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子這個人和他的思想

本周活動

關注“大家小書”并轉發本條推文到朋友圈,截圖發給背景。小編将從中選出5位幸運讀者,贈送《大家讀》1冊,1月23日(周日)公布中獎名單。

01

孔子其人

孔子(前552—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後來,在宋國擔任大司馬的孔父嘉因故被人殺死,其子木金父逃到了魯國,因而有了孔氏在魯國的支脈。

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纥,是魯國的一位大夫。孔子出生才兩年,父親便去世了,母親帶着他離開了孔家,徙居阙裡(今山東省濟甯市曲阜市)。

孔子幼時孤兒寡母,經曆過艱難,他曾經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長大後,孔子任過魯國執政大夫季氏的家臣。36歲時,因魯國發生内亂,他避到了齊國,直到43歲時,才傳回魯國。到他52歲時魯定公任用他為中都宰,後來升為大司寇,代理季氏管理國政。

孔子57歲時,因為看到魯國的政治沒有希望,毅然抛棄“攝相”的高官厚祿,率領自己的主要弟子離開了魯國,希望到其他諸侯國執政,實踐自己的政治理想。

離開魯國後,孔子開始了在列國間的周遊,先後輾轉于衛、曹、宋、鄭、陳、楚之間,所到之處,國君們對他都待以賓禮,甚至給予“聞其政”的資格,但卻并沒有人願意将執政權柄交給他。

魯哀公十一年,孔子69歲,從衛國回到了魯國,被尊為國老,他的幾個學生也被任用。哀公十四年,孔子去世。

縱觀孔子的一生,他從57歲離開魯國後,一直沒有職業,也就沒有相關的事務纏繞,是一個純粹自由的學者了,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觀察其成就,有兩點是最值得稱道的:第一,他從小“志于學”,是學習者的榜樣,因而成為當時最為淵博的學者。學習,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第二,他的後半生指導學生,整理和倡導傳統政學,使後來的儒家學派有著作(繼承的和創作的),有理論體系,有隊伍,成為不可取代的顯學。

通過孔子及其弟子們的倡導,提出了自己的價值觀系統,獲得了空前的張揚。這一價值觀體系表現出積極的特色:第一,它是主流價值觀的典範,達到“聖”的高度。第二,融會貫通,容忍異端,達到“權”的高度。第三,追求最大功利,以“政”為工具,“仁”為旗幟,“勇”以承擔,“智”以應對,具有合理的實用價值。

孔子被後世尊為聖人,也是中華文明史上名副其實的“至聖”。這位聖人存在的價值是:第一,任何一個自然人都應該追求成就完善的人格,孔子可以被稱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論述了理想人格的組成要素。第二,古往今來的社會,面對的弊病是相同的,孔子可以被稱作“社會通病的主治醫師”,他為這些通病開出了治療的配方。用中醫的術語表示,這個藥方中的君藥是“仁”,臣藥是“禮、義”,佐藥是“孝、信、忠、勤、學、友、能、志、溫、良、恭、儉、讓、敬”等,使藥是“利”。

所謂聖人,就是綜合評價達到了最高層級的人。正因為如此,我們大家都應該将孔子作為觀察、分析、效法的榜樣。

孔子對後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所倡導的儒家理念奠定了社會政治思想的基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軸心,塑造了中國人的靈魂,幹預了每個人的思想和生活。另外,儒學是世界文化的勁旅,它純潔、務實、副作用小,在世界各文化體系中,具有潛在的競争優勢。

今天我們多角度地研究孔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探索其思想和思維,進而提升自己做人的層級;還可以為社會找回主流價值觀,建構民族的價值思想體系。

關于孔子的生平等有關問題,筆者著有《孔子傳》,可以提供更多的資訊,歡迎大家參考并批評。

孔子這個人和他的思想

02

《論語》其書

孔子帶過不少學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孔子教過三千學生,這當然是十分誇大的說法,但說他有十數位或數十位出色弟子,還是可以相信的。

孔子有強大的人格魅力,學生們大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将他說的話視為金科玉律。

《論語·衛靈公》:“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将“言忠信,行笃敬”寫在紳上,這是要作為座右銘,随時用來警醒自己。

《論語·陽貨》:“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這則文字說明,學生們将孔子的話視為金口玉言,是真理之源泉。孔子負責生産,他們專事販賣。“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揭示了孔門師徒間存在的這一事實。孔子則将自己和天類比,說明他作為聖人的底氣也是很足的。

學生們常向孔子請教問題,實際上是來掏他的口袋,使他這台真理的機器處在輸出狀态。他的回答很精辟,學生們自然很珍視,往往事後會将問答的情況記錄下來,“子張書諸紳”就更為典型。另外,孔子平時的言行經曆,學生們認為有價值,自然也會記錄下來。學生們還往往會将自己問到的内容互相交流,或者是向自己的學生(孔子的再傳弟子)們講述。

孔子去世後,學生們發起了一個行動,就是将每人手裡積攢的孔子言行記錄和自己的請教記錄彙集為一編。再後來,孔子的再傳弟子們繼續充實此編,增入了他們本師的言行記錄,等等。經過孔門弟子及再傳弟子們的記錄,《論語》一書就誕生了。《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興,有齊、魯之說。”

《論語》的内容來自孔門兩代弟子,不同于《周易》《尚書》《詩經》等官書,它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名副其實的私家著作。

按照班固的叙述,“論語”的含義是“編撰起來的(孔門)言語”。“論”的詞義是“編撰”。《史記·太史公自序》:“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餘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這段文字中用到三個“論”,詞義都是“編撰”。

“論”字的本義是“議論”,《說文解字》:“論,議也。從言,侖聲。”但“論語”的“論”在這裡不讀去聲,讀為平聲“lún”,則是假借,其本字當是“侖”。《說文解字》:“侖,思也。從亼、從冊。”段玉裁注:“聚集簡冊,必依其次第,求其文理。”所謂“聚集簡冊”,就是“編撰”的意思。

《論語》一書,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孔子平時的一些言語,弟子平時的一些言語;二是孔子與弟子及他人的一些對話,弟子之間或弟子與他人的一些對話;三是孔子及弟子們的一些行為表現,先聖先賢的一些嘉言懿行。

孔子教學生,其科目為禮、樂、射、禦、書、數。有人說《論語》是學生的課堂筆記,這當然不符合事實。《論語》展現的,大都是課外的師生交流、學生側面的觀察記錄,可以算作一種課外的與教學有關的活動。

《論語》翔實地展現了孔門“修己”和“治人”的價值觀,地位十分重要。它是中國社會的第一部私家著作,它與後來發展成熟的書籍比較,自然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例如其内容編排,往往隻是淩雜地抄撮在一起,邏輯上的以類相從就做得不好。讀者要了解儒家在某一問題上的基本觀點時,需要将書中散置的材料全都利用起來,充分利用事理規則,進行一番類似“拼圖”的作業,才能獲其全貌。

由于《論語》提供的往往是片段的言語記錄,讀者在讀取時,往往還得有全語境複原的意識和能力,有通過局部而推知整體的能力,有透過隻言片語而推知完整意旨的能力,否則就不能做到準确地了解。

儒家崇尚修己,通過修己而邁向“君子”的目标。“君子”就是事事都很優秀的完人,是人們進步的極限,它是一種相對的存在,人們隻能無限地向它接近,不可能最終達到。《論語》一書所展現的,就是君子言行的種種案例。通過這些案例,讀者可以推導出君子的宏觀與微觀的标準,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

《論語》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曆來受到人們的重視。由于是科舉考試的出題範圍,古代文人們無不背誦如流,深鑽細研。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蓋亦少陵之說也。太宗嘗以此論問普,普略不應,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緻太平。’普之相業固未能無愧于《論語》,而其言則天下之至言也。”這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的來源。其實,《論語》對人的根本性影響何需半部?往往隻需摘取其中的隻言片語,奉為圭臬,也足以獲益匪淺。例如開篇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誠能終身勤學,樂在其中,其做人的層次還會低嗎?可謂“一句《論語》善其身”。讀過《論語》,認可《論語》,願意遵循《論語》的理念為人處世的,和未讀《論語》者相比,其差異是顯而易見的。筆者常以“六十而耳順”自勉,感覺上了個大台階,對人對事的态度與先前迥異,認為是個關鍵性的進步,每逢善待一人,善處一事,心裡經常竊喜。

我一輩子搞國文,是個有“國文癖”的人。這些年搞儒學,又有作詩之癖,于是圍繞儒的話題作過一些詩,例如這首:

詠 儒

坤辟乾開萬類萌,太和元氣自充盈。

堯風舜雨仁途廣,殷武周文禮道平。

振玉聲金諧世理,經天緯地順人情。

放之四海而皆準,融統諸家息訟争。

搞完了《論語》的詳解,實際上又有“《論語》癖”了,一時興起,将《論語》的每則文字都“詩化”了一下,共得詩六百多首。古有《齊論》《魯論》,這組詩作,可以稱為白氏《詩論》吧?在《論語》史上,也可以算是一件事吧?

例如《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詩曰:

志學攀登自少年,多才博藝邁群賢。

融通不惑纖毫辨,勇承天命正坤乾。

花甲聞言能耳順,古稀從欲自心铨。

曆經六境臻于聖,榜樣輝煌日月懸。

再例如《論語·公冶長》:“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詩曰:

南容誠俊傑,處世自多谟。

有道能伸志,昏天免陷辜。

既知經國略,亦識退身途。

孔子誠褒賞,使為侄女夫。

再例如《論語·公冶長》:“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詩曰:

宓子實醇儒,高師出俊徒。

琴鳴單父化,德布庶民愉。

不忍欺其上,循良萬載無。

仲尼誠賞識,慨歎魯中殊。

《論語》的每一章,都有對應的一首或數首詩作诠釋,相得益彰:呵!原來《論語》還可以這樣讀!

晉代的杜預治《左傳》,人稱有“《左傳》癖”,故杜氏注至今行天下。我覺得,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當沉潛其中,養成“癖”好,才能對事情有所推進,有所創新,這就是所謂“工匠精神”吧?

歡迎大家對本書提出批評!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