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军虎将”旷继勋

作者:施训洋

“红军虎将”旷继勋

夏书阔

历史上的四川蓬溪起义、安徽霍邱保卫战和川陕空三坝战役本没有直接联系,就是因为这三起事件有一个共同的主人公:我党早期著名的高级指挥员、一位传奇式革命将领、红25军第一任军长旷继勋。

1895年出生于贵州省思南县的旷继勋,早在16岁时就入川参加了反清保路同志军,后投身川军,由于他机智勇敢,擅长策略,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士兵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他受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向导》的影响,发起成立“中国革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31岁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立和壮大党的组织。1928年夏,33岁的旷继勋当上川军第7混成旅代旅长。

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旷继勋三次“率3000余人”的壮举可歌可泣:众多伟大都羞于表白,无数崇高都拙于言辞——

率3000余人起义建立四川第一个县级苏维埃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对共产党人及其武装力量进行严酷打压,四川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1929年6月29日下午,川军第7混成旅代旅长旷继勋带领全旅3000余名官兵在蓬溪县大石桥乡牛角沟树起“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的旗帜,宣布起义,旷继勋任总指挥。他将部队编为2个师8个团,于当夜兵分南门、西门两路攻打蓬溪县城,与守城部队激战4小时之久。起义军攻占县城后立即没收县政府大印,烧毁征收局的粮册,释放在押犯,成立“蓬溪县苏维埃政府”,以“四川工农红军革委会”名义贴出布告。这是四川出现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起义军当天还在蓬溪中学举行演讲会,宣传革命。起义部队先后转战西充、营山、渠县、达县、梁山之间,所到之处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权,深受工农群众欢迎。同年7月30日,抵梁山县虎城镇猫儿寨险要地形时,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寡不敌众,起义失败。省委遂派人将旷继勋送往上海。

“蓬溪起义”和蓬溪县苏维埃政府的创建犹如黑暗之中见到曙光,极大地激发和鼓舞了四川地下党同志和进步人士的革命斗志。之后,四川各地的地下党组织相继建立,学潮、工潮风起云涌,武装斗争此起彼伏,革命力量不断壮大。不少党史专家称:“蓬溪起义”在四川革命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率3000余人临危受命参加惨烈的霍邱保卫战

旷继勋到了上海后,主要负责党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同时,策反了一大批国民党军队,有力地发展了洪湖地区的大好形势和红军力量,成效斐然。1930年春,旷继勋被任命为红六军军长,他把洪湖、湘鄂边、鄂西北等根据地连成一片。1930年11月,受党中央派遣,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这一时期是旷继勋同志军事生涯的辉煌时期,他先后直接参与和领导了第一、二次、三次反“围剿”战斗,创造了诸如苏家埠之战等很多经典战例。

1931年秋,旷继勋受党组织安排在皖西组建红二十五军,由于他深入基层,积极发动群众,组建非常成功。10月,红二十五军终于在麻阜县成立,旷继勋任军长。1932年5月12日,红二十五军沿淠河北上,攻占淮河南岸重镇正阳关,又在5月中旬乘胜攻占霍邱。红二十五军原来并不打算长期在霍邱坚持,此时红二十五军主力不在霍邱,守城部队为红二十五军军部、教导团和霍邱独立团共3000余人,面对敌人数倍于红军的优势兵力,难以坚守城池。但张国焘不顾敌强我弱的形势,做出要红二十五军“固守霍邱城、打开鄂豫皖根据地斗争新局面”的指示,时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的旷继勋只好继续坚守霍邱城,迅速组织城内老幼和县委、县苏维埃机关非战斗人员撤离县城,城内红军、赤卫队沿城墙修筑防御工事,准备坚守待援。7月6日,国民党军3万余人,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进犯霍邱城。7月7日,敌人对县城采取北、南、东三面包围之势,开展进攻。城内部队在旷继勋指挥下,与敌激战数日,敌未得手。7月12日,敌军又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向霍邱城发起总攻,城内弹尽粮绝,旷继勋率部奋勇拼杀并身受重伤,后带少数人从西门突围。12日下午,敌军从东北城墙入城,占据了西北角城墙炮楼,用机枪封住西门,并从东、南、北三面包抄围攻。守城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红二十五军军部、教导团、县独立团的干部战士,以及县委机关、县赤卫大队1000多名指战员牺牲。7月12日下午,敌军占领霍邱城,除突围和打散的以外,1000多名县赤卫队队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灾民被俘。敌人从这些人当中指认出43人,以红二十五军指战员和苏维埃政府负责人的名义押送到南京、苏州去审讯、关押。

在霍邱保卫战中,红二十五军军部、教导团和霍邱独立团以3000余人的兵力,抗击10倍于己的国民党部队,虽经浴血奋战,但终因战略指挥上的错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最终失败。红二十五军军部、教导团和霍邱独立团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载史册。

率3000余人浴血“空三坝战役”后惨遭杀害

霍邱保卫战的失败,意味着未能粉碎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实行了战略转移。红四方面军在西征川陕的途中,旷继勋等对张国焘的错误领导和军阀主义作风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迫使张国焘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会上,张国焘佯装接受旷继勋等提出的批评,暗中却怀恨在心,并伺机对旷继勋等进行迫害。1932年12月29日,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成立了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旷继勋任主席。他积极筹备成立工农民主政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1933年5月17日,红四方面军出于战略考虑,把红军主力撤到川陕边界三坝西南地区,从而爆发了“空三坝战役”,在此次战役中,旷继勋亲率3000余名官兵浴血奋战打先锋,红军大获全胜,其功不可没,被誉为“红军虎将”。他为了分化瓦解敌人,建立统战关系,写了一封信给原在军阀部队里身为旅长的朋友谢德堪,想开导他们拥护红军,争取起义。张国焘查获此信,便以“国民党改组派”“右派”等罪名,逮捕了旷继勋,于1933年6月将他秘密处死于通江县洪口场,旷继勋时年36岁。1937年在延安批判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时,毛主席指出:“旷继勋同志是好同志,被张国焘错误迫害,应作烈士待遇。”中央追认旷继勋为烈士。

笔者曾在鄂豫皖服役19周年,作为安徽霍邱人,情不自禁地无数次向人们讲旷继勋,讲蓬溪起义,讲霍邱保卫战,讲川陕空三坝战役……虽然旷继勋为党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5年,但其功勋卓著!蓬溪、霍邱和川陕三地无比敬仰他,鄂豫皖和陕贵川父老乡亲永远怀念他,全国各族人民永世铭记他。2009年,在建国60周年之际,旷继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迎来建党百年,英雄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夏书阔,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河南两省作协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六安市作协理事。第一学历本科,哲学硕士,安徽省面试专家库成员。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青年报》征文一等奖和《星星》诗刊二等奖等奖项。

继续阅读