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孔子这个人和他的思想

本周活动

关注“大家小书”并转发本条推文到朋友圈,截图发给后台。小编将从中选出5位幸运读者,赠送《大家读》1册,1月23日(周日)公布中奖名单。

01

孔子其人

孔子(前552—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在宋国担任大司马的孔父嘉因故被人杀死,其子木金父逃到了鲁国,因而有了孔氏在鲁国的支脉。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位大夫。孔子出生才两年,父亲便去世了,母亲带着他离开了孔家,徙居阙里(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孔子幼时孤儿寡母,经历过艰难,他曾经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长大后,孔子任过鲁国执政大夫季氏的家臣。36岁时,因鲁国发生内乱,他避到了齐国,直到43岁时,才返回鲁国。到他52岁时鲁定公任用他为中都宰,后来升为大司寇,代理季氏管理国政。

孔子57岁时,因为看到鲁国的政治没有希望,毅然抛弃“摄相”的高官厚禄,率领自己的主要弟子离开了鲁国,希望到其他诸侯国执政,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

离开鲁国后,孔子开始了在列国间的周游,先后辗转于卫、曹、宋、郑、陈、楚之间,所到之处,国君们对他都待以宾礼,甚至给予“闻其政”的资格,但却并没有人愿意将执政权柄交给他。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69岁,从卫国回到了鲁国,被尊为国老,他的几个学生也被任用。哀公十四年,孔子去世。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从57岁离开鲁国后,一直没有职业,也就没有相关的事务缠绕,是一个纯粹自由的学者了,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观察其成就,有两点是最值得称道的:第一,他从小“志于学”,是学习者的榜样,因而成为当时最为渊博的学者。学习,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第二,他的后半生指导学生,整理和倡导传统政学,使后来的儒家学派有著作(继承的和创作的),有理论体系,有队伍,成为不可取代的显学。

通过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倡导,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系统,获得了空前的张扬。这一价值观体系表现出积极的特色:第一,它是主流价值观的典范,达到“圣”的高度。第二,融会贯通,容忍异端,达到“权”的高度。第三,追求最大功利,以“政”为工具,“仁”为旗帜,“勇”以承担,“智”以应对,具有合理的实用价值。

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也是中华文明史上名副其实的“至圣”。这位圣人存在的价值是:第一,任何一个自然人都应该追求成就完善的人格,孔子可以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论述了理想人格的组成要素。第二,古往今来的社会,面对的弊病是相同的,孔子可以被称作“社会通病的主治医师”,他为这些通病开出了治疗的配方。用中医的术语表示,这个药方中的君药是“仁”,臣药是“礼、义”,佐药是“孝、信、忠、勤、学、友、能、志、温、良、恭、俭、让、敬”等,使药是“利”。

所谓圣人,就是综合评价达到了最高层级的人。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家都应该将孔子作为观察、分析、效法的榜样。

孔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倡导的儒家理念奠定了社会政治思想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塑造了中国人的灵魂,干预了每个人的思想和生活。另外,儒学是世界文化的劲旅,它纯洁、务实、副作用小,在世界各文化体系中,具有潜在的竞争优势。

今天我们多角度地研究孔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探索其思想和思维,从而提升自己做人的层级;还可以为社会找回主流价值观,构建民族的价值思想体系。

关于孔子的生平等有关问题,笔者著有《孔子传》,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欢迎大家参考并批评。

孔子这个人和他的思想

02

《论语》其书

孔子带过不少学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教过三千学生,这当然是十分夸大的说法,但说他有十数位或数十位出色弟子,还是可以相信的。

孔子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学生们大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将他说的话视为金科玉律。

《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将“言忠信,行笃敬”写在绅上,这是要作为座右铭,随时用来警醒自己。

《论语·阳货》:“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则文字说明,学生们将孔子的话视为金口玉言,是真理之源泉。孔子负责生产,他们专事贩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揭示了孔门师徒间存在的这一事实。孔子则将自己和天类比,说明他作为圣人的底气也是很足的。

学生们常向孔子请教问题,实际上是来掏他的口袋,使他这台真理的机器处在输出状态。他的回答很精辟,学生们自然很珍视,往往事后会将问答的情况记录下来,“子张书诸绅”就更为典型。另外,孔子平时的言行经历,学生们认为有价值,自然也会记录下来。学生们还往往会将自己问到的内容互相交流,或者是向自己的学生(孔子的再传弟子)们讲述。

孔子去世后,学生们发起了一个行动,就是将每人手里积攒的孔子言行记录和自己的请教记录汇集为一编。再后来,孔子的再传弟子们继续充实此编,增入了他们本师的言行记录,等等。经过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们的记录,《论语》一书就诞生了。《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兴,有齐、鲁之说。”

《论语》的内容来自孔门两代弟子,不同于《周易》《尚书》《诗经》等官书,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私家著作。

按照班固的叙述,“论语”的含义是“编撰起来的(孔门)言语”。“论”的词义是“编撰”。《史记·太史公自序》:“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这段文字中用到三个“论”,词义都是“编撰”。

“论”字的本义是“议论”,《说文解字》:“论,议也。从言,侖声。”但“论语”的“论”在这里不读去声,读为平声“lún”,则是假借,其本字当是“侖”。《说文解字》:“侖,思也。从亼、从册。”段玉裁注:“聚集简册,必依其次第,求其文理。”所谓“聚集简册”,就是“编撰”的意思。

《论语》一书,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孔子平时的一些言语,弟子平时的一些言语;二是孔子与弟子及他人的一些对话,弟子之间或弟子与他人的一些对话;三是孔子及弟子们的一些行为表现,先圣先贤的一些嘉言懿行。

孔子教学生,其科目为礼、乐、射、御、书、数。有人说《论语》是学生的课堂笔记,这当然不符合事实。《论语》体现的,大都是课外的师生交流、学生侧面的观察记录,可以算作一种课外的与教学有关的活动。

《论语》翔实地体现了孔门“修己”和“治人”的价值观,地位十分重要。它是中国社会的第一部私家著作,它与后来发展成熟的书籍比较,自然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例如其内容编排,往往只是凌杂地抄撮在一起,逻辑上的以类相从就做得不好。读者要了解儒家在某一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时,需要将书中散置的材料全都利用起来,充分利用事理规则,进行一番类似“拼图”的作业,才能获其全貌。

由于《论语》提供的往往是片段的言语记录,读者在读取时,往往还得有全语境复原的意识和能力,有通过局部而推知整体的能力,有透过只言片语而推知完整意旨的能力,否则就不能做到准确地理解。

儒家崇尚修己,通过修己而迈向“君子”的目标。“君子”就是事事都很优秀的完人,是人们进步的极限,它是一种相对的存在,人们只能无限地向它接近,不可能最终达到。《论语》一书所展现的,就是君子言行的种种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推导出君子的宏观与微观的标准,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是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古代文人们无不背诵如流,深钻细研。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应,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普之相业固未能无愧于《论语》,而其言则天下之至言也。”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的来源。其实,《论语》对人的根本性影响何需半部?往往只需摘取其中的只言片语,奉为圭臬,也足以获益匪浅。例如开篇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诚能终身勤学,乐在其中,其做人的层次还会低吗?可谓“一句《论语》善其身”。读过《论语》,认可《论语》,愿意遵循《论语》的理念为人处世的,和未读《论语》者相比,其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笔者常以“六十而耳顺”自勉,感觉上了个大台阶,对人对事的态度与先前迥异,认为是个关键性的进步,每逢善待一人,善处一事,心里经常窃喜。

我一辈子搞语文,是个有“语文癖”的人。这些年搞儒学,又有作诗之癖,于是围绕儒的话题作过一些诗,例如这首:

咏 儒

坤辟乾开万类萌,太和元气自充盈。

尧风舜雨仁途广,殷武周文礼道平。

振玉声金谐世理,经天纬地顺人情。

放之四海而皆准,融统诸家息讼争。

搞完了《论语》的详解,实际上又有“《论语》癖”了,一时兴起,将《论语》的每则文字都“诗化”了一下,共得诗六百多首。古有《齐论》《鲁论》,这组诗作,可以称为白氏《诗论》吧?在《论语》史上,也可以算是一件事吧?

例如《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诗曰:

志学攀登自少年,多才博艺迈群贤。

融通不惑纤毫辨,勇承天命正坤乾。

花甲闻言能耳顺,古稀从欲自心铨。

历经六境臻于圣,榜样辉煌日月悬。

再例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诗曰:

南容诚俊杰,处世自多谟。

有道能伸志,昏天免陷辜。

既知经国略,亦识退身途。

孔子诚褒赏,使为侄女夫。

再例如《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诗曰:

宓子实醇儒,高师出俊徒。

琴鸣单父化,德布庶民愉。

不忍欺其上,循良万载无。

仲尼诚赏识,慨叹鲁中殊。

《论语》的每一章,都有对应的一首或数首诗作诠释,相得益彰:呵!原来《论语》还可以这样读!

晋代的杜预治《左传》,人称有“《左传》癖”,故杜氏注至今行天下。我觉得,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当沉潜其中,养成“癖”好,才能对事情有所推进,有所创新,这就是所谓“工匠精神”吧?

欢迎大家对本书提出批评!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