了。姚淑囡心里想:把那天晚上发生的事说清楚了应该就没事了。

于是,姚淑囡向公安机关复述了那天晚上所发生的一切。

然,在那时这样的事可并非那么简单,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姚淑囡的想象。

不久之后,郭培龙即被以强奸罪判了刑:有期徒刑5年,在茶甸农场服刑。

郭培龙:家暴妻女,杀死父亲,饿死母亲,五年后选择自首

劳改农场

得知消息后,姚淑囡感觉如五雷轰顶,这样的后果是她不曾想到的。

姚淑囡万般愧疚,她想:如果不向公安机关陈述那晚所发生的事情,郭培龙也许不会有这场牢狱之灾。

她觉得对不起郭培龙,整日活在悔恨里。

其实,经历这件事后,姚淑囡的日子也不好过,厂里人人知晓。对于一个20岁的姑娘来讲,这就是一大灾难。

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姚淑囡再也扛不住了,父亲心疼女儿,就为她调换了单位。

此后,虽然生活归于了平静,但姚淑囡的内心始终无法平静,一想到郭培龙她就愧疚不已。

为此,她想为郭培龙做点什么。

一天,她打听到了郭培龙的家,并且找上了门,郭母一听是她,就气不打一处来,愤愤地说:“怎么会是你?你还问他干什么?她已经进监狱了。”

姚淑囡也感到很无辜,她解释道:“大妈,您别生气,都是我不好,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去看看他。”

但郭母的态度没有丝毫的转变:“你愿意看就自己去看吧,反正我们不去,你走吧!”话说完郭母就关上了门。

而姚淑囡并未因郭母冰冷的态度停下脚步,她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郭培龙服刑的农场。

姚淑囡如愿见到了郭培龙,并且在那一刻,她的内心升腾起一种想法:我要等他出狱。

五年时间说短也不短,此后姚淑囡就隔三差五的去农场看望郭培龙,尽己所能给他带些吃的用的东西。

事实上,在这五年时间里,也只有姚淑囡去看郭培龙,而郭家人不曾有一人来到过这个农场。

正如郭母所言:反正我们不去。

无疑,父母态度的180度转变,对从小就娇生惯养的郭培龙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郭培龙深深的不解:父母为何如此绝情。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而郭培龙始终未见到父母的影子,对父母的怨恨也因此而与日俱增。

五年后,郭培龙刑满释放。

他出狱后的第一时间是去找姚淑囡,而并非回家。

找到姚淑囡,郭培龙就使劲的道歉,请求姚淑囡的原谅。

当然,郭培龙还有一个目的,他想要娶姚淑囡。但对姚淑囡而言,也是进退两难。

一方面她等了他五年,五年的青春都花在了他的身上,而另一方面毕竟郭培龙是一个强奸犯,名声在外。

但郭培龙并未因为自己的身份而罢手,他使出浑身解数,开始疯狂的追求姚淑囡,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的话没有少说。

面对郭培龙的爱情攻势,姚淑囡渐渐的心软了,她想:自己被强奸的事情早已闹的满城风雨,嫁给郭培龙也许是她唯一的选择。

但姚淑囡明白,她的这个想法父母是不会同意的。

为此,姚淑囡再次鼓起勇气,向当地法院提出申诉。

当然,姚淑囡是该案的关键人物,她的申诉自然引起了法院的重视。经过警方重新调查取证,最终法院改判郭培龙无罪,并且告知了郭培龙的原单位,恢复了他的工作。

而后,姚淑囡兴冲冲地领着郭培龙回家见父母,不曾想姚家人坚决反对这门亲事,并且苦口薄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

但姚淑囡面对父母苦口薄心的规劝无动于衷,她已经下了决心要嫁给郭培龙。

第二年,姚淑囡和郭培龙结婚并生下一个女儿。

至此,可以说郭培龙的生活步入了正轨:老婆、孩子热炕头,而姚淑囡也有了一个好的归宿。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那必定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看似平静的生活却酝酿着轩然大波,姚淑囡做梦也没想到郭培龙最终会蜕变成一个令她浑身惊悚的恶魔。

经历五年的牢狱生活,郭培龙变了,父母没有去看他,始终成为他的一块心病。

新婚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郭培龙就经常在家里无缘无故的发脾气,不是怪父母,就是怪姚淑囡害的他坐牢。

而这一肚子怨气全部发泄在姚淑囡身边,经常对她拳打脚踢,后来发展到棍棒相向,即便在她怀孕的时候,也经常被打的鼻青脸肿,浑身都是伤。

但姚淑囡一直隐忍着,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

1988年,郭培龙和姚淑囡先后下岗,没有了收入来源。

而就在这时,郭培龙的父母因拆迁获得了两套房子,一套分给了郭培龙的哥哥,而另一套老两口居住,等百年之后这套房子就归郭培龙。

对此,郭培龙认为父母偏心,又一次埋下了怨恨的火种。

但当时对郭培龙夫妇而言,必须首先解决生计问题,两人商量之后决定摆摊卖菜,就这样夫妇二人每天推着车子,起早贪黑的做生意。

这样下来,每天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但孩子一天天长大,上学各方面的开支越来越多,郭培龙的日子过得焦头烂额。

生活的巨大压力,使郭培龙的心态再次发生扭曲,一不顺心就开始打妻子,打孩子,甚至连父母一起打。

对于郭培龙的这种暴行,全家人没人敢吭声,一忍再忍,一让再让。

但郭培龙却变本加厉,觉得打的不解气,就开始用开水烫,妻子、女儿、父母,连同哥哥的孩子都遭过他的毒手。

虽然郭培龙的暴行一再升级,但家人除了忍让,还报以理解,认为这是命运对郭培龙的不公。

姚淑囡被打的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回娘家躲避,而郭培龙就将气全部撒在父母和女儿身上。

父母经常被郭培龙打的满地打滚,并且郭培龙扬言:“早晚我得让你们去死”。

而女儿就更遭殃了,当时只有四五岁,就被郭培龙逼着吃烟头,并用烟头烫遍了其全身。如果郭培龙觉得还不解气,就用开水烫。

郭培龙的暴行致使女儿无法上学,此时引起学校方面的关注,甚至惊动了媒体,央视获悉后准备对郭培龙的暴行进行曝光。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郭培龙威胁父亲:“你去对他们说,你的孙女没事,要不然我打死你,一把火烧了全家,我说到做到。”

如此以来,老两口只有找学校,并告诉记者不要再管此事,媒体不得不就此作罢。

由于家人的持续忍让,致使郭培龙的胆子越来越大。

1991年11月的一天夜里,郭培龙欲强奸到其家暂住的表妹,由于表妹的强烈反抗,郭培龙未能得逞。

但他恼羞成怒,将表妹锁在厨房里,用开水烫,用擀面杖打,致使表妹身受重伤。

不仅如此,郭培龙还对表妹的女儿进行猥亵。

1992年,有一次,郭培龙对父亲进行殴打,致使父亲头部、面部严重受伤,两根肋骨骨折。

父亲忍无可忍,让长子郭培兴陪同前往法院起诉郭培龙,但由于郭培龙的威胁,父亲不得已撤诉。

同样是这一年,姚淑囡也因为无法忍受郭培龙的长期家暴和虐待,选择起诉离婚,但最终也因为受到丈夫的威胁,不得不前往法院撤诉,离婚成为泡影。

但郭培龙的暴行并非没人管,北京市公安局崇文分局曾将他收容审查,并对其进行精神鉴定,结果认定郭培龙在实施侵害时控制力减弱,属于限制责任能力人。

这次收容时间长达半年,半年后郭培龙被释放回家。然回家后的郭培龙不但没有丝毫悔过,反倒愈加凶残,变本加厉地对家人实施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

有一次,姚淑囡在遭受郭培龙的毒打后带着女儿逃回了娘家,打算再也不回家了。

然而没过多久,郭培龙和其母亲一起来到了姚淑囡父母的家,求着让姚淑囡回家。

婆婆说:“淑囡,回家吧,家里没人照顾,外面老两口也都老了,回去吧!”

姚淑囡一直和婆婆相处的很融洽,看在婆婆一片真诚的份上,她跟着婆婆和郭培龙回家了。

但姚淑囡回家后却一直没看见公公,她就问婆婆,婆婆神色慌张地说:“回老家了,不不,出远门了……”

然而到了半夜,姚淑囡却发现婆婆和丈夫悄悄爬起来了,在忙活着什么。

姚淑囡走出卧室,突然发现公公躺在地上,而且已经死去。

就在姚淑囡恍惚之际,郭培龙拿起一个装着什么的塑料袋往姚淑囡手里塞,并冷笑道:

“实话告诉你吧,我爸已经让我杀了,你不信我给你看他的人头!公安局的人来了,我就说人是你杀的。我有精神病,杀人不犯法,可是你得被枪毙。”

刹那间,姚淑囡直觉得血往头上涌,他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等缓过神后赶紧跑回卧室。

但郭培龙并没有理她,而是继续肢解父亲的尸体。

如此强烈的刺激,使姚淑囡及郭培龙的母亲心里彻底崩溃,恐惧让她们完全丧失理智,自此之后,便成为郭培龙的傀儡。

但郭培龙在杀害父亲后并没有罢手,他开始加害母亲。

年迈的母亲被他打的起不了床后,开始不给母亲吃饭喝水。

有一天,姚淑囡实在看不下去就偷偷的给婆婆水喝,但郭培龙发现后对姚淑囡就是一顿毒打。

此后,姚淑囡再也不敢给婆婆吃喝,就这样,母亲被郭培龙活活饿死。

更加残忍的是,在母亲死后,郭培龙胁迫姚淑囡和他一起肢解了母亲的尸体。

而后,姚淑囡留下女儿郭亚娟,独自回到娘家父母的住处,再也没有回到那个令她恐怖的家。

在姚淑囡离开后,女儿郭亚娟就成为郭培龙唯一可以虐待的对象,女儿三天两头遭到郭培龙的毒打。

有一次,郭亚娟趁郭培龙疏忽之际,偷偷跑到派出所躲避,公安机关了解情况后将郭培龙收容审查。

但遗憾的是,此次公安机关并没有发现郭培龙残害父母的事实。

而最终这起令人发指的案件得以重见天日,就是文章开头所发生的那一幕。

五年之后,郭培龙终于“良心发现”,在负罪感的驱使下,他主动到公安机关自首。

郭培龙坦白:“我把酱油瓶插入我父亲嘴里,将酱油罐了进去,我父亲鼻孔冒血,然后就死了。之后不久,我将我母亲捆在家中一个带靠背的转椅上,捆了好几天,不给吃喝,后来她就死了。我把他们肢解后把肉仍在垃圾桶里。我父母的骨头扔在家里的阳台上……”

后经过刑侦技术人员确认,郭培龙所述属实。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郭培龙死刑,姚淑囡也受到牵连到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结尾

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悲剧是如何发生的?郭培龙口口声声说:都是他们的错。

究竟是谁之错?

是姚淑囡之错吗?假如那天夜里,姚淑囡能够再矜持一点,“强奸”案就可以避免。

是父母之错吗?假如小时他们对郭培龙不那么的“娇生惯养”,假如郭培龙入狱后,他们能多给一些关心,那悲剧就可以避免。

可惜生活中没有这么多假如,有的只有血的教训,这期案件警示女性朋友,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有时一步错,步步错,一失足成终身之遗憾。

对父母而言,更是血的警示,俗语讲“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此话有点过激,但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教育孩子要严格,虽然过犹而不及,但严一点,孩子将来总不至于犯下弥天大罪。

那么郭培龙就没有错吗?当然非也!即便一时冲动犯下大错,即便遭遇牢狱之灾,即便父母没有及时送出温暖,这些都不是他虐待妻女,杀害父母的理由。

生活即使再不易,一个人即便遭遇飞来横祸,也要行的端,走的正。

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且行且珍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