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作者:闲话尔闻

前几天写了篇推文《在其位 谋其政 善其事》,当时就是无奈之下的一点吐槽,略有点现实中我说不赢你,我就网上炮轰你的意思。然后有朋友说,用这个方式跟其他人沟通也不错,虽然有的人反感转发的鸡汤文,但也有人因为看到他转发的这个文章,居然主动对号入座,向他承认了类似的错误,感觉挺意外的。

我也一样意外,写这个推文,起因是两件小事,不想还有这样的神奇功效。再一想,也许在今天这样多元的、变化的、不确定的时代,沟通的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不同年代、不同性格、不同圈层的人,都有不同的有效沟通方式。

职场里,50后有,80后有,00后也开始出现,特别新生代的90、95和00后,对工作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对职场的思考,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倘若再用原来传统的方式,恐怕不仅无法让他接受批评,还可能直接“不能好好工作,只有回去继承家产”了。

我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身边的95、00后,已经渐渐感觉无法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时不时冒出一些网络词和缩写字母,不问下度娘都不知道他们在嘲讽或是吐槽我。

也许,和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早在几千年前,鬼谷子就提出了“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对于不同的目标对象,该怎么来沟通都很清楚明白。和有智慧的人讲话,要依靠自己渊博的知识,才能激起对方的兴趣和获得对方尊重;和知识渊博的人讲话,就要依靠出色的口才,才能让对方耳目一新;和辩才出色的人讲话,则要简明扼要、直击痛点,同时也能减少自己语言上的漏洞。凡此种种,不仅在先秦时代成就无数的纵横家,在今天看来,也是能让我们受益匪浅的。

所以,一般来说,对于70、80后,我们可以直接讲理想、讲责任、讲担当,而对90、00后,则需要更多从兴趣、爱好、自由的角度来切入,关注他们需要得到的认同感、成就感,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武断地强加上去,同时,在方式上也不能那么正式,闲聊甚至网聊可能更好一些。

简单来讲,就是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就是要用对方能够认同和理解的方式与其沟通交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