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作者:名城苏州

【看苏州专稿 文/戴子杲、实习生 李林君】

“写春联、剪窗花、制作虎年彩灯,在非遗中感受了姑苏年味,灵格!”

1月18日,来自燕园港澳台侨联考学校的80位港澳台侨学生,在苏州5位非遗传承人指导下,绣金虎、剪红虎、做虎灯...提前感受了一把具有浓浓传统文化气息的苏州年味!

新春将至,由于疫情,有近30名港澳台侨学生将无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共度佳节。为了让在苏港澳台侨学生提前感受春节的喜气洋洋,苏州燕园港澳台侨联考学校组织了一场以“我在苏州过大年”为主题的校园非遗文化活动。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燕园港澳台侨联考学校邀请了姚惠芬、汪丽秋、金国荣、高筠、叶晓醒5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分别向高一至高三共80位港澳台侨学生教授苏绣、灯彩、真丝剪纸、吴门扇艺和书法。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下午1点30分,看苏州记者来到燕园港澳台侨联考学校,只见校园内一派火热的景象。

手提各色虎头小彩灯、把玩雅致精巧的苏扇、惊叹于惟妙惟肖两面苏绣的精工细作、小心翼翼手捧虎头模样窗花纸、一撇一捺写下迎春春联……燕园港澳台侨联考学校的高中生们兴致盎然地在温暖和煦的阳光里制作着具有巧妙寓意的传统文化小物件。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精彩,惊艳!刚刚老师把绣品摆上台时,我们都纷纷赞叹‘这也太美了吧!”来自台湾的高三学生黄海宁满脸激动地告诉记者,套用句苏州方言就是“灵格”!

这已是黄海宁第二次参加非遗苏绣活动了,但见到老虎盘金绣时,她还是被苏绣的精美深深吸引。今年是虎年,老虎盘金绣正好寓意虎虎生威!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马来西亚华侨学生 潘锦昊

“我太喜欢彩灯了,它的模样跟苏州园林建筑相呼应,又能结合各种有趣的图案,我还想再做一个!”马来西亚华侨学生潘锦昊激动地向记者“炫耀”着自己刚做好的一个橘色虎头小彩灯,他说“这是虎年大吉”的寓意。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 姚惠芬

2014年出国交流时,一名中国留学生的一句“为何国内我没能接触到这么好的文化体验课,却在国外与老师相遇了”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永生难忘,从那以后姚惠芬便致力于向国内学生分享苏绣文化。

“苏绣本身就是苏州的一张名片,我希望通过面对面教授苏绣的方式,给港澳台侨的孩子们带来与苏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难忘情感联结的机会。”姚惠芬告诉看苏州记者。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丝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金国荣

“你这边轻轻地剪”“剪刀慢慢弯过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丝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金国荣正手把手地传授眼前这两个男生如何把老虎爪子剪得完整且生动。

“港澳台侨的孩子们和内地的孩子们一样,对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对此我也特别高兴!”金国荣表示。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据了解,此次非遗文化走进燕园的活动,由苏州市台办和吴中区台办指导,由苏州燕园港澳台侨联考学校主办。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燕园港澳台侨联考学校副校长 黄媚君

苏州燕园港澳台侨联考学校副校长黄媚君表示,学校一向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此前也组织过学生前往评弹学校和核雕工作室参观。春节临近,学校借此契机举办此次活动,让学生们感受苏州的年味同时,通过文化体验更多了解苏州文化和传统文化。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灵格!留苏港澳台侨胞在“非遗”中感受“姑苏年味”

苏州燕园港澳台侨联考学校董事长周凤告诉看苏州记者,学校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港澳桥台的孩子们了解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两岸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让他们无论在哪都能有文化自信!

责编:吴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